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次,威尔逊正在擦皮鞋时,进来一位外国外交官。“怎么,总统先生,您自己擦皮鞋?”“是啊,不给自己擦,那么您给谁擦?”威尔逊是美国第十一任总统。他任新泽西州州长时,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位议员,突然去世,他深感悲痛,谢绝所有来访,但还是有个人自称有紧急要事,闯了进来。“州长,”那政客毫不脸红地说,“我希望得到他现在的位置。”威尔逊说:“是吗?我求之不得,绝对同意。不过你得去跟殡仪馆商量商量,看是否可以。”威尔逊:讽喻自然的幽默  相似文献   

2.
纸上俱乐部     
如何付酬律师对他的当事人说:“现在请如实回答问题,您入室盗窃了吗?”“没有!”“那您打算怎么付给我报酬呢?”  相似文献   

3.
反思历史教训的勇气《南风窗》:闫先生您好,您多年从事对邓小平同志的研究,邓小平堪称一位划时代的政治家,您对他的生平有何印象?闫:在解读他的时候,我有一点较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小平同志参与的历史事件,几乎都和毛泽东有较密切的联系。他23岁参加革命  相似文献   

4.
傻子沾光     
最近演艺界有件热闹事 ,一位潜质不错的演员名叫姜武 ,出道多年一直未能大红大紫起来。前不久千方百计地在电影《洗澡》中争取到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扮演一个傻子。想不到一炮打红 ,好评如潮 ,立即收获了一座分量不轻的奖杯。———谁知道 ,这是沾了傻子的光。过去老听人讲“傻人有傻福” ,现在似乎真的到了应验这句话的时候了。一个经常抱怨电视节目低劣乏味的老先生 ,突然打电话来向我推荐一台他认为非常之好的电视连续剧———《傻阿甘》。由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影视界联合拍摄。我一听这名字就感到有些熟悉 ,不久前好莱坞曾拍过一部…  相似文献   

5.
两面派行为,贯穿了袁世凯的一生。他靠耍两面派取得信任爬上高位,也因耍两面派而垮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要利用天津阅兵的机会发动政变,废掉光绪,搞掉维新派。维新派为挽救危局,派谭嗣同去见袁世凯,想争取他对维新派的支持,扭转乾坤。谭问袁:“您认为皇上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袁答:“皇上是自古以来少有的英明君主。”谭又问:“这次天津阅兵的阴谋,您可知道?”袁答:“是的,早就听说了。”谈到这种程度,谭便直截了当地说:“现在能救皇帝的,就只有您了。您要愿意救皇帝就请您设法去救他。如果您不愿意,就请您到颐和园去告发我,把我杀掉,您就…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6则     
不可或缺一位女士在警察局苦苦相求:“警官先生,我丈夫失踪了。请你们帮帮我,无论如何要找到他,离开他我真的就没法活了!”“他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两周前。”“那您怎么到现在才来报案!”“因为今天是他发工资的日子。”死了还是喝多了?世界各国做了个民意测验:让人看一张照片,问这意味着什么。照片上是餐厅,摆着酒菜的桌子,一名男子脸埋在色拉盘里,一动不动。所有国家的人都回答:“人死了。”只有俄罗斯人回答正确:“喝多了。”法官问被告:“您被指控犯了什么罪?”“说我提前进行圣诞采购,法官大人。”“这算什么犯罪!你到底是提前了多…  相似文献   

7.
老板靠边站     
“糟了!糟了!”王经理放下电话,就叫了起来:“那家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原来林老板的好。”狠狠拍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写信把他臭骂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 “啊!?”秘书张小姐转身站起来:“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您不听啊!” “都怪我在气头上,想这小子过去一定骗了我,要不然别人怎么那样便宜。”王经理来回踱着步子,指了指电话:“把电话告诉我,我亲自打过去道歉!” 秘书一笑,走到王经理桌前:“不用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寄。” “没寄?” “对!”张小姐笑吟吟地说。 “嗯,……”王经理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又突然抬头:“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吗?”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约翰:有一则寓言很有意味,也让我感触良多。那则寓言说:在古老的欧洲,有一个人在他死的时候,发现自己来到一个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刚踏进那片乐土,就有个看似侍者模样的人走过来问他:“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在这里您可以拥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的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娱乐以及各式各样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龄美女,都可以让您尽情享受。”这个人听了以后,感到有些惊奇,但非常高兴,他暗自窃喜:这不正是我在人世间的梦想吗?一整天他都在品尝所有的佳肴美食,同时尽享美色的滋味。然而有一天,他却对这一切感到索然乏味了,于是他就对…  相似文献   

9.
特别决定     
保洁工老张60岁了。他干起活来,丁是丁、卯是卯,不肯有半点儿马虎,一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扫扫刷刷、修修补补。他又很乐意帮助人,员工们都喜欢他,给他起了一个雅号——“不闲张”。那是“不闲张”退休的前两天,他像平时一样又早早来打扫厕所。我正好碰到。“老张,你早!你还有两天就退休了,该歇歇了。”“厂长,您不要客气。不管退休不退休,我一辈子都是黑松林的人。干完最后一天工作,我就打道回府!”“您能不能带个徒弟,传授秘诀?”“厂长,打扫厕所还会有秘诀?还带个什么徒弟?”“这么多年,厕所干净得没有一点儿污垢,这里肯定有秘诀。”“要说秘…  相似文献   

