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领域,建设法治乡村作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内容,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层实践,也是新时代化解农村矛盾的有力抓手.当前法治乡村建设过程面临的困境不仅是发展阶段的局限,也受到乡村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等方面深层次的影响制约,应针对当前农村现状,着眼农民切实需求,积极寻找...  相似文献   

3.
4.
5.
6.
大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对我市提出打牢人文基础的战略部署。要深入对大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一是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基本认识;二是了解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三是拓宽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四是落实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建设阐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中,建设主体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功能。理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的概念,找出各建设主体在发挥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相应对策。对于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传统文化面临失序危机,乡村文化自信面临严峻挑战。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认同乡村文化、尊重乡村文化、弘扬乡村文化,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重构乡村生态空间、文化空间、舆论空间、主体空间和产业空间,形成健全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和新乡贤文化,提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乡村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者分析了淄博市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队伍素质和文化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从基层文化设施相对薄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具体措施和文化投入不足等方面阐述了淄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通过进一步完善文化阵地建设,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发挥文化网络的作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形式,加大文化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等措施,达到完善淄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战略部署,是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佳木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不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开发利用不够、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等。为此,必须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卢福营 《社会科学》2022,(6):146-153
伴随着村庄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农村的村庄治理共同体先后经历了家族治理共同体、单位治理共同体、自治性行政共同体等不同形态,乡村振兴将推动村庄治理共同体的重构。乡村振兴是一个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项目链接多方资源共用的社会建设工程,势必推动村庄经济社会的开放化、多元化,不仅要求村庄治理共同体的重构,而且决定了新型村庄治理共同体是一种包容性治理共同体。新型村庄治理共同体的包容性突出表现在:(1)以地方党政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共治性;(2)以村级组织和村民(社员)为基础,多方力量内外联结的开放性;(3)以利益为导向,全体村民和所有相关者分享收益的共享性。推动村庄治理从封闭、单一的传统“在籍治理”转向开放、包容的新型“在地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乡风"作为中国农村伦理道德和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乡风文明与否影响着乡村治理的效果。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号召下,乡风文明在家庭、经济、生态以及治理方面面临一系列道德失序危机,这给乡村振兴带来挑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乡村治理出现道德失序现象的根源,并从创新治理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以及发展农村经济三方面对乡村治理作出展望,可以为新时期有效治理乡村和实现乡村社会和谐美丽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地方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继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与实际,兼顾宏观与局部,重点从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导的层面对进一步构建与完善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这一战略的实施必然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对乡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要求乡村教育振兴,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和保障。而要搞好乡村教育振兴,必须要有科学的目标、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定恰当的应对策略,才能发挥教育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乡村共同体作为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的历史基础和鲜明底色,是乡村记忆的情感基础,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力量和强大助力。以组织形态为表征的制度约束和以伦理规范为内核的文化约束始终贯穿于乡村共同体的历史演变之中。城乡要素的频繁流动、个体化倾向、礼俗衰败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异化给乡村共同体带来挑战。当前,要利用乡村文化振兴来再造乡村共同体,以党建文化引领乡村集体,以家庭文化重塑乡村伦理,以公共文化激活公众参与,以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旗帜,是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山东省东平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惠民优先,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实施梯次联创、双联四包等政策,量力而行,逐级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陈庚  邱润森 《江汉论坛》2020,(7):137-144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目标要求。从基本标准升级为优质标准,从低水平均等动态发展到高水平均等,从效率效益导向转变为整体效能的考量,以及从充分参与到实现有效获得,是新时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趋向。实践发展表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存在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不高,综合化效能不优,公民实际获得感欠佳等问题。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和效能评价,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是新时代完善和优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