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墓管理所工作人员朱型淼和社员朱型礼等三人,在调查李自成有关资料时,在湖北省通山县三界公社西隅大队岩上龙牙咀发现《甲申岁弋闯志》的撰写者朱万年的坟墓和墓碑。这一新的发现,回答了朱万年是否有其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山县高湖公社高湖大队民办教师朱型淼(现为李自成墓管理所工作人员),最近向当地政府献出《甲申岁戈闯志》。该志所记再一次证明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确系牺牲在湖北省通山县高湖公社九宫山下。  相似文献   

3.
据清初吴伟业所著《绥寇纪略》和《明史》等书记载: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三百多年来,史学界虽有一些不同的争议,但这种说法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九五五年,通城县人民政府根据政务院和省政府的指示,在离县城二华里的九宫山北原李自成墓址上重修了李自成之墓。郭沫若同志和王任重同志亲自为墓碑题了词。墓成后,有位通山县的同志向《历史教学》编辑部提出了质疑。该刊在请专家作问题解答时,认为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次年,郭老发了一个声明,宣布注销他的题词。一九六四年,《历史研究》又发表了专文,进一步论证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从此,李自成死于通山说占了上风,而通城说便“埋名隐姓”了。  相似文献   

4.
关于李梦阳《弘德集》的编定年代,论者有二说。朱安(氵侃)《李空同先生年表》:“(嘉靖)三年甲申,公年五十三岁,……以所作古今诗刊而传之,命为“弘德集”,公自为序,述曹县王叔武之论甚详”,谓嘉靖三年。陈建华先生根据《弘德集》所收《嘉靖元年歌二首》并以其他两组诗的排列顺序作旁证,推定为嘉靖元年。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著名作家、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同志,为了弄清明末历史问题和批评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了一组文章:《李自成为什么失败》(1979年11—12月香港《文汇报》),《论<圆圆曲>》(《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评<甲申三百年祭>》(《文汇月刊》1981年1—3期)。姚雪垠同志本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心情,继承郭老五四时代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精神,运用大量史料,辨正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一些重要史实,批评《甲申三百年祭》的疏漏和错误。但他评论的问题不限于《甲申三百年祭》这本小册子,还批评郭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评价郭老的学术活动,以及批评一种“不严肃的、对历史和读者不负责的学风”。  相似文献   

6.
《后汉书·和帝纪》说:“无兴元年,春正月戊午……四月庚午,大赦天下,改九元兴……五月癸酉……” 元兴元年为公元105年。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该年四月甲申朔。甲申为朔日——即初一,庚午在甲申后五十七日,它决不可能在四月出现。因此说,《后汉书》“四月庚午”的说法是错误的。是不是陈垣和张培瑜都推算错了?不,《居延汉简》34.40所载历日,该年四  相似文献   

7.
鲁迅研究嵇康断断续续长达十八年,这一问题值得玩索。 校勘《嵇康集》,鲁迅是在民国二年寓居京师绍兴会馆藤花馆时开始的。据日记载,是年(1913年)十月十五日“夜以丛书堂本《嵇康集》校《全三国文》,摘出佳字将于暇日写之”,迄至是月二十日“夜校《嵇康集》毕,作短跋系之”。盖清季以来,众多的“嵇集”版本中,素以明刻黄省曾校刊本为佳,但鲁迅从京师图书馆发见的明代吴匏庵丛书堂抄本更优,认为“不特佳字甚多,可补刻本脱误;曰《嵇康集》亦合唐宋旧称……最不失原来体式”,与黄本比较,觉得“颇胜众本”。鲁迅为“深惧湮昧”,遂着手钞存全录。何时始抄,日记未载,惟于是年十二月十九日日记云,“续写《嵇中散集》,又于三十日明载“夜写《嵇康集》毕,计十卷,约四万字左右”。校钞并施,颇费工夫,可见民国二年十月  相似文献   

