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的社会工作者、打工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于春节返乡期间,历时近一个月,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形式开展了“农民工幸福状况调查”,了解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及其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春天来了.北京东四七条的"协作者"小院里,50多盆吊兰绿意盎然.没有人会想到,这50多盆吊兰繁殖自10年前被人遗弃的两株"枯草". 2003年的春天,一群青年人在北京东五环外的一间出租屋里,签下"我自愿参与非典救援服务,并承担在服务过程中可能感染的风险"的生死状,开始了农民工抗击SARS紧急救援服务.由此,全国第一家致力于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农民工的社会组织——北京协作者诞生.这个当时连自身生存都不能保障的草根组织,选择了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民工问题为介入点,企图通过开展能力建设、社区发展、教育倡导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使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参与中,逐步由受助者转变为服务者,实现自我服务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统一,进而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农民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经验,推动我国本土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只有一个没有工资的专职人员,到在北京、南京、珠海三地都有自己的团队,协作者已经把自己的梦想传递给了流动儿童、农民工、青年学生、企业职员、媒体记者、社区居民、政府干部…一这些人作为"协作者"的志愿者团队,如今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领域中,传递着"团结协作、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至今,"协作者"共培养出近2000名志愿者,其中包括1000余名优秀的流动儿童和农民工志愿者. 在城市化、商业化的大潮中,在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里,是什么力量让"协作者"把人文主义的情怀和行动投放到喧嚣都市最底层的农民工身上?本刊记者特专访了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  相似文献   

4.
7月5日,由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中国社会报社主办,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研讨会以“创新社会工作服务、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为主题,来自各地政府部门、社会工作实务界、t岸界的人士与农民工代表对农民工城市化与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诉求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 《中国社会导刊》2012,(34):32-32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下称北京协作者)在长期服务农民工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农民工虽然进入了城市,但并没有融入城市。城乡文化差异的冲撞,对农民工的价值观和社会评价都造成了很多困惑,使其成为流离在城乡间迷失精神归属的边缘群体。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是一朵鲜花.每一朵鲜花的绽放都为世界的多姿绚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让每个弱者都有力量,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坚守这样的信念和梦想,"协作者"从春天到冬天,走过了10年,迎来了生命的绽放.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刚刚起步的中国,"协作者"10年的探索是另类的. 10年前的"协作者"是另类的.10年前的那个春天,SARS肆虐中国,北京成为重灾区时,他们却在北京东五环外的一间出租屋里,签下"我自愿参与非典救援服务,并承担在服务过程中可能感染的风险"的生死状,开始了近乎"疯子"般的农民工抗击SARS紧急救援服务;1台电脑、1张桌子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1个"专职人员",是没有工资的;像企业那样创业,却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像公益组织那样工作,却要接企业注册.一个连自身生存都不能保障的草根组织,却选择了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最弱势的农民工问题为介入点,梦想通过开展能力建设、社区发展、教育倡导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使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参与中,逐步由受助者转变为服务者,实现自我服务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导刊》2010,(10):26-28
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以下简称协作者)创立于2003年,是一家致力于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农民工的草根机构。其创始人自1996年即开始参与外来工服务,组织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是来自农村、没有北京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  相似文献   

8.
"弱势"(deprivation)与"边缘化"(marginalization)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工作至为重要,一方面反映我们的关怀所在,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在近年来国外社会工作的文献中,"边缘化"明显比"弱势"这一概念更受重视. 究其原因,其一,弱势只形容了一个结果,而边缘化却是探讨造成某个群体弱势的过程.知道结果,只可以了解这个群体的现状,但如果我们能了解造成他们弱势的过程,对改善他们弱势、边缘的处境则会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信包括"弱者"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自我解决问题、团结互助、谋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北京协作者在成立时制定了"团结协作、助人自助"的组织服务理念,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促进社会融合、社会工作建设与公民社会建设的"协助者"、"推动者",广泛地与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协作,让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培育自我解决问题和服务他人的能力. 北京协作者秉承"团结协作、助人自助"的组织服务理念,开始了10年的艰苦探索,其服务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 2006年):探索社会服务与政策倡导相结合的农民工自我服务模式 在该阶段,北京协作者重点开展了以下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我要退保,天凉快点就去东莞打工"。杨波是来自赣州宁都的一位农民工,在昌北一家鞋厂打工。"早晓得就把钱发我们啊,鬼才要啥社保,现在要退,老板和社保局又推来推去"杨波忿忿不平的说道。  相似文献   

