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部首检字法是汉语字典(辞典)常用的检字方法之一。 早在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根据文字形音义的关系,按照六书的原则,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部首。《说文》部首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不完全适用于字典的检字法。后来又几经变革,到1716年编成的《康熙字典》(以下简称《康熙》)始立214部,1915年版《中华大字典》、1979年版《辞源》的部首和《康熙》基本相同,都属于旧部首。1979年版《新华字典》189部,1979年《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188部,两书部首基本相同。1979年版《辞海》  相似文献   

2.
汉字部首发展演变的历程大致分为表义、形义兼顾、表形3个阶段,《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的部首可以分别看作这3个阶段的代表。通过对这3部字典部首的比较研究,可以考察部首的历时传承情况。比较结果发现汉字部首具有高度传承性。部首的高度传承性有利于更加科学地认识汉字,也可以为汉字规范、汉字信息化处理、汉字教学等汉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两千多年来,我国字书辞典的编检法,可归纳为三个大类——义、声、形:义是按文字意义列字,如《尔雅》、《释名》、以及“类书”等;声是按文字声韵列字,如《玉篇》、《广韵》、《佩文韵府》等;形是按文字形体归纳为若干部首列字,如《说文解字》、《类篇》、《字汇》、《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等。三种编检方法,创始有先后,一经建立,即并行不悖,发展过程中,各有修订,直到现代,有些专科字辞典,仍各有沿用。音韵、义类等方法,不适于一般文化程度的人使用,以下我们单述字形部首编检法近三百年来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汉字部首排检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什么方法来排检汉字,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无论字词典工具书,还是图书目录、资料索引、人名表、电话簿、铅字盘、排字机,都与此密切相关.有了科学的排检方法,可以大大加快检索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通行的汉字排检法主要有四种:部首排检法、笔画排检法、四角号码排检法和音序排检法.其中部首排检法是一种历史最长久、使用最广泛的方法.部首排检法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来排列字序,优点非常突  相似文献   

5.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全书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又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五百四十部,首创部首编排法。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代的《康熙字典》,乃至现代的《辞源》、《辞海》、《新华字典》等,都沿用部首检字法,仅对许慎《说文解字》的部首有所合并而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说文解字》、《玉篇》、《康熙字典》、《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为主要依据 ,对部首编序法的创制及其发展进行论述 ,提示了《说文》、《玉篇》、《字汇》、《康熙字典》按字义归部 ,《辞源》、《辞海》按字形定部 ,《汉语大字典》的单字按字义归部 ,有些合体字依书法结构的偏旁归类 ,所有部首按笔画排序 ,部首编序对编纂字典、使用字典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字是记写现代汉语所必需的用字,它不包括古汉语用字、方言用字和外来语用字。随着语言文字规范化、汉字信息化处理等课题的提出,明确现代汉字的范围并使之规范化,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就《新华字典》(1971年版)(简称《字典》)中方言字①的数量、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试图对现代汉字范围的确定提出一点粗浅意见。《字典》收字约8370余个(不包括异体字),其中方言字214个,约占收字总数的2.6%;这些方言字,又可粗分为两大类:一是纯粹的方言用字;二是方言与普通话并用的字。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报纸书刊上,“○”字的应用很普遍,如“一九九○年”、“中国足球队二比○胜日本队”等等。但是,这样一个应用很广的“○”字,作为一个单个汉字被收录辞书中却是很晚的事。且不说《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近代辞书没有收录“○”字,就连解放后1953年出版的(包括1971年修订版)以收当代常用字为主的《新华字典》也见不到它的踪影。将“○”字最先收录辞书中的,首推通用最广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其后新版的《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和《四  相似文献   

9.
《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版)中收集了678个楚系简帛异体字,这些异体字可分为构件完全相同的异体字、构件部分相同的异体字和构件完全不同的异体字,其中构件部分相同的最多,有579个,占85.40%。异体字大部分是部首相同的有510个,占75.22%。构件完全相同的异体字和构件部分相同的异体字有636个,占93.81%。就《楚系简帛文字编》而言,绝大部分楚系简帛异体字在形体上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论《说文解字》的亦声部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首创了540个篆文部首,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堪称巨大的贡献。《说文》部首是一个内部相当复杂的庞大系统,但前人对它多局限于个别的、具体的研究,而缺乏综合的理论分析。例如,《说文》部首中有不少特殊的类型,象同字异形部首、无属字部首、在属字中被省形的部首、兼作声符的亦声部首等。对这些特殊类型部首的特点、性质、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向等,前人多未涉及或很少涉及,这不能不说是《说文》部首研究中的一个缺憾。本文试图以《说文》中的亦声部首为研究对象,作一些综合性的理论探讨,不当之处,还望专家们指正。  相似文献   

