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达忠  陆燕 《创新》2019,13(2):75-82
旅游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所提供和呈现的,本质上是一种"舞台的真实"。旅游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与文学的创作过程相一致,是文学形象建构和隐喻象征的意义表达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故事情节讲述和设计形式。在旅游开发中,只有再造的地方,才能实现与旅游者有魅力的、体验性的、独特性的、激动人心的、代表性的相遇。这种相遇,必须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才能完成,这是旅游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实践、文化体验的基础,也是旅游作为一种现代商业模式的基础。通过故事讲述再造地方进而塑造地方品牌,这是旅游发展演进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2.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探索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呈现出情感和个性需求上升,旅游消费者的自主参与和文化、环保等意识增强的特点。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消费,旅游业应努力创新,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即通过设计主题,营造情感氛围,增加顾客体验,强化品牌形象,广泛采用科学技术以及增加互动参与性,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价值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来源是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对城市景观的描写融入了作者对景观的美学感受、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等抽象文化,因而可以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参考.本文借助列斐伏尔三个空间的概念,梳理了什刹海地区的地方文献,分析了文人的空间想象和审美体验,结合城市规划实践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地方文献提供给什刹海景观规划的精神文化内核是文人的家乡情怀和自然观;第二,地方文献为什刹海景观规划提供了两类特殊的文化空间表征形式——空间联想和空间关联;第三,什刹海地区的景观规划应保护与上述两类空间表征相对应的实体要素,并在关键地点设立标志物,通过意景—意境转换等具体手法,让景观成为场所想象的依托,让保护区的文化传承具有更深厚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化是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从兰州市出发途经临夏州到达甘南州的夏河县参观游览已成为甘肃省主要的旅游线路之一,这条线路具有绝佳的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优势和庞大的海外客源市场,但却并未真正开发成为成熟、完善的旅游产品,产生应有的效益.打造"回藏风情体验游",深入挖掘潜在特色资源,完善诸多细节,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开拓海外客源市场,使甘肃入境旅游上升到全新的发展层面.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兰州市是黄河上游重要旅游目的地和西北旅游枢纽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研究面向游客体验的兰州市旅游发展战略对推动该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景区、景点可持续发展、旅游体验、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采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兰州市旅游现状进行构建由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及活动、环境、体验和收益共同组成的兰州市旅游发展战略矩阵分析研究,并形成栅格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旅游发展处于外延增长阶段,尚没有形成内涵式发展的体验活动体系,游客对兰州文化接受多属于被动性的;兰州市的旅游发展还具有旅游商品单一、雷同性大、同质性强、产品老化、旅游产业链短、旅游资源产权权属关系界定不清、旅游管理和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兰州市旅游产品提升策略和发展战略,以期助推兰州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青岛画报》2011,(6):84-85
今年6月,酝酿已久的青岛首套官方旅游通票——"青岛旅游一票通"正式出炉,青岛奥帆中心、奥帆博物馆、青岛海景演出"蓝色畅想"、海上游船(或小青岛景区)以及青岛旅游观光塔等青岛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均囊括其中。为带给读者第一手的"青岛旅游一票通"信息,我们率先体验了一把"最美青岛"的乐趣,为大家带来了"青岛旅游一票通"最强游览攻略。下面,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先睹为快吧!"青岛旅游一票通"分为多个产品,我们此次体验的是先期推出的"最美青岛一票通"。根据"青岛旅游一票通"的景点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青岛八大峡景区南端的中苑码头,体验海上游船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甘南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强州”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甘南旅游资源优势和甘南旅游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提出实现“旅游强州”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回归田园、体验民俗的旅游方式,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亮点。讨论南宁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分析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提高认识、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强化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培训和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旅游审美知觉体验是旅游审美认识论的一种重要方法.诞生于20世纪初的格式塔心理学是知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知觉经验的整体性、异质同构和"动力场"理论.在旅游审美心理层面的知觉过程中包涵着诸多格式塔要素.通过对这些格式塔要素相关特性的分析,旅游规划工作者可以在规划过程中更好地处理局部与整体、节奏与景点、个别感官与综合感官等多项关系,从而帮助旅游者达到旅游审美体验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媒介在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深入渗透,旅游城市品牌主导权逐渐由官方组织向媒介用户和旅游者过渡,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环境与模式发生了巨变。网红经济赋予了城市空前的关注度,数字媒介成为传播城市形象、构建旅游城市品牌新的重要途径。哈尔滨旅游爆火出圈证明了数字媒介与具身体验的良性互动是旅游城市构建品牌的有效路径。在数字媒介与具身体验的良性互动中,旅游城市品牌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双重空间中的有效传播与塑造,突破了传统媒介语境下主客体二元区分的状态,旅游者也成为品牌构建的主体。通过个人的旅游实践参与和旅游体验分享,城市品牌形象不仅是激情昂扬的官方叙事下的正式表达,也是充满人格特征的个性化表达。因此,随着数字媒介影响力和用户主观能动性持续增加,旅游城市品牌构建急需从政府部门投射城市品牌形象、主导构建品牌的传统模式转向多主体参与、多空间联动的多轮驱动新模式,探索形成以旅游产业为关键主体,联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空间,兼顾旅游前、旅游中和旅游后三个阶段,激励旅游城市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当地企业与居民、旅游者、数字媒介等多元主体共创共享的城市品牌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1.
