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战略制高点,是后发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力引擎.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全面推进,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的步伐迅速加快,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初步形成集群化组织.但仍面临规模不大、创新实力不强、市场集中度小等弊端.建设“创新型桂林”,推进创新要素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企业集聚,实现重点产业共性、关键和核心技术的突破,对于促进桂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内生增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在功能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群化是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由于存在能力势差而导致自学习效应;集群内创新成果能够被迅速地共享和仿效而具有自溢出效应;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组织围绕特定的创新技术形成一定的技术创新知识链,从而使其具有自创新效应;产业集群内生创新技术的溢出,使产业集群获得持续技术进步而产生自增长效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四种内在功能效应的实现需要通过内在自主性与外部政策拉动相结合。内在自主性是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发挥各种效应、营造一定的环境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辅助其效应的实现;外部政策拉动是通过各级政府的各种作用力度、份额、政策作用的方向力促使内在功能效应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竞争优势主要源于外部经济效应、人才聚集效应和学习创新效应。考察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国小城镇发展产业集群,要注意:统一规划,加强管理;重视城镇的“要素聚集功能”;提高小城镇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增加小城镇产业发展种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提高集群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产业集群小城镇的环境保护等等。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的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发展规划、健全企业服务体系、树立区域品牌等方面。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重点构建资源型、纺织、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旅游等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郑春芳 《兰州学刊》2005,(2):109-111
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凭借集群内形成的技术创新扩散网络、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模块化"的研发模式以及靠近大学等科研并与之形成技术创新互动网络等因素,极大地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通过对比美日两国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行为模式和作用,得出政府应着眼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上述诸因素,提供适当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6.
只要社会经济的政策与环境提供条件,就会出现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迫使本区域中的企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这些企业努力从事产品研发、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的提升,最终达到整个区域乃至于整个社会经济的产业升级。然而如何才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何种机理,本文将试图构建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经济模型来探析并求解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机制视角的河南产业集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知识协作机制,从信任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认为集群创新的核心源泉在于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是形成集群创新优势的最主要源泉,也是集群发展和演进的核心机制;产业集群创新能带来一系列优势。加强河南产业集群创新工作应注意三点:一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二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形成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共享软环境;三要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产业集群创新。  相似文献   

8.
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促进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大势所趋。有必要通过对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为今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当前,河北省会已初步形成五大高教园区,产业集群态势明显.高校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不仅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提升了当地文化氛围,而且还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不过,河北省会高校产业集群发展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园区管理模式陈旧、高校缺少开发市场及与企业合作的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产业集群依托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软件园等发展起来。现在各地都形成了数量不等、规模不同、水平不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本文重新梳理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期待能对各地产业集群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是黑龙江省、特别是哈大齐工业走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开发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既能够提高其生产效率及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其竞争力及获得品牌效应.哈大齐工业走廊必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效应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此,才能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为黑龙江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柳钦 《天府新论》2006,4(5):45-50
综观西方产业集群理论,其中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最为著名的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等。这些理论为我们揭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违背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是很难出现的。相反,在那些符合经济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利的可能性越高,投资的企业会很多,分工也就可以比较细,新的相关或者支持性企业将不断出现,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有利于地区优势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和扩散,发展地方经济。欠发达地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市场规模小、发育不成熟,优势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优势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培育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必须发展产业集群,具体体现为发展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制度视角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入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介性组织,是一种制度性安排。经济功能与安全功能诱使市场、企业制度向产业集群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推动企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嵊州领带产业集群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其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及优势,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南京市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基地经济”的建设 ,目前已形成三大基地和六大支柱产业 ,为提升南京市的工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各国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经验 ,南京地区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 ,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 ,进一步增强南京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肉牛业集群化成长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肉牛产业的发展与畜牧大省地位不相适应,其原因在于,从肉牛种源到改良、繁育、饲养、加工乃至市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内部的各个部分是分散发展的,无法整合资源优势并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此,应将内蒙古的肉牛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形成肉牛产业群,并在产业内部使各价值链组成部分形成企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突出集群化、专业化效应,使内蒙古肉牛产业通过集群化发展做到提高质量,降低数量,变革饲养后经营方式,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产业分工与专业化不断深化。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分工、专业化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与市场、企业共存的第三种生产组织方式,而其形成与发展往往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由此可见,产业集群优势的获得与产业分工及网络化产业协作等是密切相关的,即产业集群崛起的根本动力是基于产业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的集群经济优势。在分工、专业化的推动下,产业集群进行了持续的发展、演化,以有效适应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一些适应性差的产业集群将遭到淘汰。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中,分工、专业化与模块化发挥着一脉相承的重要作用。其中,在产业分工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块化生产方式,既突破了传统产业链的组合方式、传统企业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产业集群演化的规则与路径。模块化对全球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提升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效率、激发创新活力、推动行业标准化等,同时也会给产业集群带来风险的集聚。  相似文献   

19.
张庆辉 《阴山学刊》2007,21(3):73-76
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企业在同一地理区域大量集聚的现象。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理论,首先剖析了内蒙古发展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与开放优势、资源优势与品牌优势。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内蒙古的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装备、农畜产品加工、建材及新型材料、稀土新材料、生物制药、信息制造十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据此,文章指出内蒙古培育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以建立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机制,使其成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发展南京产业集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南京市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基地经济”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三大基地和六大支柱产业,为提升南京市的工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各国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经验,南京地区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南京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