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兰州学刊》2012,(8):36-41
在现代性的时代语境中,接受美学透视人类交往的存在方式,对审美交往作出本体论的规定,最终揭橥"交往作为解释的世界"的主体间性之维。胡塞尔之知识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存在论解释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等人的社会学主体间性理论是接受美学交往理念的始基。接受美学所开创的主体间性审美交往论,既有柏拉图辩证法思想的新发展,也受到马丁.布伯的主体间性对话关系本体论的深刻影响,是在超越自然主义与信念主义之基础上,对现代性情境所作出的解释学向度上的审美回应。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章龙  卢彪 《江海学刊》2012,(2):223-229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传统的价值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为基础,往往采取"灌输"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主体性的展示,它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精神和灵魂的交流活动,不仅要有主体性,而且更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主体性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丰富和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实现的有效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强调在"人的实在"中交往、在"以人为本"中对话,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主体间性中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体间的关系,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助于从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思维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挖掘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并以此为引导,建立以交往为纽带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间关系,实现以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共同发展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建构,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理论对人文学科研究的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用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对当下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研究指导思想、研究范式做批评分析,并指出基于对话、交往理性的跨文化研究应该关注主体间互动的地带——文化间性。  相似文献   

5.
行为哲学是巴赫金美学、文艺学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的哲学基础。这种行为哲学强调人的行为必须“应分”(应承担责任),而行为世界的建构实质上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人的具体存在方式是:在言语交往中的存在、与他人对话中的存在。人的存在是交互性、对话性的。“外位性”是巴赫金人文科学研究,尤其是其“主体间性”思想的方法论基石。“外位性”即“我用他人的眼睛看自己,以他人的视点评价自己”,其实质是强调审美活动中不同主体的交互性、对话性。“主体间性”是主体的审美观照方式,即不同文本(表述)之间、作者与主人公之间、读者与文本之间(包括当代读者与历时性文本之间)、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都是处在相对的“外位”而进行交往与对话。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过分强调单一主体,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主体间性的转向,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对此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加之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作为理论基础,立足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三个层面不断建构和拓宽路径。以期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培养具有主体间性品格的人。  相似文献   

7.
张力 《北方论丛》2013,(4):58-62
媒介话语的跨文化传播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语境下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与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递、新闻资讯的往来,更是情感交流、文化交往、文明交换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意义共享的过程。对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间性"问题加以理论思考,从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的角度可审视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实现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诗学话语中渗透着主体间性之思:其狂欢诗学破除了教会官方意识形态的主体性存在,恢复了官方———民间的主体间性存在;其对话诗学通过话语交流构建人物之间主体间性的复调世界;而其美学的外位性就是要宏扬审美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构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主体间性世界。  相似文献   

