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阳竟无与法尊围绕《辨法法性论》展开的争论,是近现代佛学研究最重要的争论之一,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价值。首先,近代佛学研究中,唯识学的兴盛与藏传中观学的传入,都是基于典籍的传入与义学的兴起这两个条件。欧阳竟无与法尊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前者致力于唯识学研究,后者则弘传藏传中观学,《辨法法性论》的争论就是依托这样的思想背景而展开的;其次,争论虽然涉及翻译等内容,但讨论的关键是就"虚妄分别"展开的。欧阳竟无与法尊对于"虚妄分别"的理解差异导致了两人对《辨》定位不同,欧阳竟无批判"虚妄分别""详无略有"偏谈空无,法尊则坚持说"虚妄分别""实无而现"已合中道。抛开对名言理解的不同可以发现,欧阳竟无依循唯识学以依他起性非有非无来诠释"虚妄分别",以此批判坚持藏传中观学"自性空"的法尊偏空、断灭,这样的争论正是"空有之争"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刘勰的生平、立身行事方式及其作品,尤其是通过对其代表作品<文心雕龙>的结构体系、研究方法、崇尚自然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刘勰的思想价值观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儒家思想或是佛教思想,而是儒佛两种思想的相互交织,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主导其立身行事、著书立说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华严学本为近代佛教思潮之重要构成部分,但自支那内学院的欧阳竟无一系倾向理性主义的唯识学研究兴起后,华严学的思想史学统流入了近现代新儒学中,故以马一浮、熊十力、方东美、唐君毅的华严学思想为视角,考察华严学在新儒学领域的发展和流变。  相似文献   

4.
契嵩生平与《辅教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嵩是北宋援儒入佛的代表人物,他的名作《辅教编》,首先提出了“孝为戒先”的命题,他的观点最终为北宋朝廷所接受,著作被赐入大藏,从此历朝不再出现三武灭佛的事件。本文对其著作内容,写作的原因,如何为朝廷所接受诸问题,作详细分析,并编著生平年表,以弥补学术界对其生平不甚了然之缺憾。  相似文献   

5.
清末书家丁佛言王树春一、丁佛言生平简介丁佛言(1878——1930),原名世峰,初字桐生、息斋、芙缘,继谐芙缘音为“佛言”,号迈钝,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山东谘议局议员、民国参议院议员、黎元洪...  相似文献   

6.
熊十力与梁漱溟都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 ,他们之间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交谊始于1919年暑假。熊十力求学于佛学大师欧阳竟无门下和讲学于北京大学 ,均出于梁漱溟的热情推荐。熊十力才气横溢 ,思想不因袭旧说 ,梁漱溟既曾为之深深叹服 ,又多有心不谓然者而予以批评  相似文献   

7.
韩愈排佛,哲学史上评价不一,但对以下却无异议,那就是:一、反佛态度最为激烈;二、反佛志向终身不渝。然而,结合韩愈的生平研究,我们会发现,当宪宗元和末年、具体说就是元和十四年至元和十五年的两年之间,韩愈的反佛态度出现过由高潮到低潮、再由低潮到高潮的一段颇为特异的时期。两次高潮,分别以元和十四年正月的《论佛骨表》和元和十五年七月间的《与孟尚书书》为标志。当低潮之际,韩愈不但出现了对自己谏迎佛骨的尤悔心情,而且试图对佛理有所认知、有所体验。由于时局的变化(宪宗崩,穆宗立)、个人处境的变化以及始料不到的舆论蜂起,韩愈终于与佛教擦肩而过,其欲认知佛理并予以体验的企图也终于浅尝辄止。本文试图结合韩愈生平遭际,对其与佛教的这一段特异关系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会通下,南宋词坛大家姜夔思想中的佛禅精神和文化意趣反映了南宋文士佛祥因缘背后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性格。这也让姜夔得以用清雅洒脱的艺术心灵拥有了异乎南宋其他文人雅士的艺术生命。姜夔的佛祥思想受宋型文化影响,有很显著的宋人文化精神,体现了这一时期文人独特的人格力量和行事勇气。  相似文献   

