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媛 《江淮论坛》2013,(4):182-187
《道德经》在西方四百多年的译介,书写了一部独特的文化传播史,各种"裂变"是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冲击的结果,其中演义类"裂变"是"《道德经》的开放性内涵+西方文化中的发散性、功用性思维模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类译本的典型代表揭示了演义类译本的共同特点:1.译者深深被《道德经》的魅力和智慧所吸引,他们的译解似乎更合乎其所处时代、社会的需求;2.译者不懂汉语,无法对原文准确把握,但可以尽情地发挥;3.演义类译解的"裂变"需要研究者适当引导,促其向良性正态发展。  相似文献   

2.
章媛 《东岳论丛》2012,(8):53-60
近代以来《道德经》在西方广为传播,是以被西方译者的多元化译解为代价的.西人对《道德经》的解读可分为基督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等四大类.其中哲理类译本是指具有哲学知识储备的译者,通过对《道德经》中核心概念、原典哲理、辩证思维以及哲学智慧的揭示,试图向读者展现一个《道德经》的哲学世界:卡鲁斯对老子之“道”作“原因”论解读,巴姆作“自然智慧”论的解读,安乐哲和郝大维则作出“开路”论的解读.这些代表性的哲理类译者,从不同角度尝试对《道德经》哲学思想的认知与翻译,既反映出他们的文化根源,更揭示出他们自己的哲学观点,最终导致他们的译解呈现以西哲代中哲、以西方思维模式代替东方思维模式的现象,使《道德经》原典内涵被大量漏译,甚至误译曲解,成为跨文化传播史上一幅特别引人瞩目的图景.究其根源,除了近代以来西方基于领先世界的科技和工业文明所形成的话语霸权,还须看到中华文化因近代多难所致的话语弱势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德经》是道家道教的核心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包含着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其"玄同"理念是老子对人生、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一个理想规划。"玄同"代表着一种人生境界,也是社会发展的美好状态,此中还包含了一整套形上思想意旨与行下修为功夫。"玄同"理念不是无本之木,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文字的起源发展与《周易》文化传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老子继承了《周易》灌注于"玄""同"之中的理想与精神,经过一番积淀与升华,形成了"玄同"这一理念,规划了一个世界"玄同"美好愿景,指出了一条通达"玄同"境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无为而治"是《道德经》国家社会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老子认为最好的管理方法。"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主张,而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的管理状态。要实现"无为而治",必须深刻理解它的含义,管理者必须有自知之明,还必须起好表率作用。这一思想,包含丰富的合理内核,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分析《道德经》原典中的母性之美、辩证之美、玄妙之美以及理雅各、韦利、林语堂和巴姆等多位译者的《道德经》英译本中相应的美学传译效果,本文揭示了《道德经》在英译过程中的审美问题,探讨了《道德经》的美学意蕴在英译过程中的再现和表现手法,并指出了今后的翻译传播策略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医疗理念是关于疾病诊断与救治的基本思路与观念。宏观医疗理念指的是从人与社会、人与天地自然等整体关系上来看待疾病成因与解决路向的观念。《道德经》宏观医疗理念主要包括道法自然、万物有序的生命观,阴阳失衡、多欲伐生的疾病观和持守三宝、致虚守静的疗治观。在这三大模块中,生命观是基础,可视为体;疾病观、疗治观是两翼,可视为用。三者构成一体两翼、体用联通的完整体系。《道德经》宏观医疗理念的总特点是身国共治,这种宏观医疗理念在历史上曾经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当今个人修身养德以及社会诊疗、国家治理依然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虽常被指为玄虚之学,但此观点未必得老子之真意。起于周秦之际的黄老之学,作为人君南面之术而兴于汉代达百年之久。老子在对"无为而无不为"之治的思想阐释中,不仅建立起了一整套严密的政治哲学体系,还显现出"先民后身"的民治主义思想。这不仅在周秦哲学中独树一帜,更在中国古典民本政治哲学中独占鳌头,并成中国传统"虚君"思想之重要理论源头。从政治哲学的价值角度出发,《道德经》为现代国家治理者提供了丰富的民本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7,(2):115-121
《左传》是中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史学巨著,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海内外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海外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论与细致的分析愈加获得国内学人的瞩目。美国汉学的《左传》研究主要经历了文法研究、专题细读与叙述研究三个阶段的演变,取得丰硕的成果。对《左传》研究域外视野的引介与分析有益于海内外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交流与互鉴,更有利于多元化学术思想的阐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认为,太史儋《道德经》是老聃《老子》的增订传本,而且《道德经》从逻辑定义、世界基本规律、认识论和军事辩证法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观复"既是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十分重要的思想命题。作为圣者,老子以其丰富阅历和知识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生命完善的文化滋养,他的"观复论"既贯穿着道德关怀意识,也蕴含着性命修持旨趣。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子的"观复论"做出了种种解释,但在理解上却存在不少分歧。如何领悟"观复论"的精神旨趣?唯有将之与《周易》联系起来。在老子《道德经》"观复论"与《周易·复》卦的象数义理之间有一条彼此贯通的思想连接线,而这条连接线正是揭开老子"观复论"奥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李丹云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108-108,85
本文从归化法、异化法等角度来探讨广告英语翻译,并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广告英语翻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读者反应的视角探讨了委婉语在跨文化翻译中意义流失的补偿问题。委婉语是折射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的差异常常造成翻译中委婉意义的流失。借助读者反应论,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采取相应的补偿策略,使译入语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与源语读者相近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内容 ,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一直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和翻译从业者没有正确的翻译观,二是翻译测试需要大大改革。  相似文献   

16.
口译是翻译活动中的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译员的要求也非常高。论文在阐述了口译中翻译笔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主要探讨了在连续传译中译员对翻译笔记所应该掌握的尺度:即既要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记好笔记;又要认识到笔记只是辅助,在翻译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在激活图式结构的帮助下开发大脑对讲话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记忆。只有这样,在笔记的帮助下,口译员才更加有可能做到在理解之后更加准确、全面地翻译。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理论与技巧的渗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讨论了影响当前翻译教学的因素,提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渗透翻译理论和技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让学生掌握适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一套基础理论、两对核心策略、多种翻译技巧,理论指导实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习者英语使役表达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普遍,但中国学习者受母语语言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倾向于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这一分析型使役表达法,不像英语本族语人多选择综合型表达法,即词汇化使役动词。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词汇、句法对比分析等语言层面。从文化角度进一步探究这一倾向产生的原因,并分析由于滥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导致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高教师对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刘国芳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119-120,114
本文拟从词汇、语法及语篇三个层面对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误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宋词在中国和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辛弃疾作为宋词的代表人物,其词更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翻译美学将翻译与美学结合起来,对诗词的英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此拟从翻译美学角度来探讨辛弃疾词英译中的审美再现,看辛词英译是否满足审美再现的四个基本要求,以期为辛词及宋词的英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