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在广大农区实行免费医疗制度.1997年西藏开始在农区开展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出了在免费医疗框架下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设想.1998年,提出在全区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实施办法.此后,西藏开始实施以农村合作医疗为模式的公共医疗服务.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南木林县艾玛乡为田野调查点,通过调查,详细了解目前西藏农牧民所享有的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农牧民的满意度和有关农村合作医疗在政策措施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作者2005年7-8月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达孜县、堆龙德庆县和尼木县农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对1999年以来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若干案例的分析表明:1999年以来,西藏农村村民自治实践在法制体系上更加完备,农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增强,村民委员会新老班子权力交接更加规范有序,新型能人的崛起使西藏农村基层治理精英的类型发生了明显转变,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农村和谐稳定,因而西藏农村村民自治的新发展对西藏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西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顿 《西藏研究》2008,(4):15-21
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通过列举自1978年以来西藏农村基础条件、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乡镇企业、农牧民增收和社会事业等发展变化的具体数据,彰显西藏农村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分析了西藏农村发展变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4.
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推进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央政府逐步加大了对西藏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投入,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然而,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制度创新仍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能力仍比较薄弱.通过西藏扎囊县德吉新村村级公共服务供给与民主村村级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对比考察可见政府通过扶贫综合开发建设,在改善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然后紧密结合西藏农牧区发展实际,发现德吉新村村级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习和借鉴成都等地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实践经验,对创新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制度、提升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能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西藏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保护、支持农业发展,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是西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由一江两河地区18个县向全区74个县的战略转变,对于顺利实现到本世纪末“粮油肉基本自给,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和多数群众生活达到小康”的农村工作三大任务和目标,加快我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农业综合开发的初步成果培植了西藏现代农业生产力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大背景下,农业综合开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6.
李国栋  张建伟 《西藏研究》2023,(1):120-126+159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业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受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高产为基本理念的现代农业体系与传统可持续农业体系之间形成基本矛盾,传统农业耕种技术、生产经验和农业智慧面临消失的困境,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文化的记忆留存,保护和传承好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西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需要从保护体系建设、内生价值提升和历史传承发展等角度推动西藏农业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让西藏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改革,国企的资产总量和竞争力大幅度提高.西藏国企承担着特殊的政治责任.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国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西藏国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实现西藏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建立新体制、新机制上的突破,推动西藏市场经济体制与全国框架一致、体制衔接,对推动西藏国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历史和制度等因素作用,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滞缓而漫长,整体呈现出数量少、形式单一的特点。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大背景的改变,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的渠道和机会得到极大增加,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农业和资源状况以及西藏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现实环境,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当前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七大主要特征,面对今后西藏农村劳动转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运用Hausman检验法对本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西藏自治区的20个县162户的3年数据进行完全对称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支持的农用机械和大棚种植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西藏农业生产水平,同时发现传统农业经验技术对西藏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在西藏农业生产中,应加大挖掘和提高西藏各地的传统农业经验技术的传承和利用,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西藏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西藏农村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文章选取了江孜县的班觉伦布村为个案,用社会学方法描述了班村农民的基本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班村经济的新发展,同时还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班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文章认为,只有充分利用和适应市场,西藏农村才能走上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西藏自治区的改革与发展将面临现代化问题与后现代化问题的双重挑战。故西藏应对未来发展模式作审慎的思考与合理选择。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是西藏经济发展滞后的主导性因素。西藏未来的发展应当继续坚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在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公共卫生等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应放在农牧区 ,以及通过制度改革 ,在农牧区开辟若干定居点 ,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 ,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第三产业的非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12.
西藏城乡发展存在差距,主要有发展禀赋条件、公共资源、政策制度、人力资本、整体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原因.缩小西藏城乡发展差距,统筹西藏城乡发展,应注意推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并注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城镇化进程,加大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力度,并加快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和加入 WTO进程的加快,农产品相对过剩,农民增收空间缩小,农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农村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山东省新泰市视挑战为机遇,按照市场要求,从寻求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入手,建设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实施产业化经营,从而整体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升级换代,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1999年农业总产值达到 30.1亿元,农村总收入 9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90元,比 1996年增长 22.5%,保持了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其做法,对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  相似文献   

14.
试论西藏的农牧结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牧结合这种经营形式是藏族人民充分合理利用西藏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高原地区农业的一种创造,也是西藏农业的重要特征。农牧结合这一经验,不仅在过去的西藏农业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就是在当前和今后对发展高原地区的农业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西藏的经济结构、农牧结合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群众生活特点以及有利于农牧互相促进等方面进行分析,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是西藏历史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充满活力的岁月.这一切是以推翻阻滞社会发展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条件的.本文以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为个案,从社会制度及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人民社会地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金融的变迁,农村社会管理的变化,以及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等多方面展示了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近半个世纪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试论西藏农业向“三高”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就.1994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62亿公斤.比改革初的1980年翻了一番,基本解决了多少年来一直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的180多万农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农业总产值达到23.29亿元,农业的基础地位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经济作物和优质新品种作物种植面积年均以4.1%的速度递增;多种经营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产业结构向日趋合理化方向迈进.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农协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协制度是日本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据本国国情独创的一套别具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它是日本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有力推动因素。我国目前“三农”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多,矛盾日益突出,有些问题已是久治不愈的“顽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瓶颈”。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严重滞后,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充分借鉴日本农协制度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王景迁 《民族研究》2023,(5):30-44+139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化农村社会工作服务。西藏是边疆民族地区,属于社会工作“后发”省区,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墨脱县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创新农村社会发展模式,在西藏最早引入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内源与外援”相结合的社会工作发展之路,积累了一定经验,成为西藏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先行县。本文总结了墨脱县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举措和基本经验,希望能够对西藏其他县市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中央十分关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诸多关系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陆续作出重大决策,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这些重大决策从制度学意义看,具有很高的理性认识作用和实践上的路径规定作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重大举措,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就是要全方位解决西藏与全国差距拉大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概括地讲,一是保持农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力争2000年实现粮油肉基本自给;二是保证农牧民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本世纪末,使绝大多数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到小康,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对此,本文结合西藏农业特征和农村小康经济综合指标,就如何实现西藏农村小康经济的途径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