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12,(13):23-25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资产为本,强调由社区拥有的资产或优势出发介入社区,而不是由社区需求和问题来介入;二是内在取向,强调社区居民自身参与社区发展的能力;三是关系构建,强调居民和社团之间的接触,以及各种网络关系的建立。关于社工在社区团体关系构建中的作用,我以佛山市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罗村街道开展的“睦邻社区服务项目”为例进行介绍。一、项目背景罗村街道是佛山市南海区下辖的一个街道,是全国城镇社区建设的示范街道。自2007年开始,该街道居委会设立社工岗位,引进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的督导服务。同时,一些本土化社工机构也进驻罗村街道,开展社区实务的探索。因此,居民对社工有广泛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美国社区发展研究发端于二战后,社区发展理念和模式从"需求为本"转向"资产为本"并成为当代城市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两种理念和模式的介绍,认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过程分为四步——社区组织、构想、规划、实施与评估,最后回到社区组织;总结当前美国社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从转变理念、转变角色和加强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对我国社区发展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文  段召 《城市观察》2021,(1):43-55
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改革是基层党和政府与社区各类组织之间权力职能关系的一种多方位调整,居民自治、党建引领与企业参与分别代表着目前实践中的三种不同改革思路,其内在逻辑折射出改革者对于解决社区现实问题的区别性研判,以及对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内容的差异化理解,并将深刻影响城市治理的发展向度.在住房商品化改革深入推进,社区形态经历复杂转型,社区利益主体日渐多元,居民的民主法治观念逐渐觉醒,基层群众自治需求增长的现实背景下,以深圳在居民自治、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等方面探索出的"盐田模式""南山模式""桃源居模式"为例,阐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优缺点,对于研判城市社区治理体系改革的趋向和特征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晔琴 《社会学》2009,(3):21-31
本研究主要探讨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居住问题,笔者以“混居”为考察视角,通过对目前上海出现的城市边缘社区混居的现状及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乡城迁移人员与本地居民共同居住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下层社区中混居实践的可能性作出说明。笔者认为,与本地居民的社区混居是乡城迁移人员进入城市居住的有效方式之一,群体之间的利益“潜规则”是实践社区混居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实现此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和贯彻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个体缺陷论"的社会排斥论认为弱势青少年品德问题,是源于社会结构的一种社会问题.因此,弱势青少年的品德养成需要建基于优势视角,强调其增权发展方向和社区为本的支持网络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社区志愿者的培养和发展是社工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在现实情境中,社区志愿者只是低层次、高频率地参与社工机构举办的各类活动,社工机构在志愿者发展过程中亦往往错误理解"增权",对志愿者资源进行"开采式利用".本文将从增权理论视角出发,以广东省为例,反思当前社工机构对社区志愿者的使用模式,探讨社区志愿者在机构中新的角色定位,以实现社区志愿者自身的真正发展. 社工机构对社区志愿者增权的误读 将"赋权"等同于增权."赋权"就其表面意思而言是赋予权力,是一种权力的施予,存在的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与增权理念不同的是,赋权强调的是外在权力的引入,当事人是被视为无权或缺权的群体.增权则并非"赋予"案主权力,而是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背景,从我们在云南省一个名为绿寨的农村推动农村发展的实践中,试图超越宏观("基变社会工作")与微观("临床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两极化论争,总结出一种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此模式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强调如何利用社会工作的介入手法和策略,发掘农村当地社区和民众所拥有的资产和能力,从而使得当地社区和民众成为农村发展的真正主体。本文先介绍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然后澄清农村社会工作的两种理论视角,最后将用我们在2007年开始推动的城乡合作的公平贸易项目作为例子,阐述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背后的理念、立场及行动的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9.
文化复兴背景下,城市文化价值日益彰显。社区作为城市文化的基本载体,也必然成为实现城市文化复兴的重要场域。为实现社区层面的文化复兴,充分利用社区资产、统筹考虑发展路径以及关注社区居民精神培育的社区更新策略必不可少。因此,根据当前"文化复兴"背景下强调保护利用文化资产和重视人的发展要求,本文从社区文化资产角度切入,在对既有城市社区更新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修复,社区修补"的更新策略,并选取合川草花街社区更新作为实施案例,进一步探讨文化与社区的作用机制,分析如何利用社区现有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来促进社区修补,以及如何通过社区空间网络修补、治理网络修补和社会网络修补来实现社区文化修复,以期形成较为完善的基于文化资产的城市社区更新策略,实现社区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镇化进程的必要产物,城中村改造已有20世纪90年代末的初步探索时期转向了成熟期,并由此衍生出改造的多种模式,其中就包括"政府支持+开发者合作+居民自助"的合作改良型更新模式(简称GDR)。本文将研究在GDR改造模式下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居民的满意度的因素为切入点,提出开发者及政府操作层面需要制订的政策领域,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伴随城市化的发展,一部分老人“移民”到城市生活,由于文化上、经济上整体比本地居民的水平低,农村老人心理多少会有些自卑,与本地居民的联系很少,城市融入情况有待提高.本文重点从社会工作视角分析,并引入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以社区社会工作为切入点,发展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的现实路径,为促进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2.
社区社会工作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区社会问题;通过调整或改善居民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减少社区冲突;通过培养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民主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袖,提高居民自助、互助及自治、自决的精神,以提升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进步。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笔者曾与十余位同事和学生共同在四川都江堰"勤俭人家"社区开展灾后援建工作.我们以"安置社区"为核心概念,以社会关系的恢复与重建为主题,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受灾群众提供了系统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服务结束后的一次会议上,一位领导曾经问我:是否可以把都江堰的经验运用到上海的社区建设中?我当时回答:"那要看你理想中的社区是怎样的社区."确实,无论是社区建设的实践者们还是社区建设的研究者们,都有一个关于社区建设的图式,这个社区建设的图式构成了他们社区建设实践和研究的基础和指导思想. 从已有社区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情况看,特别值得关注的社区建设图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从社区居民自治的角度主张社区应是一个高参与度的社区,希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参与度高、具有自治能力,进而能够对国家行为进行监督的社区;二是从社区功能的视角主张社区应是一个居民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社区,追求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出入相扶、守望相助的社区.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以社区为本”要理解“以社区为本”,当从“社区”人手.简单来说,社区可概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性社区;二是功能性社区.前者以地域来划分,每一个社区均有自己的地域界限;而后者,即功能性社区,则是指一群有共同背景、共同需要或面对共同问题的人,他们未必居于同一地域性社区内,但都拥有共同的特质和利益,例如劳工、妇女、新移民等.而“以社区为本”中所指的“社区”实际上就是地域性社区.至于“以社区为本的福利服务的规划和实施”,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为一个特定的地域性社区,针对社区内不同的需要,策划及提供不同类形的杜会福利服务.这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策划及交付模式可简分为五个阶段:评估社区需要、确定服务目标、发展服务策略、提供有效服务、检讨服务成果.  相似文献   

