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志家 《理论界》2012,(1):84-85
梅洛-庞蒂的哲学生涯开始于对笛卡尔理性主义的反抗。他把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归结为唯心主义,并认为其"先验还原"并没有到达"人与自然"间原初性关系的存在。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概念系统及其困难的地方,梅洛-庞蒂找到其早期思想的起点:现象学的还原就是回到这种原初性存在的"知觉-现象场"。  相似文献   

2.
作为存在哲学的现象学--试论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勾勒梅洛-庞蒂现象学思想的整体轮廓.就其思想渊源来看,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是把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加以创造性综合的结果.梅洛-庞蒂的思想贡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他通过把知觉活动的主体确定为肉身化的身体-主体,揭示了知觉的暖昧性特征,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他通过身体的意向性功能来解决他者的存在问题,从而为克服现象学的思想难题--唯我论问题--提供了一条富有启发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主体性概念的一种当代发展,具身化这个难题构成了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反思的基础问题结构。这意味着要在拒绝笛卡尔主义心身二元论的前提下重新思考心灵与身体的差异关系。通过分析对塞尚作品的怀疑态度,梅洛-庞蒂指出,建立具身化概念及自我塑形的本原世界,要求重新理解知觉主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直接性关系。如果仅仅局限在对直接性关系的物理或生物解释,我们将很难解释塞尚作品何以能超越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缺陷而获得他人可以理解的普遍性意义。与上述物理和生物解释模型相对立,梅洛-庞蒂通过符号论模型来说明人类知觉经验所预设的直接性概念。梅洛-庞蒂关于身体的哲学反思试图拒斥近代笛卡尔主义的心身二元论,以及把主体理解为在世界之外的自足心灵。通过在《行为的结构》中确立知觉概念之可能,梅洛-庞蒂开启了反笛卡尔主义假设的具身化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4.
杨大春 《文史哲》2005,(2):127-133
梅洛-庞蒂哲学源于胡塞尔哲学理想的创造性修正。面对哲学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双重危机冲击的状况,梅洛-庞蒂按照海德格尔的思路把现象学引向诗意之思,从而引发了哲学与非哲学、哲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这种艺术性的指向在早期思想中只有辅助性的价值,而在后期存在论建构中则是不可或缺的。最终说来,这种指向导致梅洛-庞蒂哲学成为一种感性的哲学,一种感性的诗学。  相似文献   

5.
当代实践美学的审美关系概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以人的感性实践克服认识论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梅洛-庞蒂等现象学哲学家同样致力干解决这一问题,不同的是他们主张以身体的主体性取代意识主体性,从而克服认识论哲学关于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成见,揭示出人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并将艺术活动视为领悟这种关系的重要方式.身体主体性思想对于完善实践美学的审美关系理论,探究艺术的审美本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深度空间与纯粹的身体——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中 《江淮论坛》2010,(3):84-89,152
梅洛-庞蒂基于知觉,发现了身体和空间的意义。对于意识哲学来说,身体永远都是次要的和卑贱的,但梅洛-庞蒂不仅解放了“身体”,而且还将它置放在更为显著的位置上。传统空间也在经验主义和理智主义的窠臼下,难有新的作为和新的理解、体验。借助于身体,梅洛-庞蒂进一步发现和证明了深度空间的价值和意义。借助于这样两个中介和迂回策略,梅洛-庞蒂将他的美学还原到一个与自我、世界、他人相互交织而广阔的境域之中。可以说,梅洛-庞蒂的美学是以空间和身体作为起点的。  相似文献   

7.
胡强 《阴山学刊》2008,21(4):44-51
梅洛-庞蒂的哲学是一种身体哲学,身体问题是梅洛-庞蒂哲学的核心问题域。在西方哲学领域,梅洛-庞蒂的哲学对于身体问题的推进使身体的纯思想意义被发现,也反映了20世纪西方现象学运动对于人的概念的重新理解。同时,正是从身体哲学出发,梅洛-庞蒂建构起了他特有的身体美学,梅洛-庞蒂的身体美学是让身体成为自身的美学,是从身体出发理解美和艺术的美学,这种身体美学在从艺术的角度探讨身体和从身体的角度解析艺术的双向进程中来理解身体本身,使身体作为一个独立整体得以显现出来。身体美学成为我们理解梅洛-庞蒂整体思想的一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哲 《社会科学》2023,(2):43-53
梅洛—庞蒂早期先验现象学奠基在生成主体性理论之上。然而,他所发展出的独特主体性概念始终饱受争议。梅洛—庞蒂的主体性理论是对主体性自我意识具体化问题的现象学回应。他的生成主体性理论不仅构成对当代海德堡学派主体性自我意识问题的现象学回应,而且包含对扎哈维“最小化自我”理论的根本批评。基于内在的实践自我意识结构,《知觉现象学》把生成主体性解释为“我是场,我是经验”。由此,早期梅洛—庞蒂的基础主体性不再等同于理智主义的神性自我,而是在偶然性中奋力生成的脆弱自我。  相似文献   