品牌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两部分构成的,同时又是企业的商标组织。旅游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有功能要素和识别要素。旅游品牌形象的评价指标有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和品牌追随度。在旅游市场日益大众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四极"旅游品牌形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谭佳 《求是学刊》2005,32(4):46-50
用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将审美活动中人的"内知觉"从遮蔽我们的"物"知觉中剥离,澄清"经验"是一切审美活动、情感体验的直接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科学态度与审美态度、超验体验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3.
陈丽君 《浙江学刊》2012,(2):106-110
旅游语言存在本土化意识较弱的状况,由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旅游地语言种类减少和旅游者得不到异地体验的新鲜感.提出要以体验式旅游为契机,挖掘方言文化,制订科学的语言规划来处理好旅游语言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服务特性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中心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是服务业一种。基于服务特性的营销模型对旅游目的地营销有指导意义。在服务特性基础上建立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型,即通过旅游服务的有形化、体验化、规范化和延伸化策略,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了一种简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而得出对澳大利亚旅游的印象。并就澳大利亚旅游业的环境保护、交通、旅游产品服务、旅游资源的人文与自然的内涵以及澳大利亚旅游业某些方面的局限提出了一些看法,旨在归纳他国经验,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寻找文化差异、体验异地文化的审美过程。中西方旅游者旅游动机之所以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双方生活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双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对价值取向差异性,从而双方的旅游动机也就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1):51-54
电影凝视实际上是图像凝视的一个分支,它符合图像凝视理论的大部分原则。用图像凝视理论抽象出它对于凝视主体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凝视主体如何运用图像凝视得出意义并生成符号,从而构建认知和印象,进而指导主体脱离日常环境进入旅游模式时,切换到游客视角下,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凝视"构建。此论文从电影凝视入手,探讨如何构建积极的影像/图像认知,对过渡到游客凝视的旅游者进入甘肃旅游时产生良好的影响,令其调动脑海中已经构建好的关于甘肃的影像/图像符号的合集和宏观印象,再一次积极地投射到旅游目的地的凝视中,完成一次畅快的旅行体验,进而推动甘肃旅游体验的整体愉悦感,提升甘肃旅游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构筑“东北亚大旅游圈”是实现东北亚旅游经济一体化,旅游资源互补与共享的重要模式, 将为亚太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奠定基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启了构筑“东北亚大旅游圈”序幕。中、俄、朝、韩、日、蒙六国在这个旅游圈内就拥有40多个大城市,仅中日韩三国GDP为  相似文献   

19.
《今日辽宁》2012,(1):52-53
今后,来锦州温泉旅游,不仅仅是享受舒服的“泡澡”,更有高端、多样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张慨 《唐都学刊》2010,26(1):123-126
陕西旅游工艺品市场的旅游工艺品多停留在朴素的设计层面上,有限的种类和老套的工艺已无法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影响了旅游产品的提高文章从设计学角度论述了陕西旅游工艺品市场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陕西旅游工艺品开发的类型和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