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浒传》的叙事过程中,反抗和诏安构成了水泊梁山前后阶段的主要行为逻辑。以利益集团的视角分析梁山组织权力秩序的演变,可知其变化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产物。梁山的发展壮大兼具"相容性"与"排他性"的特征,由反抗意识强烈的国家钦犯避难之地演变为人员结构复杂、渴望接受诏安的非官方军事组织。接受诏安符合梁山多数利益集团尤其是实际控制者的利益需求,是好汉们集体行动的理性决策,而非宋江的个人决策。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中的打抱不平表现得较为复杂,既有个体的打抱不平行为,也有群体的打抱不平行为.这种打抱不平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如使弱者得到帮助,使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得到消除,但这种行为的实现方式具有以暴制暴的特点,因而同时也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中梁山聚义替天行道攻打官府的运动,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古往今来争论不休.古代文人多认为是忠义行为,也有部分正统文人认为是叛逆造反;上世纪20年代开始有人提出农民革命的说法,之后这一说法成为主导,似是不易之论;到了80年代才有人开始提出流民起义、忠义之举、武侠行为、反叛法律等非农民起义的观点.基于此,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学术界关于《水浒传》梁山聚义性质的研究进行了解读分析,认为《水浒传》粱山聚义性质的研究是一个假命题,由于人们的错误理解而进入《水浒传》研究的范畴,再加上我国文史不分的传统、阶级分析法的引进和政治形势使然,使得这一命题的研究俨然成了现实中《水浒传》研究的必然议题. 相似文献
4.
梁山好汉群体自由与生命的失落,其核心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缘于他们的经济和心理--在宋江身上寄予了血酬最大化的期待,从而心甘情愿在其麾下卖命;另一方面,缘于他们无比孱弱、萎缩的智慧,这使得他们除了形而下的物质利益,看不到生命权力、自由意志这些美好却抽象的心灵感受,最终盲目被动地走向覆灭. 相似文献
5.
6.
7.
明初,官场承袭元末遗风,吏治败坏,贪腐横行。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初便采取完善监察制度、制定刑法等手段对吏治进行了整顿。本文对明太祖的反腐运动作了全面考察与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当今政府的廉政建设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浒好汉冒犯国家法度有出于对正义的追求,但也有只顾私情的成分,而当时的国家法度为权奸所利用,因此对法度本身有是否应该完全遵从的疑问。从特定时代的政治或社会形势出发对水浒事业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恰当的,是没有看到《水浒传》反映的人情与法度的永恒矛盾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世间万世万物,有些若各自放开,则各自无奇;如若碰合到一起,则会爆发出人们意想不到的亮丽光彩。比如,子弹被枪针撞击;又如,奋发的人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结合…… 相似文献
10.
能够影响梁山泊政策方针和梁山现实走向的是在一百零八将中占近五分之一的武将、武官。他们不仅人数多,而且武艺高强,社会地位也高(相对一百零八将中的吏胥出身与游民出身的),他们之中有“郡马”(宣赞),有州兵马都监(黄信)、统制(秦明)、统领(凌振)、团练使(魏定国)、提辖(孙立)等。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中所写的疏财之举,都涉及"义",但内涵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济困扶危型,核心是侠义;同舟共济型,核心是义气;以义感义型,核心是仁义;亲人相帮型,核心是情义.从整体来看,<水浒传>中所写的"仗义疏财"对当前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12.
“水浒戏”与《水浒传》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与“水浒戏”的长期盛演不衰密切相关。早在长篇小说《水浒传》成书之前,“水浒戏”已经成为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内容后来被小说所采用。《水浒传》成书并陆续刊行之后,根据小说改编的“水浒戏”更为繁荣;反过来,“水浒戏”的演出又进一步促进了小说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3.
14.
<水浒传>的实际开端是龙虎山推倒伏魔殿之石碑的洪太尉误走妖魔.这其实是天假洪太尉之误以行其道,亦替天行道.龙虎山石碑后以晁盖青溪村石碣、三阮石碣村之石碣和后来梁山上自天而降之石碣、书末宋江的提及,以及最后阮小七的仍 回还石碣村等,前后联络照应,三复影射皴染,实为领起并贯穿全书的一大物象.特别是石碣天文的描写,与玄女天言相应,为全书叙事所祭起的一大纲领.在这个意义上,<水浒传>实可以视为一部托于石头意象为叙事总构的一部放大展开的石碣天文,一部绿林江湖故事的石碣记. 相似文献
15.
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诞生之后,通俗小说史是否存在着近200年的空白?中国古代文学何以在明代后期迎来通俗小说的时代?对此,人言言殊,莫衷一是.本文从大众娱乐文化视角,探讨了明清通俗小说大众娱乐文化商品的属性,认为作为小说商品,明代前中期根本不曾存在什么“空白”;而作为小说文本创作,就创作发展史的角度而言,在《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之后,的确出现了较长时段的断档.通俗小说时代姗姗来迟,恰与通俗小说作为大众娱乐休闲文化商品消费时代的迟到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的事件描述头绪纷繁,千变万化,但运用法国著名叙事学家布雷蒙的叙事学理论加以分析则发现:《水浒传》的深层结构遵守着严格的叙事逻辑。这种叙事逻辑是由若干个复合序列所构成的,其中最为典型的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等。 相似文献
17.
"替天行道"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所奉行的宗旨,这一宗旨的内涵不仅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具有独特的时代性,而且在小说中也发生着由"侠义"向"忠义"的变化。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这一变化体现了"天道"与"天命"观念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的成书时间与<水浒传>的早期传播有一定关联.现存文献揭示,嘉靖初年的一批著名文人学士是<水浒传>的最早评论者,也是<水浒传>的早期传播者,<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之说有文献依据.明末人张丑所著录的文征明小楷古本<水浒传>可以肯定在万历年间流传过,但是否为文征明手书却难以断定.即使确系文征明手书,也不可能是其20岁至30岁时所书,甚至不可能是其嘉靖二年做翰林待诏之前所书,而只可能是其嘉靖五年致仕后所书.由于其致仕后赋闲家居33年,晚年仍能书写蝇头小楷,故这一时段的任何时期他都可能用小楷书写<水浒传>.这一信息就<水浒传>的早期传播而言,意义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在《水浒传》评点中对其结构予以了高度关注,认为"精严"是这部巨著结构上的一大特点.而这恰恰是讥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之结构为"缀段体"的西方文论家所忽视的.他的这一结构观念又是和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结构观念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下:《水浒传》中的招安《水浒传》中的“招安”是很令读者瞩目的故事。首先,“招安”是《水浒传》精彩篇章的终结,读到这里,仿佛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读到“陨大星汉丞相归天”;《红楼梦》读到“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从此而后,一回比一回更败人意。似乎中国古典小说作家都不善于写收尾。招安给人的负面印象是如此之深,向慕“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英雄的读者,对“招安”故事感到扫兴,进而发展成为气愤,近几十年来更是把它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加以口诛笔伐;思想较为正统的读者(指旧中国的读者,如果思想很正统,那也就不读《水浒传》了),认为老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