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诗合为事而作”──论白居易《新乐府》的新闻性张保健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51岁以前写的1300多首诗编为四类:一讽谕,二闲适,三感伤,四条律。四类中,价值最高,他本人也最为重视的是第一类讽谕诗。其中《新乐府》50首更是有组织...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的诗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特别是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大力提倡写讽喻诗,更是广为人知。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提出以上主张的《与元九书》之前,白氏写下《秦中吟》、《新乐府》、《观刈麦》等大量讽喻诗,而此论一出,  相似文献   

3.
以往学界谈到刘禹锡的乐府诗,多集中在其《竹枝词》上,很少全面论述其整个乐府诗,至于专门研究其新乐府的文章,就更少见了。其实刘禹锡是中唐元白之外重要的新乐府诗人,他不仅有大量的新乐府创作,而且有鲜明的新乐府理论。文章在对其新乐府进行重新认定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他的乐府观,并对其新乐府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白居易心目中,训俗化下与劝谏君主同样重要,《新乐府》在创作实践上体现了诗人“劝上”与“化下”并重的政治理想。这两类作品的存在,皆本于白居易以“风教-采诗”为核心的政治教化观念。《新乐府》之大量采用三七杂言体的现象也可从这一角度得到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5.
总论我们在上面对《呐喊》、《彷徨》集中的全部作品进行了简要的考察,现在可以概括鲁迅小说的结构特点了。这种结构特点,应包括它的体系、形态及其功能。1. 《呐喊》、《彷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其形态。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呐喊》《彷徨》的结构有连锁反应式(意识流式)、锁链式、板块式(或称框架式)三大基本体系。这些体系的表现形式便是它们各自的基本形态。所以说是“基本”,原因有二。其  相似文献   

6.
以王若虚个人的文学与学术观念为背景,采用史料与文献分析法,从批评语体的视角分析王若虚《滹南诗话》的批评特点,其批评语体以“不+肯定性语词”为常用搭配,以“妄”为常用字,采用反诘式的句式与对照并举结构,列举多个前人观点并对不同观点进行反驳,进而表明自己的态度。《滹南诗话》在集评背景下,借助“辨难”呈现出与传统“训诂式”和“象喻式”不同的语体风格,体现王若虚“自我树立”的学术追求。为进一步研究王若虚的批评语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礼》记载了一种六冕制度,其等级安排具有君臣通用的特点,其结构是“多列式”的。这种等级结构带有周朝等级君主制的印迹。两汉间统治者采用了占代冕服,《周礼》的六冕记载开始对帝国礼服制度显示影响。汉明帝复古用冕制,但所采用的是“单列式”结构。魏晋朝廷曾损略服章中的黼黻,以维护帝王尊严。南北朝都利用《周礼》进行冕服复古,以争取文化号召力。北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列式”冕服等级体制。隋唐上承北周,继续搞冕服复古,但隋用“单列式”服制,唐用“多列式”服制。“多列式”冕服等级造成了君臣冕服倒置的情况,这在唐高宗时引起批评。“多列式”被放弃,回归于“单列式”了。宋明时实用化、世俗化倾向,导致了冕服的逐渐衰落。从冕服在十几个世纪中的兴衰变异中,可以看到现实与传统、政治与文化在帝制中国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原始儒家的“生”之伦理思想,是对《易经》“生”之伦理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他们通过“天命”的预设,在天人之间构筑了一条从“知天命”到“制天命”的“生”在天人之间双向流转的回环路径。孔子以“践仁知天”的方式、思孟一派以“知天尽性”的方式、荀子以“制天命”的方式,以一种递进式的积极姿态开启并明确了这一路径。通过原始儒家的努力,大《易》开创的“生”之伦理模式,才在实践维度真正获得了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的《新乐府》有入乐之动机,却无入乐之事实,故本质上属准歌辞。本文提出"歌辞造型"的概念,认为白居易在《新乐府》中十分注重"歌辞造型",并以《七德舞》、《法曲》、《海漫漫》、《天可度》为例进行了分析。后世的许多研究者往往从评"诗"的标准出发,对白居易《新乐府》的艺术性提出一些批评如形式刻板、直白浅俗、冗长繁复、不合规范等,其实如果从歌辞的角度来看这些恰恰是其佳处。  相似文献   

