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阿 Q 正传》发表已近六十年了。人们对阿 Q 的典型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对《阿 Q 正传》的主题思想,人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绝大多数论者认为主题包括两部分内容:批判国民性,批判辛亥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认为主题就是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批林批孔”时,又有人认为主题就是“批孔”。还有人认为主题是劳动人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哲学应用或应用哲学的问题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对它们的含义问题,人们仍然见解不一。有人认为哲学应用就是指导实践,有人认为是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笔者认为,哲学应用实质在于哲学的应用研究,与应用哲学是内在地相通的。本文拟就此观点作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左派戴高乐 长期担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国务活动家,有人则称为幸运的事业家。人们不外乎要么认为密特朗是马基雅维利式的耍阴谋的老手,是法国最令人讨厌的政治家,要么认为他乃欧洲当代最持久、最有创造性和最成功的一位领导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系统科学哲学问题研究中,不少学者提出了系统观问题。究竟如何认识系统观的哲学意义、地位和作用,学术界有不同见解。有人认为,系统观是系统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有人认为,系统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系统观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化;还有人认为,系统观是辩证法的“系统规律”;更有人认为,系统观是全新的“系统哲学”。如此等等,在系统观问题上可谓研究活跃、异彩纷呈。这充分说明,凝聚着当代科学精神的系统论正激励着哲学的反思,改变着人们关于现实世界的图景,系统观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本文拟以一点粗浅认识就教于各位同志。  相似文献   

5.
试论网络经济的经济本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人们开始关注网络经济这一新概念,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探讨、研究。有人认为,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延续;也有人认为网络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的核心;还有人认为网络经济的本质是数字经济。而对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和经济理论,也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网络经济的本质特征及其运行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例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园林田野等等的美。自然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欣赏和感受到的。但是,对自然美的本质即自然何以为美,人们的看法却大不相同。有人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金银的美的属性就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自然属性,并不是别的什么外加给它们的东西。”有人认为:自然美是  相似文献   

7.
也谈古今字     
关于古今字,近年来人们撰写了许多文章做了探讨,其中多有教益.不过,对古今字与通假字二者之间的关系仍纠缠不清:有人认为字义有无关联是区别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唯一标准;有人则认为古今字与通假字交叉重迭不可避免等等.本文拟以古今字问题为中心,顺便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剧情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主角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一再推迟了他的复仇。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迟迟不动手复仇呢?几百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种种不同的回答。有人认为,哈姆莱特患有忧郁症(布拉德利:122);有人认为这是人文主义者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来的犹豫、徬徨(莫洛佐夫:140——141);也有人认为是万事皆空的可怕而苦恼的想法(阿尼克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4,(4):2-9
数千年来。亚特兰蒂斯之谜叫人如痴如醉。柏拉图称,这个古国地处大西洋,故此有人认为它在北美洲,也有人声称是在百歙等等。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追寻。  相似文献   

10.
天淼 《社区》2009,(36):13-13
接人待客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有些人对此应对自如,深谙其中之道,并认为这是融洽人际关系的好机会;但也有人对这种交往感到紧张,甚至不胜其烦。其实,首先要承认一点,如果有人来拜访你,除去感情因素不说,也是对你的一种信任——认为你是可尊敬和可依靠的,对此。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问世以来,人们对宋江的形象争议最多,分歧也最大。有人认为宋江是仗义疏财的好汉、义薄云天的英雄,也有人认为宋江是善于用钱财笼络人心的小人,还有人认为宋江是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其实,就笔者看来,这些相互矛盾甚或截然相反的看法,都各有道理,都符合《水浒传》对宋江形象的描写,只不过这些看法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宋江作了不同的评价。一切纷争皆源于宋江的矛盾性格和分裂型人格。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1):44-45
在爱沙泥亚的梅里维亚利亚一户人家七八米深的地下,有一个神秘而可怕的东西,它具有超乎自然的特性,并且能够避开人们对它进行研究……有关事实真相存在诸多猜测和假设,有人认为它是飞碟残骸,有人认为它是外星人坟墓……但是其中真相至今仍然未能破解。  相似文献   

13.
对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历来为人们有所争论。有人认为是:拔一毛而获天下之利,有人认为是:拔一毛使天下得利。唇来舌去莫衷一是,历两千多年而不休。如此简单的一句话竟引出如此相反的两个结论,其缘盖因杨朱之学不传于今所致。  相似文献   

14.
未来的十五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此制定了一个令人鼓舞的远景目标,那就是: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前一目标,人们多持乐观态度,而后一目标,有人则表示怀疑,认为受农  相似文献   

15.
机遇问题是人们谈论得很多的问题。有人不承认机遇的客观存在,认为所谓怀才不遇只是无能者的借口;有人则把机遇说得神乎其神,认为只要坐等良机,就能功成名就。因此,对机遇问题作些哲学的思考,搞清机遇的本质、特征以及它的产生和如何把握的条件,对于科学的发展,事业的成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尤其粒物理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相信,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是,作为一个哲学问题,人们的看法却又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物质无限可分是绝对的;也有人认为,物质无限可分是相对的。 任何哲学问题的产生,都来自实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有所认识的反映。因此,在讨论这一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们仍然要结合自然科学的实际,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物质无限可分的相对性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对它在结构中的归属地位,有人认为应当划入评述科学巨匠的马克思那部分,也有人认为应当划入评述革命家的马克思那部分。我认为,划入何者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对第六段中的过渡句含义的深入分析。 第六段的前几句是这样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 马克思主义同人性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然而,在人、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中,有人用“人的本性——人性的异化——人性的复归”的公式来概括人性及其历史的发展。我认为这个公式是人性论的唯心主义的公式,是对人性及其历史发展的曲解。本文只就人性的发展问题讲几点看法。一、人的规定性我认为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一个东西,都是讲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即人性。人们都承认人有人的规定性,它是人与动物区别的界限。至于说这种规定性是什么?答案就多了,有人回答是思想,有人回答是理性,有人回答是宗教信仰。这些都是用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集中对康德美学理论中的两个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关于鉴赏判断所包含的主体间的普遍有效性要求。康德认为,当我说一物美的时候,同时也要求别人同意我的鉴赏判断。不过,有人认为这种要求是一种"事实的预测",即人们实际上将会同意我的鉴赏判断;与此相对,有人则认为这种要求仅仅是一种规范性要求,即人们只是应当同意我的判断。二是关于鉴赏的证明和演绎。康德在"第三批判"中对鉴赏所包含的普遍必然性要求进行过演绎,但有人认为鉴赏的基础最根本来源于认识论,另一部分人则宣称演绎只有来源于道德才能获得成功。本文在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后,提出鉴赏包含的只能是一种规范性要求,但这种规范性来源于康德的认识论学说,即想像力和知性的自由游戏理论。  相似文献   

20.
更明 《北京纪事》2013,(2):70-72
有人认为这不负责任,有人认为这很精彩;有人认为这是冒险,有人认为这是自信,当跳槽一事已经脱离道德审判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