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大幅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在OECD各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以及对各国延迟退休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延迟退休方案可以保留适度的男女退休年龄差距作为改革突破口;延迟退休要合理设立提前退休、延后退休以及分类退休等弹性机制;延迟退休配套机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长,减轻劳动者的工作负担;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间可以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规定。  相似文献   

2.
养老金收支均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养老金收支的长期均衡受到制度内的参数影响,可以通过提高投资回报率、推迟退休年龄、改变个人账户基金的发放、提高收支收缴率得到改善,实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延长女性退休年龄是一种社会趋势,现行的不同龄退休政策已对女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在经济上,女性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一种新的保护性歧视伴随着旧制度应运而生,不同龄退休制度亟待改革.因此,本文主要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女性提前退休对女性养老金以及国家养老金的影响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今女性提前退休,不仅不能达到保护女性的目的,还大大降低女性养老金的相对价值,加大了国家养老金的承担压力.鉴于此,本文提出,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可以尝试通过实施弹性退休制度、调整缴费年限和遗属养老金制度等来提高女性的收入、保护女性的利益、缓解国家的压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新的政策时,一定要注意群体中的差异性,因人制宜,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养老保险危机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再加上社会养老保险危机预警理论研究的欠缺,在社会养老保险危机预警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理论上和实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社会养老保险危机预警警兆指标体系的研究更是亟须加强。首先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社会养老保险危机预警警兆指标体系进行了尝试性的构建;其次,根据已构建的社会养老保险危机预警警兆指标体系,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进行了预警分析,其中包括对统账模式养老金收支均衡预警分析、社会统筹养老金收支均衡预警分析、覆盖率高低的影响预警分析、遵缴率高低的影响预警分析、推迟退休效果的预警分析,等等;最后,对如何提高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危机预警效率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改变劳动者自身收入在时间上的配置、代内收入再分配和养老金收益水平等因素来影响其退休行为。本文通过劳动报酬法分析退休行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得出劳动者推迟退休时,人力资本的价值将会增大,这将激励劳动者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本文在二期迭代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了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制度对退休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提高社会保障缴费率将增加劳动者的退休年限,即劳动者将选择提前退休,进而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6.
企业职工作为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最大影响群体,其预期退休意愿及影响因素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的十省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企业职工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健康因素、抚养赡养人数以及现行的缴费政策、对养老金改革的认知都对企业职工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产生显著性影响。(2)从个体特征来看,女性的预期退休年龄低于男性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龄越高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越长,但是31-45岁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健康程度以及收入越高,预期退休年龄年限越长。(3)在家庭因素方面,抚养赡养3人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长,抚养赡养4人及以上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4)在政策因素方面,认为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对生活有影响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在对养老金改革认知上,维持养老金政策现状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短,将现阶段个人账户缴费率降低到5%,适当延长缴费年限的预期退休年龄年限最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城镇企业职工退休时间的选择呈现出如下倾向:现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激励职工按法定年龄退休,而不是推迟退休年龄;在条件允许时职工更趋向于提前退休。有关的调查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实行男女同龄退休,不仅仅是基于性别平等,保障女性权益,更重要地是提高女性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文章用数学方法测算出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后,对女性退休后的养老金产生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改革当前的退休年龄提上议程.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养老金支付压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企业竞争力、起始劳动年龄和人力资本以及相关理论等七个方面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述评,论证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并对审慎推迟当前退休年龄的观点有所述及.最后指出调整退休年龄应当选好时机,循序渐进,并积极探索弹性退休制度作为过渡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将面临反转的局面,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为探究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供需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设定3种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对江苏省劳动力市场供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推迟劳动力市场首次出现供需缺口的时间,降低劳动力供需缺口规模,但难以扭转劳动力由供大于需转向供小于需的趋势。此外,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效果还与延迟退休的起始人群、速度、目标年龄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的增多、老龄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探讨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出台社会保障法,征收社会养老保险税,调整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提高退休年龄等是解决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可选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公共财政及其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联系,分析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不平衡、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制度性缺失以及社会保险收支管理混淆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包括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监督,构建公共卫生财政财务保障体系以及建立长效财力保障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调整养老金收支平衡的5个制度参数:覆盖率、缴费率、替代率、个人账户的给付系数、退休年龄,指出延迟退休是这5个可调节的制度参数中缓解养老金压力最有效的参数,并分析指出延迟退休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存在三重侧面,即法规文件上的"统账结合制"、实质规范上的"完全基金制"和现实运行上的"现收现付制",表现出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规范与事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极大阻碍了制度的有效运行。养老保险制度应促进劳资协作和社会团结的制度目的,决定了"统账结合制"区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并由用人单位承担绝大部分养老保险费率的做法,很值得商榷。尽管现收现付制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会相对较快地表征出支付不能,但出于互助共同体的本质要求,养老保险融资机制也应恪守"保险原则",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以使养老保险基金能在最大程度上远离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确保养老保险收支的稳定性,减轻政府的政治和经济风险,避免国家被资本垄断所绑架,故而现收现付制相比于基金制更为可取。在充分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之后,未来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应考虑通过废除"个人账户",贯彻养老保险收支当期平衡,以实现单一账户制下的现收现付。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不足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特殊性是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而提前退休等带来的巨大压力,解决此难题的源头是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重点、难点是农民群体。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减弱,控制农民计划生育,政府必须付出交易成本即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进入长寿时代,长寿风险是学界研究各类养老金制度持续关注的重点。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这一特殊的制度设计使个人账户长寿风险更值得重视。从风险形成及传导机理来看,风险源主要是个人账户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在记账利率虚高、待遇捆绑调整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下,人口老龄化导致基金缺口的效应进一步放大。未来全国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将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的可持续运行构成挑战。建议科学确定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计发月数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统账分离”将个人账户改造为职业年金,促进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统筹养老保险支出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统筹养老保险支出的标准、条件及方式如何,不仅关系到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财务收支的平衡,更直接影响到老年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能否得到保证.养老保险支出政策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养老保险对工资替代率的设计,法定退休年龄的确定,支付方式的选择,等等.本文侧重从如何提高社会养老保险金支出的分配效应及降低支出管理成本的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养老保险是一项长期事业,不仅需要对短期的收支状况进行预测,更需要对较长时期的收支平衡进行预测。这是保证养老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保证。根据青岛市的发展趋势、劳动力人口总量、在职与退休人数以及工资增长幅度、企业缴费率、养老金水平、退休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借助保险学中的精算理论和社会学目前流行的多因分析统计方法,可预测青岛市今后至2030年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针对养老保险存在的风险,青岛市中短期的养老保险工作应在强化征缴、加大扩面清欠力度的同时注重于调整规范退休和缴费时间,多渠道筹资,解决账户的空帐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OECD国家的养老保险面临许多新问题,诸如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提前退休,老年劳动参与率低等。为了缓解危机,各国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对退休年龄的改革。尽管我国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结构与OECD国家不同,但是,借鉴OECD国家退休制度的改革经验,对我国退休制度的改革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