8.
依据抄本的缮写避讳形式,推断《红楼梦》容庚藏120回抄本的形成时代在道光元年之后。据此,进一步比勘此抄本与当时坊间流传的其他刻本之间的文本异同现象,论证容庚藏本实乃远于脂本、程甲本和东观阁本版本系列,而更近于程乙本版本系列。通过异文举证,考定该抄本在缮写时很可能参校了道光壬辰王评本;并以光绪丙子王评本、光绪大观琐录本等佐证容庚藏抄本并非《红楼梦》早期版本。同时,证伪了"它的存在已经使《红楼梦》120回抄本早于第一个排印本的结论成为可能"之判断。  相似文献   

9.
苏轼有《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甲辰即抬平元年(1064)。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五云:“挽词应作于前,此乃手录挽词之日月也。”此论不确。据苏辙《伯父墓表》,  相似文献   

10.
《光明日报》1984年1月19日报道:“在湖北通山县高湖公社水源一队的深山丛林中,发现了当年杀害李自成的凶手程九佰的墓葬和有关资料。”它“回答了《程氏宗谱》有无价值、谱上是否有其人、山上是否也有其坟等问题”。并把这些材料视为李自成殉难通山的“新证”。 “新证”以《程氏宗谱》有无价值,谱上是否有程九佰其人以及山上是否有他的坟等问题,怎么能证明程九佰是当年杀害李自成的凶手呢?《程氏宗谱》仅载程丸佰“剿贼李延于牛迹岭下”,直到清同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证《隋唐志传》与《唐书志传》成书年代的先后 ,可以确认《隋唐志传》“罗氏原本”的存在 ,从而为《隋唐志传》“书成远在正德之际”说提供有力的证据。《隋唐志传》在正式刊刻之前的正德、嘉靖年间 ,曾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于世。这类“抄本小说”的存在 ,说明明代前期并非长篇小说创作的“空白期” ,明代前期实际上是长篇小说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 ,它为明代中后期长篇小说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的明抄本《分门琐碎录》“医药类”,为嘉靖二十六年俞弁所抄,内容为《摄养》《医药》《诸疾》三门。此书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编纂体例,厘清某些中医药文献的早期来源。比起日辑本来,明抄本《分门琐碎录》基本完整地呈现了该书“医药类”的早期面貌,不失为是宋代医药文献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13.
清人朱溶及其所著《忠义录》一书,八卷。本文拟以较有特色之卷七《表忠录》为重点,兼及其他各卷,对其书、其人试作初步探讨。一、《忠义录》一书的版本、目录谢国桢说《忠义录》“记明季死节之士”,记“江南各地忠义之士,尤为详允”。朱溶其书“凡例”曰“是书悉记明末殉难诸公,一、二卷寇乱殉难者”,“三卷至八卷清兵殉难”;或其人“虽非殉难,而鞠躬尽瘁死于军中者,不可谓非忠义也,并采而著之。”这部书,见到三种清抄本: 1.南京图书馆藏“八千卷楼本”三册,以下简称“南本”;还有“天尺楼本”,仅抄“南本”两卷,并毛奇令序,以下简称毛序。2.浙江图书馆藏抄本,六册,简称“浙本”。  相似文献   

14.
《敕住善果旅庵月和尚奏对录》顺治康熙间刻本,当为《嘉兴藏》本,不见于传世《嘉兴藏》,应是遭到雍正、乾隆之禁毁,今仅存国图藏孤本。《敕住善果旅庵月和尚奏对录》载顺治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顺治皇帝对旅庵和尚所说发愿早日正式出家,旅庵劝说不要舍弃皇位出家为僧,顺治回答“恐朕未能若此”;顺治十八年四月十七日景山顺治梓宫火化时旅庵恭述两偈,言顺治因彻悟而决定舍弃皇位出家,火化只不过是烧了个空梓宫而已,顺治应不会违背速脱帝王家的出家誓愿;均足以弥补玉林琇、木陈忞、 溪森诸禅师语录、年谱相关记载之不足,是有关顺治出家史事之有力旁证,迄今未见学者述及。  相似文献   

