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今时尚之风真是越刮越紧,当我们还在“小资”、“中产”的世界里细细品味独自沉醉时,一个新名词向我们袭来,这就是“白金”。 “白金”是介于白领和金领之间的一族,他们是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作用下的产物,是脑袋上贴着现代时尚标签的弄潮儿。白金有三“金”——资质是金,学历高,经验丰富为某行业精英;收入是金,年薪6万元到25万元之间;工作是金,一般是企业管理人员、中高级公务员。  相似文献   

2.
盐湖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个巨大宝库,然而,如果不珍惜这一宝藏,不合理开发利用,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遗患无穷。  相似文献   

3.
盐石 《当代老年》2013,(8):41-41
四川省宜宾市一种名叫“半杯酒杯”的酒杯。这种陶制酒杯,烧制得很精致,外观很美。酒杯外壁上有一首堍制得很精致,外观很美。酒杯外壁上有一首古诗,诗的内容是劝人饮酒不要过量,饮到一半即可。  相似文献   

4.
若风 《老年人》2007,(1):18-19
身为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打黑除恶小组”组长的王石宾,恐怕从来就没有想到有一天“打黑除恶”会打到他自己的头上来。在永州这个偏远地区,多少年来他苦心经营着江湖天地,充当着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相似文献   

5.
农民最懂自己需要什么,但他们没有话语的建构权,当前社会不可能使他们的话语成为主流话语,因此必须要有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与农民相结合,做农民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澜涛 《现代交际》2002,(12):23-25
1982年的一天清早,18岁的李践像以往一样在翠湖边练习太极 拳,他注意到,不远处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人在盯着他看。 他心想,一定又是一个好奇的外国人。可连续三天,这个外国人都会准时出现在他练习的地点。第四天,这个外国人穿着一身跆拳道练习服向他走过来,李践暗暗笑了,心想,原来又是一个来比武的对手啊!李践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武林中人来找他比武了。但外国人还是第一次。可让他意外的是,这个外国人到他身边后,先是施了一礼,然后用不是很纯熟的汉语说道:“我们交个朋友,互拜为师,你教我太极拳,我教你跆拳道。”原来这个美国人是韩国跆拳道教练,被李践习练的太极拳吸引,很想学习。  相似文献   

7.
今年63岁的黄彦华,是2008年春天考取导游证的。别看她当导游只有短短的4年多时间,可在当地旅游界却已颇有名气——一是她的年龄大,二是她导游的风格独特,使她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相似文献   

8.
“样板戏”连环画 由样板戏改编而成的连环画,是样板戏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文革”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面看来,样板戏的创作,是依据所谓“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者出技巧”的领导、群众、作者“三结合”的创作方法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无法选择地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们也像优秀的同龄人那样,懂得自己努力进取。我们继承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家族企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张宗新 《老年世界》2014,(23):23-23
有人说,人生如梅,傲风雪、斗严寒;有人说,人生如兰,淡雅而幽香;有人说,人生如荷,出淤泥而不染;我却说,人生如竹,贵有“节”。  相似文献   

11.
话人生     
回忆那个年代,制服、自行车,吃的是大锅饭,我庆幸曾经历过它。尽管经历过“文革”中的各种运动,也感受过物质生活的贫乏,但那种单纯带来的美好,我始终不能忘却。  相似文献   

12.
画竹人生     
三八节前夕,友人送我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墨竹集》,其中主要作品出自一位女画家之手。孤陋寡闻的我只听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则“胸中无竹”……总之吧,画竹那历来是文人墨客的雅兴,很少听说有女画家画竹。  相似文献   

13.
赵强 《华夏少年》2007,(8):82-83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个“活”字。人物形象鲜活。夏清辉貌不出众,却玩得“疯”,学习也棒。“打狗救友”这件事,更见他的乐于助人,颇有些“侠义”风范,称他为“我”的好“哥儿们”名副其实。另外,文章语言活泼。如描写脱险后,“难道有哪位世外高人,使出了什么独门暗器,击中了狼?……‘跑?那太不够哥儿们义气了吧!那种不仁不义的小人,我才不耻于做呢!’”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份无邪的童趣。  相似文献   

14.
松涛不敢说自己是“金领”或者“高级灰”,至少也是个“白领”。可没想到美女主持雪儿奉送上“绿领”的衔头,要请他上电视做节目。要拒绝美女的邀约,对他来说就像要太空里的陨石抗拒万有引力定律一样。虽然心里头早写满一万个愿意,他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懵懂憨厚的样子,请教雪儿什么是“绿领”。“就像你这样,简约,健康,品位,环保,爱心。”  相似文献   

15.
杨玉霞 《现代妇女》2005,(10):22-23
相信没有人会忘记,2003年那场可怕的灾难。至今我们还为自己的健康庆幸,也更懂得珍惜生命。而更让我记住那年的原因是我和张朝在“非典”中悄无声息地举行了婚礼——这场对我们的人生至关重要的仪式。我想说的是,“非典”不但没有抹杀我们婚礼的快乐,反而给我带来了最难忘的幸福时刻。我是个比较传统的人,父母曾长期生活在农村,我的童年也是在农村度过的。小的时候,常听妈妈在亲戚邻里面前抱怨自己命不好,结婚的时候穷,糊里糊涂地跟爸爸结了婚,也没请什么客人。现在看着年轻的女孩们结婚的时候一个比一个风光,心里就特别不好受。妈妈每次这…  相似文献   

16.
田野 《当代老年》2014,(8):27-28
在贵州黔北山区一所村小的教室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给学生上英语课。老人根本不用翻开课本,张口就是标准流利的英语,伸手就在黑板上写下漂亮的英语板书。学生们感到老师的学问就像是山间的沟壑一样深,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曾是一位中国驻外公使。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件蓝色的圆领T恤衫,样式简洁而雅致,我很喜欢。但才穿了一两次,我就不无遗憾地发现,胸前的部分溅上了几滴油渍。油渍很顽固,洗都洗不掉,于是我去超市买了一支去污笔,用它点掉了油渍。可是,油渍虽然不见了,但点过的地方变白了。朋友接过笔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说:“这是漂白笔,不是去污笔。”  相似文献   

18.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自己去。”这阴森恐怖的民谚,常让一些临“坎儿”的老人惶惶不可终日。也让家人陪着揪心!其实,老人要过的两个“坎儿”。不过是个误会,据生物学家研究:人类的正常寿命应在120~150岁之间。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但是人一旦跨入五六十岁,往往会自然地产生似乎望到了人生尽头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连载(一)重点介绍了季羡林大师的三次“变”,本篇将重点阐述他的两个“常”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