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多增长极对经济合作边缘城市的溢出效应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繁盛区域内,存在多个经济增长极之间的经济合作边缘城市.文章在实证研究中选取江苏省淮安作为经济合作边缘城市,上海、南京、苏、锡、常、徐州等城市作为增长极.在ADF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增长极对淮安经济影响的VEC方程模型;在Gangers检验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不同极点城市对淮安发展产生的溢出效应.文章得出一系列结论:上海和南京对准安有扩散效应,同时也有回波效应,苏锡常和徐州对准安的经济发展存在单向的回波效应等.  相似文献   

2.
于斌斌等 《统计研究》2019,36(2):88-100
文章构建了一个关于环境规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和“提质增效”效应。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城市的环境规制具有“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异质性讨论揭示出:环境规制“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在东、中、西三个地区均得到验证;环境规制的“减排”效应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得到明显增强,但仅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而尚未形成“创新效应”;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规制“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呈U”型变化趋势,并且中国正处于“U”型结构的左侧,而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并未得到中国城市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通常具有“低排放”和“低污染”等特征,其发展能否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助推绿色发展,目前文献缺乏系统证据。本文以我国28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旅游业发展与地区工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基于“两山”理论研究旅游业发展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发展,对工业污染具有显著减排效应,且该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即东部地区和弱环境规制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减排效应更加明显,以及地理经济距离越近的地方溢出效应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旅游业发展能够显著加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证实了旅游业发展与“两山”转化的关系。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旅游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发展在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失衡中的重要作用,为生态旅游业发展助推“两山”转化提供了科学证据;而且有助于从环境效益视角认识旅游业发展的价值作用,为我国旅游产业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的空间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选择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化道路则成为当前西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当前陕西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走基于层级增长极网络理论的城市化发展路线,认为只有通过构造若干层级增长圈,加强各层级中城市尤其是层级增长极的城市化建设,才能实现生产与人口向"辐射带"内聚集,最后利用层级增长极网络的极化效应和回波效应达到推动整个陕西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首次系统分析了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地理机制.理论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在直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通过“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来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前者是一种正的空间外部溢出,而后者是一种负的空间外部溢出.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经济集聚的直接促进和正的空间外部溢出来实现的,正是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差异性和集聚性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深入研究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有助于理解新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与联动规律,从而为科学调控区域联动效应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在量化识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联动效应的基础上,以四大板块为基本框架分析区域联动效应及其转化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板块经济特征,东部板块与中部板块之间以及东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内部的辐射拉动效应已经形成;人口流动、经济特区的设立以及绿色发展差距的缩小均有助于推进区域间联动效应由虹吸效应向辐射效应转化。为使各板块内欠发达省份获取更多的辐射拉动效应,中部和东北板块可优先关注板块内部;西部板块可强化人口流动以及增长极对联动效应转化的推动效应;而东部和中部板块则应关注绿色发展差距对区域联动效应转化的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7.
强化扩散效应,抑制回浪效应──对发展城乡融合型经济的思考文/杨靖较为发达地区和较为落后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总是同时存在着两种相逆的效应: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由于发达地区相对于落实地区来说,存在更大的经济扩张冲动和能量,人才、资金等要素会自然地从...  相似文献   

8.
徐倩 《江苏统计》2003,(2):18-19
本文通过定量研究测算了江苏省1978-2000年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变动系数及劳动结构效应,发现在劳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劳动结构系数有降低的趋势,总劳动结构效应呈倒“U”型变动,边际劳动结构效应递减,经济增长与劳动结构效应则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最终得出我省“十五”期间仍有调整劳动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门槛效应、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玉军  陆旸 《统计研究》2008,25(9):24-31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门槛效应”。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方法,以10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横截面数据,对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多个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都存在着“门槛效应”。我们发现,当贸易开放程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可将“低收入-高工业”的国家分成两组。而在“低收入-低工业”、“高收入-高工业”和“高收入-低工业”的国家和地区中不再有“门槛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尚待论证。为此,从理论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且对共同富裕的推进作用具有正向“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中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缩小“数字鸿沟”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发展。此外,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空间溢出特性。研究有助于阐释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动因、机制与效应,为中国共同富裕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更好、更快地促成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增长极,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协同创新效应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以哈根的协同理论为依据,以制度创新、结构创新、行为创新为切入点,构建了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目前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益进行了空间固定效应以及时序效应的筛选,并结合Hausman、Wald检验实施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的修正,以W空间权重矩阵标准化验证我国区域间时序基础上的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应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金融支持以信贷的主要方式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来实现农村减贫,具有直接效应;金融支农减贫与经济效益存在正向弹性,区域的财政支农减贫效应扩散至邻近区域的可能性要高于劳动力增加带来的相应效益在邻近区域的扩散.  相似文献   

