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文化生态研究提供了不同于文本化的审美文化研究的另一种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这种研究从地域差异、传承演变、群落认同和文化空间的联系中考察审美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的现实活态特征与当代中国的特殊性问题,为审美文化研究打开新的视域和研究空间.比如,作为大众重构的想象性体验,乡土文化正在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美学不仅要关注作为乡土文化传统的审美体验,而且要研究乡土文化传统如何进入日渐都市化的当代文化空间并且在生成着新的审美文化特征.审美活动的群落化为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提示了一种非经典的社会学视野,在此视野下研究审美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寻找普适性的规律或普遍的美学理想,而是要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审美活动差异,在不同群体的冲突与对话交流中导向对当代审美文化生态的全面认识.同样,空间转换成为当代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都市美学如果不是制作都市乌托邦的理论蓝图,而是关注当代空间的审美文化生态研究的话,就必须正视和研究都市文化空间的内在矛盾和非整合性.  相似文献   

2.
3.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我们认为参与人类心智探秘的语言哲学具有三种意义:形成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人类语言和心智的三分框架;形成主体-语言-世界三元结构世界观;语言哲学的发展催生了认知科学。20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科学诞生以后,心智哲学已经取代语言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心智哲学也具有三重含义:完成了哲学的认知转向;形成了心智-语言-世界新的三元结构世界观;开创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以综合方法为特征的哲学发展的新时代。心智哲学和体验哲学具有与以往的哲学完全不同的特征。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个学科综合交叉、知识综合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必将到来。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审美化: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守祥 《天府新论》2006,(6):127-131
作为审美泛化突出表征的大众文化审美化,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而对发生于每个人周围的各种泛审美活动加以观照,凸现了具体审美活动的文化维度及其意义,因此,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是促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是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既着意于审美愉悦的“欢乐”性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并以此制衡生活的表面化、形象化、感观化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在世俗化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反省缺失”和“欢乐空洞”状况,实现人类真正的审美解放。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到审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与审美是人性中两种不同的活动 ,但不同的东西可以相通。欣赏自然美是由科学通向审美的起点 ,而美则使科学的普遍性更具生命力。由科学到审美的主要通道是想像 ,缺乏想像力 ,必然会使科研成果的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科学和审美的共通的特点是自由精神 ,我国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要想来一个巨大的飞跃和发展 ,需要更多强调的是发扬科学固有的为学术而学术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6.
苏荟敏 《兰州学刊》2007,(3):175-177
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代语境中的一种跨文化现象.只有在跨文化的当代性视野之中,才能理清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提、研究路向与学术理想.全球化及其文化自觉构成了跨文化的当代语境,也构成了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美学对自身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自觉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互动认知是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在此路向中,美学的跨文化研究把探寻一种多元普遍的审美共识确立为自己的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哲学史上,戴震是第一个从"血气心智"上为人性学立论的学者。他通过对"血气心智"的内在思想逻辑结构解析,来展现人性论中"血气"之自然与"心智"之必然之间的内在和谐关系,把人的自然属性提升到人的本性高度。与传统人性论不同,戴震人性论把人性从自然哲学过渡到人的内心世界,把人性论看成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素质、一种境界和一种修养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8.
秉承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人心态的稳定性与艺术表现形式的传承性等特征,宋词中的“时间书写”也以对光阴易逝的焦虑和对生命永恒的渴望为主旋律,其文化蕴涵与审美心理,既有对前代文学与文化的传承和绵延,又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及文体特性。宋词中的时间书写既珍重个人的现世时日而弱化政治和社会生活,也因“彻悟”而愈发清醒深刻,由此生发出诸多富有启发性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关注制度生发中的经验分析方法,试图探寻制度分析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首先探讨制度生发经验分析的哲学根源,而后分析诺思和哈耶克制度分析的思想路径,以期发现制度经验分析的理论脉络和发展进路。由于制度问题牵涉因素众多复杂,在对有关公理假设扬弃的基础上,制度生发应采取经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创造性地运用现象学的基本方法,从对审美对象的界定入手,深入地分析作为审美对象两极的艺术作品与审美知觉,揭示主客相融的审美活动的情感表现的特征,并对审美经验作了本体论的追究。杜夫海纳的美学既是现象学美学的最高成就,也鲜明地体现着美学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2.
大众审美文化日益深入大学校园,对大学审美文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的商业性、通俗娱乐性和复制性对带有精英、理性、高雅等特征的大学审美文化起到了消解作用;另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推动大学审美文化向多元化、社会化、普及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奋发这些东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14.
哈耶克的默会知识理论揭示出默会知识是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在人和社会的生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有序协调发展的知识和文化根基,应当以个人默会知识效用的最大化发挥作为判定社会运行机制合理性的依据。当前,我们应当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审美理性的有机统一来完善理性,在人们的交往实践中汇聚默会知识,实现科学知识、道德知识、审美知识的共同增长,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汇聚默会知识和完善理性相结合,克服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的现代性困境,构建当代中国知识型的合理化社会,增强创新驱动,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人类遗传基因和思想感情的形象表达,科学是实现这一表达的必然———它既是艺术表达的基 础和手段,又是艺术本质要求的体现。人文精神不但是艺术的旗帜,也是科学诞生的胎记和社会本能。随着科学的 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的社会功能日益彰显。艺术与科学是一个整体,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5,(9):89-94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世界图像时代",图像文化对传统以印刷媒介为基础的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学图像化的趋势不但重组了文学的审美构成,而且导致了文学审美接受方式由读文到读图的转变,由此产生了审美对象的图像化、数字化与商业化,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自由化与从众化,审美经验的生活化、娱乐化与表层化。  相似文献   

17.
《中文信息》2008,(5):110
默拉纳预什丁麻扎亦称默拉纳和卓墓。在库车新老城之间。默拉纳是圣人后裔的意思。额什丁相传为伊斯兰教之始祖,在宋理宗时来库车传布伊斯兰教,死后葬此。建有祠宇、分祠门、祠堂、墓门和墓室四部门、全部以绿色琉砖装饰,是曲型的伊斯兰教建筑,  相似文献   

18.
从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反映论是我国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描述新时期文学理论界对传统文学反映论的质疑和审美反映论的提出,着重分析了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意义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认为:把审美范畴引入文学反映论是对文学反映理论的重要发展,丰富了对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也指出了审美反映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学史上的关键术语,“审美无利害”被视作界定审美经验的重要指标.然而,通过考察理论来源和衍变历史,可以发现此概念经历了从审美自律向艺术自律的转变.它始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侧重行为或动机上的无私,继而在康德美学中被用来区分对美、快适、善的愉悦,由此建构出审美自律.18世纪之后,伴随着艺术领域的确立,“审美无利害”被用来建构艺术自律.它同艺术经验的结合虽然溢出了康德美学的限制,但体现出历史选择的必然性,迎合了艺术自主化需求.20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实践暴露出“审美无利害”的阐释限度,其与审美经验的关系也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0.
毛梦溪 《云梦学刊》2009,30(4):22-23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宝藏。而我们作这方面学术研究的学者好比是这座宝藏的捍卫者、挖掘者和保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