15.
《唐故河南府洛阳县尉孙府君(备)墓铭并序》,署名为“再从兄朝散大夫守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瑝撰”,“弟孤子储书”。志石现藏河南新安县千唐志斋。此志载录于《千唐志斋藏志》,图版编号1077,该书编者于图版说明中定为“会昌元年(841年)八月”;又《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1册81页和《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13册172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甲申年。60年前的甲申,郭沫若写就了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该文生动剖析了明朝灭亡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功败垂成的历史原因和经验教训。该文发表后,引起了国民党的围攻,而共产党则把它作为整风文件。建国后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当李自成,向国家和人民交了一份份合格的考卷。  相似文献   

17.
《西藏志考·历代事实》是国家图书馆所藏《西藏志考》抄本中的一篇。国家图书馆所藏《西藏志考》抄本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西藏志考》抄本虽均抄自乾隆元年(1736年)成书的《西域全书》,但《历代事实》篇只见于前者。在原本《西域全书》未发现的情况下,纵向简要记西藏历史及西藏地方与历代中原王朝关系的《历代事实》篇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及研究价值。通过简要的比较与分析,可发现成书在其后的《西藏见闻录》《西宁府新志》之"西藏"篇、《西藏纪述》及《西域遗闻》在编纂中均受其一定影响。这说明,包括《西藏志考》《西藏志》在内的雍正时期及乾隆初年成书、刊印的多部西藏方志18世纪30-50年代已在西藏及四川、青海等地迅速流传,对后之西藏地方志的编纂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反映出这一时期清代西藏地方志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 道光二十一年夏六月十六日(公元1841年8月2日),开封北十五里的张湾(当时称祥符三十一堡)黄河大堤决口,水围开封达八个月之久,使河南、安徽二省五府二十三州县遭受历史上罕见的严重水灾。 我校图书馆藏的《汴梁水灾纪略》抄本,是一部值得重视的记载这次水灾最为详尽的重要文献。此抄本由清末开封士绅常茂徕的曾侄孙常联奎从南阳张嘉谋所得抄本转抄而成。 《汴梁水灾纪略》(以下简称《纪略》)未曾刊行。民国三年,南阳张嘉谋在北京购得抄本,并题识曰:“此册不著撰人名氏,所纪曹门工特详,于常君茂徕事细大必书,疑为常君自纪。其署曰:‘痛定思痛居士’,盖以所纪有伤当道语,惧祸也。常君号秋压,居曹门内,学行为时所重。甲寅冬得此于宣武门瓮城。梅溪识。”梅溪即南阳张嘉谋,字中孚,民国年间河南藏书家之一,收集整理了不少河南地方文献。此书经张题识后,后人多认为是常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一、八二年在史学界有“李自成退隐湖南石门夹山为僧,改名奉天玉,寿至七十而终”的说法。我对力主此说的几位同志有所驳难。兹所欲申述者:韩长耕、向祥海同志继《李自成死地终年问题考》之后,又发表了四篇文章,反驳李自成死于通山说。因而有必要再申鄙见,借以澄清误解。  相似文献   

20.
《明宫史》校辑者吕毖的生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在《关于“明抄本<立斋闻录>”和“明刻本<宫闺秘典>》一文(见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五期)中由谈《宫闺秘典》而谈到《酌中志》和吕毖校辑的《明宫史》。拙作中之说吕毖是“明太监”,主要是依据《四库全书总目》卷十六史部部“《明宫史》”的“提要”的,当时曾参考过清莫友芝《持静斋藏书纪要》中《明朝小史》“提要”所记的吕毖事迹,这“提要”中虽也说吕毖“《四库总目》以为(?)明宫监”,但又说“苏城西南灵岩山下小桃源是毖隐居处,有墓碑记其辟谷及祷雨异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