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虽然成效显著,但是东西部差距仍在扩大。如何促进西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是一项战略性选择。西部地区要实现农业经济的腾飞并与东部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必要性、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组建特色农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西部“区域情”和农情,坚持三项原则,即“以工哺农”原则、“技术创新”原则、“劳动力资源资本化”原则;必须抓住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着实把握住三个中心,即努力发展壮大畜牧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终要实现三大目标,即农业生态化与增效稳定化、农村文明化与发展科学化、农民现代化与增收持续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如何比较各地合作组织的发展水平与如何看待合作组织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之关系,以及合作组织是否是西部农民主要增收途径和地方政府是否应该对其制定硬性指标等问题,迄今尚缺乏客观统一认识.西部地区合作组织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低下,既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原因,也有其自然禀赋差和政府行为与政策不当等现实原因,因此,要促进西部合作组织发展,要从政府政策层面上寻找对策,在西部,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正确引导,合作组织发展将难以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的机遇、条件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宇 《河北学刊》2007,27(6):172-176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收入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经济是基础,而农民增收是关键。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考察,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从本质上看,主要是受资源、结构、市场和体制的制约;反映在制度层面上,则面临着一系列对政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当前,一定要按照"两个趋向"的判断,重新审视"三农"工作,跳出农业抓农业,城乡统筹抓农村,抢抓机遇促增收。要树立农村农民主体发展意识,整合利用政策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区域资源等各类资源,奠定和壮大促进农民增收的社会物质技术基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带领农民闯市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广辟农民增收的多种途径。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农村改革,强化科技支撑,推行民主管理,为农民增收创立可靠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东 《理论界》2007,(12):76-78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是农民增收优先、兼顾粮食安全,据此评价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发现,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且后者大于前者。但从长远看,该政策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难于持续;粮食主产区补贴标准低于非粮食主产区;政策执行成本偏高;可能引起粮价下跌而抵消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会刺激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为此,我国必须继续改革农业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这是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土地规模经营面积逐渐扩大,绿色食品产业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与全国发展较快地区相比,黑龙江省农民增收还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这种状态将会大大挤压农民增收的空间,从而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形成持续的压力。为此,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和项目扶持、加大农业产业化推进力度、加快种植业结构和品种结构调整、突出地域特色并发展"绿色经济"、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及因应之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4年是近年来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也是农民增收最快的一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扶持和各地采取的增粮、增收措施的落实。同时,也要看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今后的农业工作还必需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综合的措施,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农村政策的落实,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两型社会"建设为实现农民增收、怎样实现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农民增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农民增收是高度统一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应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缓解资源压力,实现农民规范增收;做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实现农民科学增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农民稳步增收;树立"两型农业"发展意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可持续农业技术变迁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揭示了西部地区采用可持续性农业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西部地区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发展的目标、途径和对策措施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区支持农业是一种能够加快农产品流通、推动城乡直接对接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有助于推动环境保护、保障食品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增进城乡交流,从而促进城乡统筹,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初步发展。茂名市基于自身的产业、定位及交通优势,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适合发展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发展社区支持农业不仅对茂名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新方向,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动茂名市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农民增收与就业结构转变关系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宜 《学术探索》2003,(12):38-41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农民就业结构变化以及现阶段农民就业多元化和兼业行为对不同阶段云南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和存在问题,阐述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鼓励和帮助农民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专业化和兼业化等多元就业方式,才能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达到长期稳定增收的目的。并且通过对代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玉溪市华宁县,经济中等发展地区西双版纳州和经济落后地区临沧地区的云县农民增收与就业情况调研,说明不同地区应根据其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关系到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为促进农民增收应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开辟增收途径。同时要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普及和创新。要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落实惠农政策,提高政府效率。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关系到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为促进农民增收应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结构,开辟增收途径.同时要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普及和创新.要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落实惠农政策,提高政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增收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结构调整政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有其局限,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粮食安全、宏观经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加快城市化进程,降低农业人口比重,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顺利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提供了政策参考的蓝本,也促使农业产业化成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主要落脚点。该研究从农业产业化前、中、后期三阶段出发,综合考虑农民个人禀赋、政府政策、是否参加合作社及产后重点项目等维度,构建了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框架,利用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能显著改善农民收入问题。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参与合作社产后重点项目这一农业产业化深化行为,更会促使农民增收。相对而言,文化程度较高、有技能、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农民收入增加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课题组在浙江、山东、湖南等地调查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自身素质,推动政府服务农业方式转变。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逐步解决。一是要尽快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配套实施办法,解决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其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制定配套政策方案,把中央和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完善内部机制,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和监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五是推动对外开放,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注入新活力。现阶段要大力推动东、中、西地区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8.
梁琳 《兰州学刊》2001,(5):29-29,31
在西部发展中 ,根据西部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特色 ,优化开发农业资源 ,从根本上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实现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将对改善西部经济发展环境 ,推进西部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西部农业的地位西部地区的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西部拥有丰富的耕地、林地、草场和其它农业自然资源。西部的现有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6 0 %以上。农民人均耕地西部是东部的 1 3倍。此外 ,西部还拥有全国 90 %以上的草原、草山、草坡、林地及宜林荒山荒坡。西部拥有全国 1/2以上的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吕侠 《理论界》2009,(3):62-64
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而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发挥政策作用,更要转变工作方式和理念,将政府职能转变具体落实在农业上.在农民增收问题上,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并将农民负担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的农村改革,使得我国“三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中心,是重中之重。湖南省农村30年改革发展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就是:农民增收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线。论文从总量、结构、阶段性、差异性和政策效果等角度回顾和分析了30年来湖南农民收入的演变和现状,得出转折点上湖南农民增收不容乐观,因为:中国经济大背景下农民增收难,粮食大省农民增产不增收,务工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度不大,农业基础薄弱,贫困面还很大。因此,需要促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统筹城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市民化;深化农村市场改革,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财政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