9.
学界向以《二十四诗品》为晚唐司空留作,然其通篇充溢道家气息,与司空氏生平思想、人生理想明显异趣。司空氏晚年世界观是以儒为主,兼修佛道,且从其现存全部论诗杂著看,并无道释思想阑入。至考究其论诗由《韵味说》而及全工全美理论,并其诗论通常所取方式,与《二十四诗品》所论及所独有的理论形态区别也甚明显。论者不及细察,仅凭宋以降历代人成说定论,不免失之轻率。  相似文献   

10.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教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汉代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走向。不了解儒佛道三教关系,不但不能真正了解儒佛道三教各自本身的历史演进和思想特点,而且无法全面把握中国哲学史、宗教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近年来,随着对儒佛道三教各自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对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的研究,这对拓展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领域、推进对儒佛道三家及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丘处机的道教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丘处机的生平及宗教活动,对其道教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其词作主要表现了全真道内修心性,外修功行,三教合一等宗教思想。通过对丘词某些具体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丘处机对全真道宗教思想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思想驳杂,与佛道关系密切,其对于佛道思想的吸收,是侧重借鉴佛道观照世界的方式,即"空无"与"虚化".而白氏始终不曾具有融通佛道的思想意识,这种缺失使其晚年思想始终处于一种矛盾,这正是后人以"畏死"、"白俗"评之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欧阳竟无通过系统梳理浩瀚的佛教经籍,建立真实可依的佛学研究文本,力求发现佛法本义,为立国立人而建构一系学说,名为“内学”。在此基础上,理出了一条佛学思想演进的脉络,并依此组织佛典用以讲授佛学,示人以学佛门径,是为“院学”。  相似文献   

14.
何干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理论家和中共党史专家,其生平活动和著述对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学术界对其思想和生平研究的概况进行历史的回顾,总结以往研究成果,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文革"时期,出于对领袖毛泽东的热爱和崇敬,一些群众组织和单位编写、翻印了许多有关毛泽东生平传记的内部资料,其版本之多,数量之大,的确难以作出准确统计。但是,在这众多的版本中,无非是翻印和重印斯诺的《毛泽东自传》、萧三的《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马玉卿的《毛主席的革命实践活动》、"颂东写作组"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几个文本。这些文本的毛泽东生平传记,除斯诺文本、萧三文本外,其他的虽然有不少个人崇拜的东西,但从另一角度看,研究这个时期的毛泽东生平传记文本,对于我们今天完整、系统地研究毛泽东的生平和思想,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理想图式与幻灭──李白“功成身退”思想及其意义阮堂明李白一生经历曲折,思想也复杂多变。他融合了儒、道、佛、杂、纵横、兵等诸家不同的思想。这多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相加、叠合,而是有机的融合。而且这诸种思想就其对待人生和现实的基本态度看,大...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的思想,笔者是用“以佛统儒,佛儒合一”这八个字来概括的。这是在说明:笔者承认刘勰有儒学思想,并不是象有人所认为的,说刘勰的思想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就是贬低刘勰。笔者认为:刘勰的儒学思想和他的佛教思想是“以佛统儒,佛儒合一”的关系。这个“以佛统儒,佛儒合一”的关系的理论根据,是他在《灭惑论》中所阐述的“佛之至也……是以一音演法,殊译共解;一乘敷教,异经同归;经典由权,故孔、释教殊而道契……”这样的思想。也就是《文心雕龙》中“道(佛)沿圣(孔)以垂文(儒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证了东北地区古代教育与儒佛道教育思想密不可分的事实;儒家思想于汉代即传入东北,佛、道思想稍后:三者对东北教育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宋代理学确立后,传入东北的新儒学本身就同时具有佛、道思想的成分与因素。这有力地证明了东北古代教育史不但与儒家思想分不开,与佛、道思想也是密切相关的;并进一步论证了古代东北与中原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是统一的、一致的。当然。东北地区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情况、自身的民族特点,与东北整个地理、气候、经济、政治种种方面决定了东北教育也有其自身特色。其特色是整个中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东北教育史的研究、尤其对儒释道与东北教育史问题的研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教育传统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正德嘉靖间,阳明心学风行潮州,潮州思想学术的发展进入高峰期,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学术流派。本文从队伍的构成和学术思想特点方面探讨了潮州王门学派的形成过程,并对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薛侃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特点做扼要的介绍和剖析。  相似文献   

20.
李觏与佛教     
李觏佛教思想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颇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