11.
《康熙字典》为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所编,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这是我国字书第一次使用“字典”的名称.它标志着中国字典的成熟.我国近代编辑的《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都是沿用它的体例.《康熙字典》继承了明代《字汇》、《正字通》的优点,并有所改进和发展,形成了我国字典的模式.这部字典的正集前面列有“总目”“检字,“辨似”“等韵”等项.“总目”列有214个部首名称,按笔画多少排列.“检字”主要为解决一时不好确定其部首的疑难字编列的.它采用的是从笔画查部首的方法.凡疑难字即按其笔画先在“检字”篇查找,得其部后再检之.“检字”篇注重引导读者熟悉部首,重将“总目”中的“变形部首”汇总排列在前,再  相似文献   

12.
部首查字法是中国辞书查字法的一种.从许慎发明到现在已沿用了两千多年,从540部精简到现在200部左右.在长时间使用传统部首查字法的过程中,人们都深深感到传统的部首查字法设部繁琐,检索困难.黄庆传同志从1981年开始,对设有189部的《新华字典》进行探讨,发现有如下缺点:1、部首多不易熟悉使用,所采用的189个部首中在人们的观念中不认为部首的占据相当数量,有的部首一般读者无法称名;2、部首属字少;3、有不少字很不容易确定其部首;4、  相似文献   

13.
说文部首的成因及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首是字书编纂中提出的概念,可分为造字法原则的部首和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两类,后者由前者转化而致。其所以转化,同汉字形体结构的发展变化有关。《说文》部首是最早的造字法原则的部首,对它们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汉字构造的理据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说文》540部,“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而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明代梅膺祚《字汇》在《说文》540部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214部,才是检字法性质的部首。这种把说文部首与检字法部首对立起来的看法,未必妥当。实则许氏所精心创制的540部,既是说解文字的文字学部首,也是供读者查检用的检字法部首。一、《说文》部首的设立《说文》将所收的9353个字,按小篆的形体构造,把具有共同表意部分(王力称之为“意符”)的字归为一类,共分540类。每类字就以这些“共有的表意部分”作为代表字,叫做部首。《说文》部首有的是独体字,也有许多是合体字,这些部首字以一定的形体,表示一定的意义,成为各部字的基本构件,在字形和字义两个方面统领  相似文献   

15.
部首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通过对小篆形体作全面分析,归纳得出的汉字表意偏旁。部首的表意主要是通过部首的构形体现出的构意来实现和完成的,所以部首构意不仅是确定汉字本义的有效方法,也是了解和掌握词义的重要手段。确定部首构意的方法众多,在此我们仅从《说文解字》释义的角度,阐释和说明确定部首构意的方法:一是通过类聚《说文解字》同部字字本义归纳义类所属来确定;二是通过义素分析提取《说文解字》所释字之中心义素来确定;三是通过分析《说文解字》训释方式体现出的字义关系来确定;四是通过字的其他义项与《说文解字》本义释义的比较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部首字序 ,从检索汉字上看 ,至今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但它至今又是一个不能像西文那样“一翻就到”的检索方法。部首法能否做到“一翻就到” ,从《说文》至今 ,在部首法上究竟积累了哪些经验 ;以“一翻就到”的要求来审视部首法 ,它应具备哪些要素。本文就这些问题从汉字归部入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540个部首都是独立的字,其中象形字和指事字占了半数以上;5 40部首每部辖字数量悬殊,其中有35个部首无从属字;部首与部内字字形均有联系而在字的本义上存在不相关现象。可见,许慎归纳部首的原则是以字形为标准,通过字形分析将汉字纳入到一个秩序井然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湖南人民出版社今年出版的王术加所著的《偏旁部首简说》(以下省称《简说》),是一本雅俗共赏、值得一读的书。《简说》从现代汉字里面分析出八百多个偏旁加以解说,并举例说明各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作用。以偏旁带常用汉字,收到了以简驭繁、事半功倍的效果。解说时往往从古体、繁体说到今体、简体,从本义说到今义,有助于读者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例如在解说不作部首的偏旁“(?)(易)”时,首先讲清“易”的本形本义,接着说明“(?)”是草书楷化而来的偏旁,  相似文献   

19.
查字典、词典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同学们都会查。然而,仅仅会查不行,还要查得既快又准。怎样能快而准呢?概括地说,一是勤练,二是要掌握方法。《新华字典》的主要查字方法是按音序查字和按部首查字。要查的字该用哪种方法查必须准确判断,否  相似文献   

20.
简化汉字是文字的一项重要改革,对于广大人民学习文化、普及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简化汉字要符合文字的发展历史,要科学地改革,要有一条正确的轨道。 《新华字典》中的“華”字的简化字有两种写法。“华” “(亻匕十)”我认为简化成“华”比较科学。因为古“(亻匕)”字是写成(?),《说文·注》解释为:“教行也。” “匕”读(huà)“七”读qī,“華”字简化成“(亻匕十)”是取了“(亻匕)”的音,也就是说“(亻匕十)”的右上部首应该是“匕”(huà),不应该是“七”(qī),《新华字典》并存两种写法,我认为应该统一成一种写法,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