9.
从经验到体验: 现代西方哲学的彻底经验主义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英国经验论是经验主义的第一种形态,实证主义和现象学是经验主义的第二种形态,那么由狄尔泰引发、梅洛-庞蒂推向高潮的所谓"体验哲学"则不啻为经验主义的第三种形态.由于梅洛-庞蒂强调身体性的行为、知觉以及"看"与"触"乃是体验的基本方式,从而把经验的主体由意识转向了身体、经验的对象由抽象的实在转向了活生生的真实世界、经验的效用由获得单纯的知识转向了"重临物、真、善重建的时刻",也将现代西方哲学推向了一种真正实至名归的"彻底经验主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梅洛-庞蒂的身体表达理论,通过阐述肉身化主体及其意义投射,来说明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如何以主客、心物交融的身体表达取代传统的身心二元论。传统西方哲学中身心二元对立使得身体现象被还原为身体表象,把我们对世界的体验简化为空洞的思想。从现象学角度出发,作为知觉主体的身体是一个"能思维的物体",因而是"主体——客体"。身体与世界的接触是一种朦胧的知觉经验,身体这一"委身于世界之中的主体"是意义生成和变化的核心,它是无法还原的,沉默的身体已经先于一切意识的表象而使原初的意义显现在"绝对的明证"之中。以这种方式消除身心之间的鸿沟也就是以彻底经验主义的方式贯彻了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宗旨。  相似文献   

11.
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探究之清楚明白的特性和生活世界及其目的之阐释方面的确然性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思想相比要较为突出。前者可以称之为“理性现象学”,后者则可称之为“野性现象学”。正是立足于这种野性现象学的理解策略,梅洛-庞蒂主要从存在主义、辩证法与历史观、科学与哲学和虚无主义与幽灵四个方面阐述了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现象学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梅洛-庞蒂的哲学和美学的主要思想,评介其中三个主要论题:科学、哲学、知觉(身体)和艺术,画家与"看",文学和语言。  相似文献   

13.
张中 《江淮论坛》2013,(1):86-92
知(直)觉是梅洛-庞蒂美学的出发点,也是审美的重要环节。身体美学强调“互逆性”,使我们形成新异性直觉。我们可以重新组织知觉和布置空间,从而实现审美自由。语言是知(直)觉的首要目标与中介,也是感知世界、通达他人的必然之途。通过语言的中介和迂回,我们瞬间直觉事物本身。语言直接给予形象,它让我们生成艺术和审美自由感。对梅洛一庞蒂来说,艺术是一个关于自由的秘密。这一秘密会在审美知(直)觉和身体运作中被唤醒,而其全部意义也将被感知和体验。知觉是与“意义”的相遇,艺术作品的意义就在于知觉的发现、配置和构造。艺术是审美知觉的再创造.它是身体一主体运作的结果。进入审美,我们直接参与知觉和身体的交互融通、交相反馈过程:在这种互逆性的知觉与身体中,我们能够察知艺术的秘密。  相似文献   

14.
在<行为的结构>一书中,梅洛-庞蒂希望通过研究行为来理解意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批判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他指出人的行为是一种"象征行为",人类秩序是一种比物理秩序和生命秩序更为高级的、能够"知觉"到人类生命自身丰富意义的秩序.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梅洛-庞蒂把知觉主体由"意识"转向了"身体",知觉对象由"物理对象"、"私人感觉"、"感觉材料"引向了"人的意向性活动",知觉的效用由获得"纯粹的知识"指向了发现"人类生命的意义",从而将知觉问题引入一个新的方向,也为我们重新触及真、善、美的问题开显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对他人问题的讨论是存在主义现象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无法解决他人与自我之间的悖论,海德格尔和萨特都未能较好地回应这一问题。梅洛-庞蒂援引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改造和修正了存在主义现象学的他人理论。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方面,梅洛-庞蒂的他人理论具有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印记;另一方面,他的理论又反过来重构和解构了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意向性理论与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理论为解决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 ,本文对胡塞尔、海德格尔、英伽登、萨特、梅洛·庞蒂、杜夫海纳等现象学哲学和美学诸家在这一问题上的论述作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本文认为 ,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视野中 ,审美对象不再是一种物质的或精神的 ,主观的或客观的实体性存在 ,而是一种超越了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的、非实体性的、意向性的存在 ,这种意向性存在是一种蕴涵着意义与价值的关系性存在 ;此种理论阐释对中国当代美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笛卡尔哲学为代表的早期现代法国哲学主要表现为纯粹意识哲学,它追求明证性,追求观念的确定性;以梅洛-庞蒂哲学为代表的后期现代法国哲学主要体现为身体意识哲学,它承认含混性,关注的是知觉的确定性。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主要从现代法国哲学出发,围绕现代性的内在张力来讨论梅洛-庞蒂哲学对确定性概念的重新界定。以批判笛卡尔的观念的确定性为基础,这一工作主要呈现了知觉世界的确定性,同时涉及被知觉世界以及语言表达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当胡塞尔提出"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口号时,已经闪烁了超越传统哲学思维范式的理论火花.但是,由于固守着还原论的传统理路,这位德国现象学前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悖论.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先验哲学的轨道.为了彻底清除现象学的先验残余,梅洛一庞蒂致力于现象学与辩证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梅洛-庞蒂关于语言问题的哲学思考不仅在现象学运动中、而且在整个语言学转向中都具有其价值.这种语言哲学的出发点是知觉和经验,身体意向性构成为一切表达的基础.当然,它并不只是把语言看作为生存现象的一个方面,而是从文化的继承与刨新的角度进行更为广泛的探讨.这种语言哲学表现为生存现象描述与形式结构分析的过渡环节,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含混的散文诗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创造性地误读胡塞尔的晚期作品,梅洛-庞蒂不断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现象学.这种现象学经历了从生存现象学经由语言现象学向存在现象学的过渡,实现了一种不断进行修正但并没有产生真正断裂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