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点,打工经济已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转移就业环境,对农户家庭、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增加,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技能培训问题是当务之急。而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构建哪些内容,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保障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杨淼昶 《职业》2014,(9):157-157
女性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她们加强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需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条件以及现实困难,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与经费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有效提升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4.
王宏奇 《职业》2008,(11):17
当前,各级政府在推行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开展培训工作,但较少同步开展技能鉴定工作.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认识不足等因素.笔者就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两项工作的基础上,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王海波  赵兵 《职业》2011,(26):118-118
最近,江苏省出台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办法(试行)》(苏人社发[2011]147号、苏财农[2011]51号),决定从2011年起,针对农村劳动力实行普惠制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作为发放补贴的主要依据,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笔者认为此项惠农政策为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工作,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浙江省淳安县委、县政府把"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缓解了农村经济、社会等矛盾,降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险,这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两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多家企业纷纷裁员、停产、转型.大量在城务工人员纷纷返回家乡,农民收入锐减,三农矛盾突出.解决农民工再就业,实现农民增收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农村职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几年来在职校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飞 《职业》2007,(29)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前,我国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余万,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的任务很重。一、培训转移现状面对现实情况应树立"输出富余劳动力,引进先进  相似文献   

10.
王维 《职业》2009,(30)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景霞 《职业》2012,(32):8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要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要在现代化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雷小波  郑培 《职业》2017,(1):118-119
一、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推手1.新型城镇化我国在2000年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使用城镇化一词.城镇化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城乡协调,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其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核心,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举行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目标和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争、少取、放活"的方针,建设以工促农、以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随之而来的出口市场紧缩,也造成了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大批农民工的收人锐减甚至就此失业.  相似文献   

16.
技能构成人力资本中最基础、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存量大,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7.
技能构成人力资本中最基础、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存量大,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它对乡村文化转型有着不同层面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分析,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乡村文化转型的负面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适应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指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形成两条主要途径:一是离土不离乡,二是离土又离乡。80年代,第一条途径由于转移成本偏低而吸纳了千百万贫困农民,推动了乡村工业与小城镇的发展。90年代,第二条途径以其比较利益更优而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今后十年内,“民工潮”及其转移风险均呈上升趋势,从而是一个摆在中国人面前的跨世纪难题。 “民工潮”的源泉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动因是产业与地区比较利益,主要形成方式是连锁迁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首先选择了离土不离乡的低成本转移渠道,跨社区流动需支付较高的社会成本,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形成梯度转移模式;“民工潮”源头的体制性失控正在加剧;农村第二步改革旨在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民工潮”源头降压的主要途径是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为“民工潮”构筑第一级“蓄水池”;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