10.
一直被人们关注的所谓民营企业家“原罪”问题,最近因为几个富豪接连落马,又成媒体关注的焦点。关于民营企业“原罪”问题的讨论,有两种具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家的“原罪”问题,必须交代清楚,甚至应该“法办”,“原罪”问题不可赦免;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清算“原罪”问题过于“复杂”,“清算‘第一桶金’就是否定改革成绩”。  相似文献   

11.
智珠     
明 判 一天,路易十六下双陆棋,有 一 着棋 子有 些 含 糊不 清 之处,于是发生争执。在场的内宠近幸都一声不吭。正好格拉蒙伯爵走来。国王对他说:“您来给我评判一下吧。 ”伯爵说:“陛下,是您错了。”国王说:“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就说是我错了呢? ”伯爵答道:“啊,陛下,难道您还看不出来,只要这里有一点可疑的地方,这些先生们就一定会说您是对的。” 图 / 韦尔乔 文 / 王玉北 没忘记爱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去访问一户住在地下室里的德国居民。离开那里以后,同行的问波普诺:…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5则     
知识产权晓刚拿着作文本不满地问老师:“您怎么把我今天写的作文批改得面目全非呢?”“难道我不能批改你的作文吗?”老师笑着反问他。“能,但是,今天不行!”“为什么?”老师面露困惑。“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呀!”晓刚振振有辞地回答。理由法官:“你拾到这样贵重的戒指为什么不交给警察或失物招领处呢?”被告:“我倒是有过这个念头,法官先生,可是当我看到戒指上刻得非常清楚的那句话时,便把这个念头打消了。”法官:“什么话?”被告:“永远属于你!”错误施舍大款的太太对丈夫说:“亲爱的,你还记得你那件旧大衣吗,就是穿破了的那件?”…  相似文献   

13.
《战略与管理》2004,(1):118-120
2003年第3期目录中国改革反思1中国转轨之路的前景———秦晖经济战略21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变革论———陈彩虹39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定位———刘福垣45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林毅夫中国乡治研究52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沈延生政治改革研究67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兼论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萧功秦75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康晓光82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联邦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林志远军事战略研究86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张文木全球化与中国95全球化与全球主义生产方式资本…  相似文献   

14.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  相似文献   

15.
幽默8则     
怨气难消 法官望着被告说:“我是不是曾经见过你?你好像有些眼熟。” 被告满怀希望地说:“是的!法官,您忘啦?21年前,是我介绍尊夫人跟您认识的。” “判你20年有期徒刑。”法官咬牙切齿地说。  相似文献   

16.
野山 《经营管理者》2006,(12):38-38
<正>刘小波是一家地产公司的老总。有一天他在驾车上班的路上,电话响了,是个陌生的号码。“谁?”刘小波问。“刘总,您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我是搞商业地产的。”对方是个年轻人,声音有磁性,但显得有些急促和焦躁。刘小波有点莫名其妙,什么“机会”?年轻人告诉刘小波,他是来应聘的,想直接找刘小波谈谈。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张干等师友1951年11月8日摄于中南海。自左至右:罗元鲲(毛泽东一师时期之历史教员)、张干(毛泽东一师时期之校长)、李漱清(毛泽东韶山上学之老师)、邹普勋(毛泽东之同学)师生之谊情深谊长1950年国庆前夕,张干在湖南一师时期的学生、毛泽东的同班同学、时任一师校长的周世钊,到张干所在妙高峰中学看望旧日的老校长。“张校长,”周世钊仍然像35年前一样称呼张干,“润之给我来了信,约我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啊,”张干一惊,“他还记得你?”“我们常通信。张校长,您有什么事对他说吗?”“这……”张干语塞了。他有一肚子话想对自己这…  相似文献   

18.
许博渊 《领导文萃》2011,(14):98-102
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有一个坚定的看法,认为世界上的文化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一种文化可以长盛不衰。他认为东方文化的基础是综合的思维方式,因此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而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分析的思维方式,因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西方文化垄断世界已达数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19.
1957年左右。在一次集体活动的场合,人很多,总理不停地与人招呼,不停地与人交谈,各种信息都朝他这里汇聚。其中就有傅作义部长,他说:“6月29日是我生日。总理,想请您到我家里吃顿便饭,不知行不行?。  相似文献   

20.
采访傅光明已是第三回了。老熟人见面,他便爽朗地笑着说:“做企业实在是有意恩,你不知道,等下我跟你讲。”乐在其中的神情倾泄而出,他永远是那么爽朗、乐观、不知疲倦。在当今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市场上,傅光明是一个异端,他虔诚地专注于他的养鸡事业,充满自信地对记者说:“我要把养鸡事业一直做下去,要做到市场上每一只鸡都是圣农生产的。” 圣农集团在他的精心“喂养”下,目前圣农已发展成一家拥有7.3亿元的总资产,年肉鸡饲养加工3000万只,年加工冻鸡产品五六千吨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圣农是如何在这21年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傅光明的成功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他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他的企业管理又有怎样的高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