13.
论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税收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伦俊 《统计研究》2003,20(11):35-6
税收有两项基本职能 ,一是组织收入 ,二是宏观调控。税收调控是指政府通过不同的税收政策 ,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有目的的调节 ,使纳税人的经济行为朝着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方向转变。税收调控政策包括税收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 ,总量政策主要解决宏观经济增长与稳定问题 ,结构政策主要解决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中的结构问题。“九五”以来 ,我国税收调控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一、税收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一 )税收调控的均衡模型。税收效应理论表明 ,政府征税会影响纳税人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等经济…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析了在经济学基础理论中引入向量分析法,将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及总效应等经济效应赋予向量意义进行分析,通过收入效应向量、替代效应向量及总效应向量分析,把经济意义与数理意义结合成一个统一体,拓宽了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及总效应分析的数理体系,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在图形上更加直观明了。  相似文献   

15.
白仲林等 《统计研究》2019,36(11):37-48
本文依据2014年10月至2017年11月16个“非同期”限购城市和29个非限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广义合成控制法研究了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调控商品房价格、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限购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政策效应因商品房建筑面积和城市规模等特征存在差异性;同时发现了房地产限购政策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典型事实,并证实了限购政策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在较显著的“回馈效应”,特别是由限购政策产生的转移投资对实体经济产出存在约10个月的滞后期。  相似文献   

16.
源于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暴跌,西方经济理论界开始钻研一门崭新的学科——混乱经济学(或称非线性经济学) 混乱经济学是自然科学中“混乱学”在经济理论中的渗透与移植。混乱学是一门在西方迅速发展的跨学科研究,最初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探讨自然界某一系统内的偶发性变异和无序现象。根据“混乱学”的观点,“混乱”指表面上看来偶发而实则非偶发的无序行为。混乱学就是要研究并发现其中潜在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陆根尧 《统计研究》2002,22(10):13-16
近几十年来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舒尔茨 (Schults,T .W .)在 1 960年就指出 ,“国民产出的增加一直比土地、人时和再生性物质资本的增加幅度大 ,人力资本投资很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1] 。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研究的浪潮 ,使经济增长理论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新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卢卡斯 (RobertLucas ,1 988)和罗默 (PaulRomer,1 990 )都把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2 ] [3 ] ,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长江流域“政区单元”河长制的推行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1年长江流域重点断面水环境质量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长江流域“政区单元”河长制的政策效应,并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研究发现:(1)短期内“政区单元”河长制政策可以显著降低长江流域COD和NH3-N含量,COD的改善程度优于NH3-N,水质有所提升,长期内“政区单元”河长制政策的环境保护效应逐渐减弱,不具有可持续性;(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政区单元”河长制的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水平较高的中、下游地区政策效果优于经济水平较低的上游地区;(3)省际边界污染检验结果表明,“政区单元”河长制下,长江流域省界地区存在“以邻为壑”的行为,长期来看“政区单元”河长制并未明显改善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9.
一、湖北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人力资本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当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日渐饱和时,县域经济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东部沿海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省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主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古典生产函数进行了拓展,提出广义生产函数概念,将技术、制度和信息三个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新动因;然后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差距与生产函数广义效应之间的关系;接着,以城市群和世界城市理论为基础,提出广义城市理论,并分析生产函数广义效应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西部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