9.
生存论哲学标志着对传统哲学的逆反和新的哲学范式的萌动.现代生存论哲学对近代主体哲学和道德观念进行批判呈现出两条理论轨迹一是从个人主义走向新个体主义;一是从个人主义走向共同交往.生存论哲学在主体间性问题的理论误区,在于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理性与非理性、理想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要走出生存论哲学的理论误区,必须确立人的存在的总体性视野和历史性视野.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的生存事实古已有之。主体间性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凸显其独立和成熟状态,直到近现代才逐渐成为现实。近现代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表现出种种无法克服的悖论;主体间性哲学则是对主体性哲学范式的反思与超越,把主体间性作为思维反思的“先验结构”与理论出发点,并由此来展望思维的终极边界、窥探人类价值与意义的终极根源;当代哲学的共同潮流是交往和对话,也强有力地昭示着主体间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莫言以复调叙事肯定生命主体在场的内在精神与逻辑视角与巴赫金的对话思想相吻合,其创作通过人物的内心对话、现实与寓言的交融、视角的切换等方式构建了一个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主体间性生存世界,表现出生命存在本真的边界模糊与无序状态,为小说文本的多义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亦使之成为一个多所指、多中心对话交往的主体间性话语场域,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蕴含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体现了当代西方哲学领域的主体间性转向对美学研究的深刻影响.这一思想是以杜夫海纳建基于审美经验领域的审美知觉意向性为基础和导引,在对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中,通过由浅入深的多重维度,由特征形态演化为思想范式的.可以说,审美经验现象学的理论大厦正是在这种主体间性整体构思中被精心构筑的.国内美学界对杜夫海纳美学的研究虽已较为广泛而深入,却罕见对这一主体间性思想的自觉揭示.事实上,主体间性思想是理解杜夫海纳美学的一把钥匙,通过探讨"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互为存在"、"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相遇交往"及"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交流对话及其复数化"三个层层深入的逻辑维度,具体揭示这一思想及其演化发展的过程,可以弥补相关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3.
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困境及其话语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话语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话语主体间实现有效交流的首要载体,其最显性的功能就在于话语主体对彼此之间表达意义的共同理解。但是,这种理解的有效实现并不完全依赖于话语内容的准确性和主体知识结构的丰隘,而更决定于话语间性的张力度:张力太大,则抑制话语功能的有效实现;张力太小,则主体之间就会失去交流的意义。话语间性在话语实践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符号差异性;二是主体间性;三是语境间性。虽然,话语间性在话语实践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一个社会学问题或者语言学问题,但是它的逻辑根源却只能在哲学认识论那里寻求到存在的合法性。话语间性的存在使得话语主体的话语实践更显得丰富多彩,但其衍生的符号异化、文本冲突和话语霸权等问题却使得主体间表达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因此,如何把握话语间性的两重性,突破话语间性的两难选择,就成为主体间达于共同理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传播: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和他”的关系变成“我和你”的关系,意味着对话和交往/传播过程需要确立每一位参与者的主体性,形成传播行为中各种对象性关系,由此超越个体的主体性,走向多个主体在对话和交往中的主体间性,从而达到多个主体性的融合状态.超越传播过程中单一主体性(主客体性),走向不同主体之间平等互动所形成的主体间性,才能实现充分而自由的对话与交往,进而达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憧憬的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5.
走向主体间性:和谐社会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英 《学术论坛》2008,31(3):193-19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与教育者一样平等的人,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主体间认同一致和相互理解,使交往双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与自主、对话、责任意识等主体间性和谐伦理理念;提倡与鼓励多向、发展、多层次、多维度交往,形成良好的道德关系,从而增强大学德育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翻译研究从结构主义的“原文至上”到解构主义、哲学解释学的张扬译者理解和阐释的权力和自由空间,都因为过于极端化地强调单一主体而无法为翻译实践提供确当的方法。作者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对翻译的主体重新作了划分,并对翻译主体间性的规范性进行阐述,认为各翻译主体间的合理交往为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韩红 《学术研究》2002,(2):45-50
交往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与改革的初衷。他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作为交往性的社会进化理论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对交往行动理论核心问题的探讨,归纳出三条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途径,即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承认和重视共同的道德规范;改变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所强调的主体间的对话与话语的分析,它所倡导的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从法哲学的角度分析,主体间性是权利产生和保障的基础,被追诉人的权利问题归根结底是主体间性缺失问题.程序主体性理论一直致力于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但单一主体的立场使它陷入理论困境,未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要从根本上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就要以程序主体间性理论超越程序主体性理论,塑造主体间性的诉讼文化.这不仅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滋养,而且要借鉴西方主体间性理论资源,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制度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前期思想中有一致命弱点,就是缺少文化间性,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过于浓烈。到20世纪90年代,哈贝马斯在把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向国际关系层面上推进时,发现最难逾越的障碍是文化。如何把他的"主体间性"概念落实到文化层面上,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种话语性的"文化间性"关系,成为哈贝马斯后期理论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20.
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路线与“等值”理论在传统翻译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鉴于传统理论对语言规律的过分倚重,译者的主体性被严重束缚。哲学诠释学思想冲破了传统理论的制约,通过视域融合、主体间对话构建了新意义观的基础。在发展的视域、历史的对话中,诠释的多元得到认同,译者的主体性获得彻底解放。哲学诠释学理论驳斥了传统理论的缺陷,展示了翻译主体诠释的永恒魅力,由此开启了翻译主体间对话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