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转型,在这场全面而又系统的变革中家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家庭养老功能的转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在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及家庭小型化的压力下,养老问题日益尖锐,并构成大社会问题。就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不同学者看法不一,本文通过对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家庭结构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养老成本的不断攀升,居家养老方式将逐渐成为养老市场的主流。而考察近年来居家养老的发展状况,用“喜忧参半”这个词来形容比较恰如其分。在人口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完善居家养老体制、解决居民养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面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下银色浪潮的汹涌冲击,全社会的老年人如何养老、谁来为他们养老、怎样更好地安度晚年,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人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由此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场所,也不断开辟创新出许多新的养老渠道和养老方式,使为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姿多彩。异地养老,就是全国养老事业发展园地中绽放出来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长春市居民的养老现状与意愿具有普遍性与无差异性的特征。因此,要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形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未来发展主力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给我市养老问题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白雪 《老年世界》2008,(4):10-10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养老方式。最近,倒按揭(以房养老)、异地养老、老年公寓等新型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养老方式讨论也愈演愈烈。其实,养老方式是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养老也不例外。个人的选择才是最值得尊重的。  相似文献   

6.
生产成为社会化的了,养老方式不可能仍然保持传统的方式,代际交换的方式也就从家庭范围转变到社会范围,社会化的养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7.
养老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决定的。在农业社会,是单一的靠儿养老模式。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养老模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概括起来是四种类型即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政府养老。这样,现在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子女为老人选择养老模式的范围扩大了,选择的机会增多了。养老模式的多元化为老年人幸福养老,安度晚年创造了条件,消除了老年人及其子女养老的后顾之忧,有效地缓解老龄化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1,(2):16-18
“按这个键找到咱居委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这个键找党员志愿者,这个键找医疗服务站……”淄博市张店区祥和社区的71岁老人燕茂德正与老伴“研究”社区这几天给配备的新电话。要知道,这款由张店区民政部门与厂商联合开发的助老电话机,虽然在外观上与普通话机差别不大,但连通的却是一个整合社会资源、功能强大、潜力无穷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道路到底该怎样走?国家提出了这样的大政方针: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我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在人口形势的逼迫下,未来时期要更加重视机构养老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的定位也许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支撑,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社会成员的行为便都具有社会性。对社会成员的行为,社会总是会给予肯定、支持、提倡或者否定、反对、禁止的评价。这种评价综合体现为法律、行政措施、道德规范以及社会舆论。对某种行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努力构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给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目前民办养老机构薄弱,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养老需求,存在着“三少”、“四个不足”,建议加大“五个力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一些省市提出了建设“9075”养老服务体系的说法,“9073”是指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日间照料、5%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细究之余,却发现这两个说法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可能产生误导,在根本上是因为我们对居家养老、社区助老和机构养老三者的关系存在误解。  相似文献   

13.
杏花岭区是太原市的主城区,全区总人口58.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82638人,占总人口的14.2%,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状况日趋严峻。近年来,在省、市老龄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杏花岭区以“六个老有”为目标,把优先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发挥党政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居家养老保障机制;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不断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社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城乡出现,各类养老服务政策陆续出台,为老年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编织了一张安全网络。  相似文献   

15.
养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以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并辅之以养老津贴和家庭供养等多种方式的大保障体系。但即便如此,也还有一部分人被遗漏在保障体系之外,其老年生活可能会因得不到保障而无着落。  相似文献   

16.
万柏林区现有人口56.19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7.6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3.8%;空巢老人3.47万,占老年人总数的45.29%。近年来,万柏林区积极探索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以点带面、逐步深化、持续拓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7.
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将对我国未来社会抚养比、社会保障及消费结构等产生重大影响,给我国现行的养老体系带来一系列挑战,我们应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当前中国从国家角度解决养老问题和分散个人养老风险的重要手段,并已经逐渐在中国形成规模。据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显示,全国城乡共有老年公寓、敬老院、老年福利院等养老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其中农村乡镇敬老院29681个,总床位89.5万张。虽然中国机构养老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面对居家养老效果有限,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机构养老仍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开展,全国老龄办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税务总局等10部门联合制定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又一个重要政策文件,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破解我国日趋严峻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老人福利的法律依据是美国国会制定的《老年人福利法》,总统办公室下属健康服务部,部内有一个分支,叫老人行政部。全国共设有10个分支机构,内有耆老委员会,负责收集情况、资料,适时汇报反映和提出建议,向总统负责。州也有这样的机构。联邦政府有老年人福利法,州里也有老年人福利法,联邦和州政府都有专项拨款,相互搭配,共同负责老年人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