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全球化浪潮下,激烈的企业竞争促使企业专注于自身优势,外包其他业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构建了全球外包市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价值链局限于国内。在全球外包下,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上配置资源,必须重构企业价值链。本文在分析中国企业全球外包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的战略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2.
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企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的新形势,中国企业如何寻求更佳的资源配置模式,动态地重构价值链,从而在全球分工下获得持续的生存权,通过分析国家竞争力演化轨迹,确定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复合定位,进而结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围绕创新优势和效率优势,构建了在全球价值链条件下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的战略框架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子系统:产业竞争系统、基于学习创新机制的价值链重构系统和外部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价值链在实践领域和理论研究领域的兴起,嵌入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已成为我国企业升级和"走出去"的重要选择,但是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却广泛地产生了"俘获效应",并陷入"低端锁定"的不利局面。根据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企业升级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分析了导致我国企业陷入升级困境的原因,并结合"微笑曲线"分析,指出构建国家价值链(NVC)是我国企业走出升级困境的重要路径,而构建国家价值链势必要求重构我国现有的工业品批发体系。对此,从技术层面、主体层面、功能层面、制度层面系统性提出了面向国家价值链构建的我国工业品批发体系的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4.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在全球价值链时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如何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这就需要把握全球价值链重构发展的新机遇,找准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价值链,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管理体系,全面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数字化水平,完善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导向型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5.
转型升级是新兴经济体企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运用权变理论、全球价值链和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国际商务理论考察企业跨产业升级的实现路径。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杉杉集团两次跨产业升级、迈向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本文发现,企业在原产业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境下,由具有创新导向和全球视野的企业家推动实施跨产业升级。同时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双重学习路径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演进,有助于实现产业内升级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在跨产业升级需要世界前沿技术的情境下,还可以运用逆向跨国并购战略获取创造性资产。新兴经济体企业实施跨产业升级,最终可以到达重构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新兴经济体企业打破由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国际分工,推动全球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是全球经济中的新现象。本文选择科达制造作为研究对象,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以重构全球价值链(RGVC)为理论框架,按情景、动因、路径、效果的思路对科达制造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实践过程进行案例分析。本研究首次系统地验明RGVC的主要命题包括: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在建筑陶瓷全球价值链(GVC)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国企业被俘获且利益严重受损;改变所处地位并追求高端环节的巨大利润是案例企业重构GVC的根本动因;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案例企业重构GVC提供了机遇与空间;案例企业的优秀企业家精神及创新驱动则是重构GVC的关键驱动力;案例企业结合外部环境及企业资源选择外部成长与内部成长相结合的升级路径;案例企业重构GVC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向GVC高端升级、掌握GVC的控制权以及实现全球资源配置三个方面。本研究验明RGVC的学术价值,对新兴经济体企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广州市卓才联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立足中国本土市场,专注于企业辅助业务外包需求的研究及产品价值链构建,目前已发展成为以BPO(业务流程外包)为核心,带动劳务派遣、人事与劳动事务代理、职介连锁经营、职业教育以及法律事务服务、财税服务等多项业务并向发展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卓才人力以"为企业创造财富,为社会营造和谐"为使命,秉持"伙伴、责任、人本"的核心价值观,倡导建立伙伴文化,以"专注外包、价值链合、构建体系"为经营理念,致力于  相似文献   

8.
在沿价值链攀升过程中,印度软件服务外包逐步实现了产业升级。印度软件服务外包沿价值链攀升的推动力量包括: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来自欧美市场的高端服务需求、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以国际质量认证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借鉴印度的经验,从加快沿价值链攀升的速度、鼓励企业跨国并购、加强与国际规范和标准对接、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2012—2022年58个国家面板数据,剖析数字产业渗透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逻辑机理与内在关联。结果表明,数字产业渗透能够直接驱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并通过提高要素禀赋水平与促进垂直专业化两条中介渠道间接驱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在数字经济监管门槛效应的作用下,数字产业渗透与全球价值链重构间存在非线性关联。根据实证研究,通过“双能共促”推动数字产业发展,通过“统一市场”促进生产要素配置,通过“双重保证”强化数字经济监管,可以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0.
面向连片特困地区差异性市场环境特征,企业采取不同方式构建包容性商业模式:(1)连片特困地区政府采购既可以促进产业群由小变大,亦可以促进产业群从无到有,面向连片特困地区政府采购所形成的政府市场,企业主要通过促进产业群发展的方式构建包容性商业模式;(2)在消费者市场中,企业主要通过重新定义产品、市场的路径构建包容性商业模式;(3)在面向外部市场时,企业既可以通过重构价值链,也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群发展的方式构建包容性商业模式,而且,在重构价值链时,企业存在重新定义采购和生产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价值链分析中小企业与战略外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业务战略外包的前景,认为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大型企业会将更多的产业价值链中的非核心环节业务外包给中小企业。我国中小型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竞争,提高资源利用率,以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金融外包作为服务外包的一项重要外包形式,已成为国际外包市场的主流。我国金融领域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金融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借鉴国外金融外包的经验,把现有的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服务外包概念入手,深入认识和分析金融外包原理,通过借鉴国外金融企业外包的具体做法和经验,研究我国金融外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当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国际制造业转移实质是跨国公司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提出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学习和创新沿价值链不断攀升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分工深化和价值创造体系的再构,各国企业日益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然而,各国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只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价值环节进行分工合作。发达国家企业大多数嵌入高附加值的战略价值环节,发展中国家企业大多数嵌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价值环节。居于垄断性质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发达国家企业实际上主导和控制着整个全球价值链,进而主导着不同价值环节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15.
受地缘冲突、极端气候、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市场不稳定性显著增强。一方面,印度等主要粮食出口国陆续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政策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厄尔尼诺现象下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引发新一轮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冲击我国粮食进口国际供应链。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进一步优化饲料粮生产结构,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率,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推动中国粮企布局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并加大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力度。  相似文献   

16.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载体将要素分散到不同的国家,使各产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内,进而影响一国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程度。为探究OFDI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应,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OFDI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有正向的行业调整效应和技术逆溢出效应的结论。提出为了使投资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应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培养尖端复合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浓郁,中国内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和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中国加工贸易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和低生产率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国内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描述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加工贸易的若干特征和“低端锁定”问题,引出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决策、出口行为以及企业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影响,并围绕以生产过程、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为主的产业内升级和以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特征的产业间升级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的路径。研究认为,着重强调人力资本积累、本土企业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现实背景,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塑造以我为主的包容性的区域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等,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18.
The global economy is increasingly growing into two prominent trends: there is an ever closer economic connection among countries,while at the same time wage gap is exacerbating in these countries. To analyze the casual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wage inequality, this paper reviews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is issue and sorts them out from 4 aspects:H O model,firm heterogeneity,outsourcing and firm’s technology choic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lassical H O model is very restricted,while firm heterogeneity,combining effective wage,matching and labor market friction can have influence on workers’ wage;outsourcing between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can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heterogeneous workers’ wage,and technology choice increases workers’ skill wage premia. Research shows that globalization has few or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wage gapamong heterogeneous workers,and trade barriers can greatly impair firm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kill wage premia. Therefore,developing free trade,deepe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operation and expanding openness can improve industrial innovation,enhance skill wage premia,thus to achieve further “modernization” of firms and wor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