10.
受“体认式”思潮的影响,主流理论开始关注隐喻认知模式,而东方文化恰恰一直强调的是整体性认知思维.《周易》的“天人合一”、“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等观点尽显了隐喻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规律.从结构和语篇上,《周易》都体现出取象为源、隐喻映射及联想式思维的特点,极简画繁地表达了人类对自身、他人和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五灯会元》中的处置式穷尽式统计,文章发现几种广泛使用于中古的处置式此时已经衰落,“将”式处置式占绝对优势,“把”式处置式还处于很弱的地位。文章同时也考察了“将”“把”等在“VIV2”结构中的不同表现,并认为这种不同表现可能是“把”成为处置式主要介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的诗论主要表现在《与元九书》中,是白居易作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写给另外一位领导者无稹的一封书信,大旨在论诗.其中不仅有对上自“五帝三皇”,下至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的历史总结和评价,而且还有对诗歌创作理论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与主张.特别是关于诗歌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等关键性问题,白居易的主张影响深远,绵延以至后世的文苑诗坛,使《与元九书》成为中国古典诗论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观白居易《与元九书》,披章览句之间,始见其“孕大含深,贯微洞密”,议论精博,诗道卓然.尤其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更是千古绝唱.然而,历史的继承,首先要经过历史的批判.任何文学艺术上的里程碑,上面都有历史留下的瑕玷,去伪存真.批判地继承,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态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要想完善研讨式教学法,并进一步推广,必须对其变式进一步研究。“三明治”教学模式是“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的重要变式之一,它由“基础知识讲授”、“典型案例讨论”和“科研项目研究”3个环节组成。“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之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清健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6):51-53,119
用电影叙事学理论对电影《贫民富翁》进行了叙事层面的分析,通过剖析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层次、叙事模式等叙事元素在影片中的应用,让读者对影片的内容和意义理解得更深刻。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影片采用了回环式套层结构、双叙事层、时间畸变等叙事手法,实质上是用两个爱情叙事模式架构起了一个社会问题影片。  相似文献   

15.
命名模式,是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共同的研究对象,可以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菜肴名称是交际活动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其中有大量 的名名组合结构,是研究语言结构模式和命名模式的“语料库”。命名模式具有不同的层次 性,从语言的角度看,有语法、语义、语音等不同的层次,从文化的角度看,有修辞、心理 等不同的层次,把“名+名”式菜名放在这样的层级系统中考察,可以窥见名名组合结构的 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6.
《老子》论“道”,常运用“一”和“大”、“无”和“有”两对范畴来表述。“一”和“大”合为“一大”,“无”和“有”合为“无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固有范畴。从“一大”、“无有”可溯求《老子》道论的思想精义及其体系结构,值得探索。 《说文·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是会意字,取“一大”的合义。既是取其含义,则为两个字。那么“一”与“大”分别是什么意义?一大”又是指什么?  相似文献   

17.
论张洁小说的“恋父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析出张洁小说中隐含的创作心理──“恋父情结”。在这种强烈的“情结”支配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三种创作模式,即《爱,是不能忘记的》模式,这是作家潜意识中早期“恋父情结”的投射;《方舟》模式,表达了作家深层意识中对“父亲”的失望情绪;《楔子》模式,则传达出作者对“父亲”憎恨的心理。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心理结构笼罩下,张洁的创作便成为她潜意识心理的演绎。  相似文献   

18.
崛起于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诗派,着眼于创作实践的角度,就新乐府创作与批评,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其重点主要表现在“因事立题”、“即事名篇”、“病时”特质、“五为”方向、认知特点与写作规范等多个方面.这些理论主张,不仅丰富了新乐府诗派批评理论的内容,而且对建构与完善唐代乐府诗批评理论体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的《卖炭翁》,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篇。诗人自称,这五十首诗“系于意不系于文。……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律,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这些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正是白居易做左拾遗的时候。诗人说,在他任谏官期间,他写诗的目的是:“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这种主张,和他在《新乐府序》中说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是一致的。对于这五十首《新乐府》的评价,意见有所分歧,有人认为,“诗人写出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的代表作”。有人认为,“此文《新乐府》,实在未见得成功;天子知与不知,且不说,就文学而论,则五十篇中,真实的可算做好诗的,还不到十篇”。 《卖炭翁》是被人称道的一首好诗。诗题之下,诗人自己标明题旨曰“苦宫市也”。诗人自己说,诗中所反映的内容都是事实,而且是经过核对无误的。为了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正确理解,对“宫市”问题进行一下探讨,看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主题研究,由于文本的多样性,释读者历史、文化、释义等语境的变迁,构成多样的小说主题形态。“内儒外佛”的思维模式、文化人格与叙事传统;整体写意,局部写实——“虚实相生”“百川归海”式的叙事结构,构成了《水浒传》主题——“为市民写史,替民族写心”的“无底棋盘”和中国文学特有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