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我国经济呈稳定运行格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涨幅较低。固定投资增长率先升后降,金融运行状况稳步攀升。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外部失衡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双缺口”模型理论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失衡对我国经济总体失衡有很强的冲击作用,前期的内部失衡加剧了当期内外经济失衡;外部失衡对经济总体失衡具有负向效应,但影响力度较之前者要小,显著性也较差.从而得出当期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产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经济的失衡,尤其是储蓄、投资、消费结构的失衡.  相似文献   

3.
 内容提要:2007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物价涨幅明显上升,金融运行状况不断攀升,外部失衡加剧,经济总体态势趋向偏热。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外部收支失衡、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股市暴涨暴跌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厘清它们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关系,成为系统把握宏观经济运行,探究诸多经济问题成因的关键所作,也是出台各种宏观调控措施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章和杰  陈威吏 《统计研究》2007,24(12):22-28
 摘  要:本文运用“三缺口模型”对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内部失衡是外部失衡的根源,而投资储蓄缺口是造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投资储蓄失衡的原因。最后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和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造相关经济指标分析金融周期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冲击-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在影响方向上,金融周期冲击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内部失衡指数和中长期资本流动会呈现顺金融周期的波动,而经常账户和短期资本流动会呈现逆金融周期的波动。其次,在影响程度上,金融周期对结构失衡指数的变动起到了"金融加速器"的作用,体现在放大了经济内部失衡指数和经常账户的中长期波动,同时加剧了资本的短期流动。再次,在影响的数量方面,金融周期冲击分别能够解释内部和外部失衡指数近30%和20%的波动。最后,对这些结论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中国宏观经济失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利用1998~2005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会导致我国的内需不足,投资快速增长,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出现内部失衡;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内部失衡会导致我国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由于技术贸易壁垒,进口不能相应增长,经济出现外部失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负向扭曲问题是解决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刘熀松 《统计研究》2006,23(1):9-15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中国经济会如何?大家十分关注。本文简要地做一个分析。一、2005年中国经济运行特点2004年第二季度中央实施宏观调控以后,不少经济学家讨论中国经济“硬着落”和“软着落”的问题,笔者当时认为中国经济这架“巨型飞机”刚刚起飞,正平稳地运行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尚不存在“硬着陆”或是“软着落”的问题,讨论“着落”的问题为时尚早。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确保中国经济运行得更平稳,确保经济景气的时间更长久,避免出现大起大落。2004年下半年的经济运行结果已经证明,中国经济没有出现“硬着落”,也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失衡是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双重失衡,经过危机的短暂调整,失衡还将在未来持续下去.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一方面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决定了金融失衡,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一国对储蓄的依赖度引发经常账户失衡.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中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发现,差异的缩小有助于减缓经常账户盈余的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委、市政府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我市的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呈现就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但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企业改制及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等综合性因素所导致的就业矛盾,仍然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余根钱 《统计研究》2008,25(7):16-18
 200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比较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没有明显回落,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各类价格指数频创新高。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进口增长速度大幅上升。紧缩性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将对下半年价格走势产生有限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史馨梅 《青海统计》2009,(6):37-39,23
2006年西宁市统计局把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之中,并付诸实施。经过3年建设,目前,全市72个乡镇中已有62个建成运行。3年来的运行过程表明,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使全市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求解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的两国模型,分析不同消费替代弹性下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对一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指出随着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当存在粘性价格且消费替代弹性很小时,负的技术冲击和正的货币冲击都会使得一国的均衡汇率水平升值和外部资产盈余,且都会收敛于偏离封闭经济的“0均衡”的新稳态。这给中国当前的经济外部失衡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解释,本文也依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艳 《统计教育》2009,(2):47-51
产业集聚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往往导致制造工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产业空间集聚θ指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数,并结合区域产业专业化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产业2002—2006年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经济薄弱的西北部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该结果可以为评价和发展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02年中国入世首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比上年增长30.7%;合同外资额827.7亿美元,增长19.6%;实际投资额突破500亿美元,达527.4亿美元,增长12.5%,再次破历史纪录。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投资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缘何成为外商投资的热选地?原因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外商看好中国市场。世纪之交的这几年,中国经历着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减缓,几乎是接踵而至。面对经济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党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促进了国民经济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发展格…  相似文献   

16.
林颖 《统计与决策》2006,(17):125-126
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中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农业税的取消对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基层财政的困难,使农村公益事业的兴办面临着更大的资金供需缺口。加快农村公益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其前提和基础就是实现粮食产需平衡。四川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粮食消费的大省,实现产需平衡,对全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产需现状粮食生产总体保持稳定近年来粮食产量总体保持稳定。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2020年,四川粮食生产大致可分为1978年-1984年的改革突破、1985年-1988年的相持徘徊、1989年-1999年的鼎盛发展、2000年-2006年的徘徊下滑、2007年至今的恢复增长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回顾与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石油价格反复攀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总体运行比上年已适度放缓。展望2006年,世界经济将保持“稳中趋缓”的运行态势,增速与2005年大致持平或略有降低。总的来看,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仍将是比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值得关注的挑战。一、2005年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2005年,世界经济呈现适度放慢的运行态势,全年经济增速低于上年,世界贸易增长也在不平衡中有所放慢,外国直接投资出现恢复性增长。与此同时,国际股市、汇率波动不定,利率水平有所提高;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初级品价格继续坚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波…  相似文献   

19.
总体来看,2011年全省经济实现了“总量翻番、速度较快、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十二五”良好开局,但物价涨幅高位运行,要素保障难度加大等主要矛盾和问题尚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全区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正确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坚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为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