15.
社区发展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区发展的缘由社区发展作为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在西方已有悠久的历史,从15~16世纪的社区救助、17~18世纪的社区组织到19~20世纪的社区发展运动,社区发展已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早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后,一些工业国家为了应付当时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社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工作,尤其对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并越来越多地注重调动社区居民自身的积极性,增进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工作的主动精神,如德国实行的汉堡福利制度和英国成立的慈善组织协会等.到20世纪初期,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出现了一场更具广泛性的“睦邻运动”,其宗旨就是在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  相似文献   

16.
姜鹤  汪新建 《城市观察》2021,73(3):143-152
过渡型社区是指在法定城市社区中,由土地被征占的农民构成的演替式边缘社区和含有土地被征占的农民的混合式综合社区.因其居民主体自身的异质性和作为过渡型社区发展阶段呈现出特殊的生存性、适应性、发展性问题,使得普通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借鉴意义有限,有必要探索有针对性的长效治理方案以优化治理效能."三社联动"这一协同治理理念下的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模式,因其提供资源整合和多元化服务的特点而展现出其适用性.推动"三社联动"在过渡型社区中的实践模式发展,对过渡型社区治理以及普通城市社区治理具有良好借鉴意义."三社联动"模式可通过多重主体入场提供完整的就业支持系统;利用教育—服务双承载模式提供多样化培训服务;加强三大主体联动共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培育家园理念建设,推动过渡型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提升和城市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17.
绿色餐厅是一家在广州市天河区注册的正规民营餐厅,这个餐厅被更多地称为"绿色社区厨房".社区厨房缘起于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天河区沙东街开展社区服务中的一个社区经济项目. 建立社区厨房的最初目的是希望整合社区内对美食感兴趣的低收入人群,以及城市社区中对健康安全食品有需求人群的两大类资源,发展成一个由社区居民参与及运营的经济互助厨房.一方面为社区内居民(特别是以独居孤寡长者及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提供安全食品,另一方面也能为社区内低收入群体找到一个经济补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09年开始建设以来,逐渐从高新区的"升级版"演变为区域创新联动的新引擎。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多个城市的不同空间载体,偏向技术创新领域,创新资源的集聚及创新网络日渐成熟,但创新主体单一,且创新要素相互间联系不足。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强调各种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强调区域政策对区域资产的动员和网络关系的建设。开放式创新成为创新发展模式的新趋势,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态势,同时与传统核心城市分离,并具有时空的延续性。由此,未来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发展策略将围绕"加速要素流动,网聚优势集群"这一核心而提出。  相似文献   

19.
方彬  吴靓星 《城市观察》2021,(1):140-151
继"特色小镇"模式之后,2019年浙江省又在国内率先提出"未来社区"的概念.通过梳理浙江省关于未来社区的工作动态和余杭区的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优势,对未来社区的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并介绍了国内外的未来社区建设情况,重点解读了加拿大的水岸社区案例;结合余杭区的优势,提出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1平台4场景"为抓手推进余杭区未来社区的创建工作,即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重点打造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邻里、教育、健康、交通"四大场景;最后尝试厘清余杭未来社区的创建思路,并提出思考和建议,以助力余杭区先试先行,打造一批"余杭样本",为全省乃至全国未来社区的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邻里汇"作为一种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邻里汇"汇集了养老、康复、助餐、助浴和社区生活服务等功能,成为社区居民休闲的汇聚地.要尽力争取让各年龄、各阶层的居民都能走出家门,一起加入"邻里汇"的大家庭中.有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将"邻里汇"建设成为促进社区和谐、满足多元需求的社区服务载体,营造出睦邻互助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