11.
(一)接案或转介:社会工作者在接案过程中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1)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社工对求助者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立即给予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刘敬严  李占平 《城市》2012,(4):65-68
中国的城乡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农民工是指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还未改变农民身份的劳动群体,工人职业、农民身份,在社会阶层上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是城乡经济、生活和文化联系的纽带.无论是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还是解决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都绕不过"农民工"这个坎.  相似文献   

13.
从事社会工作教育及投身社会工作实务的这些年,我对这个领域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对社会工作发展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3年前,我成为广东省广州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调研、走访、提案等工作,有了平台为社会工作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12,(2):31-31
社会工作是人类应对城市化、工业化与市场化产生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专业体系,如何来做社工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2011年12月10日,在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讲坛上,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研究生项目与研究院副院长、曼尼托巴大学跨学科博士狄罗瑞分享了来自加拿大的启示一一用优势视角来做社工。  相似文献   

15.
个案背景资料 2011年10月17日的午后,我接到一通求助电话,求助者是一名准妈妈,她说自己怀孕后出现了不良情绪,尤其是近期她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我在电话里简单地了解了情况,并与她约定时间面谈。通过面谈,我对她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6.
名不正则言不顺。20多年来,我们为了使社会工作群体、其他相关学科群体、政府和社会了解社会工作的概念和内容,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质,进而支持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作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明显成绩。在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存在泛化理解、不准确理解、错误理解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继续强调正确理解和使用社会工作概念,以使社会工作得到顺利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记得某次与我们机构的一位香港同事对话,她发问:"社会工作管理是不是社会工作?"我被这个问题惊到了.虽然我一直都在讨论社工机构管理,却没有追问得这么彻底.其实,社会工作管理本身就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没有管理的服务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因此,每一个社工都不应该拒绝自己在社会工作管理上的责任,同时也必须精进自己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对服务对象负责.对此,我想利用当下的几个时点,来分享"管理"与"服务"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令人兴奋的.这里有这样一些事实是基本的和不容置疑的:第一,社会工作的发展为解决困难群体、脆弱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作出了贡献.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原来在社区中"捱日子"生活的老人,其生活的满足感、幸福感在增强;那些在街头流浪的孩子得到了真诚的关照和关爱,离开了可怜和鄙弃的目光;广大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正在得到平等的关怀,增强了在异地他乡的城市生活的信心,至少在形式上他们的某些生存状态在发生所期望的改变,等等.实际上,在社会工作者所到之处,是社会工作关怀社会的价值、人们之间平等的理念,引导着他们的服务行动,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运用使这些服务的效果得以实现.第二,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出现和服务的实施,正在帮助政府寻找一条通过提供服务来化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治理之路,这种体制机制方面的功能可能并非明显显示,但却是实在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打工已经不再单纯是为了经济目的,开阔眼界、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促进个人成长等构成其打工的多重动机,对打工和工作的意义认识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运用叙事分析的质性研究方法剖析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对打工和工作的差异性叙事发现,其对打工、工作的叙述和理解与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相吻合,这也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审视新生代农民工关于劳动及其意义的契机。从打工向工作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劳动性质、货币收入的变化,同时意味着人格尊严、职业发展和家庭完整。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观念、要求转型的积极主动性成为他们实现转型的重要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开启了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大门,年轻的社工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因对专业的承担和救灾的热情,进入灾区提供专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超过1000名社工参与了震后紧急救援、社区重建、个人咨询及家庭后遗症的处理.经过他们5年的不懈努力,人们看到了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积极作用.然而,作为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先锋,这一群体本身却很少受到关注.他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这个群体有哪些特征?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分析他们面对的挑战,并对如何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灾害社会工作者队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