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多长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1):87-90
中国现代第三次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在不触动农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农地使用制的创新。随着这次制度变迁优势的逐步释放 ,农业经济发展步伐开始放慢 ,农地产权制度的弊端再次凸现 ,这又为新一轮制度变迁创造了现实需求。本文认为 ,决定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是土地使用制而非所有制 ,但完善的土地所有制却是土地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当前农地产权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复归真正意义上的农地集体所有制 ,其次才是完善土地使用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有关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三种观点:国有化、私有化和完善原有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度.从产权理论出发,指出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农地产权制度而引发的农村土地问题,改革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已成为整个农村经济改革中一项紧迫任务.根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建立新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思想:即以农地社会所有为前提,以业主所有为基础的农地双层所有制度,建立双层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农地所有权归属集体以来,产权拆分及农民产权份额的扩大和强化是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然而,理论上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却在农地流转的推动成效方面呈现时段上的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演进,改革对农地流转的正面作用渐衰,甚至表现出对农地流转的抑制。为解释理论与现实的偏差,聚焦改革路径的形成逻辑,重点阐述了改革历程及改革对农地配置的影响成效,提炼出改革成效不足的系统性成因。研究认为,产权理论的引入为确定改革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过去的改革经验为决策层延续产权赋予式改革提升了信心,规模经营路线的确立加强了坚持并推进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后,农地产权制度朝着扩大集体成员权能的方向不断推进,却在现阶段表现出抑制农地流转并冲击农地承包权稳定性的负面影响。〖JP2〗对此,构建了涵盖政策有效性、农地多功能性以及中央决策层认知调整在内的解释框架。认为在追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扩大集体成员的土地权能并不可取,增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作用并以社会保障弥补农户对农地的非生产性寄托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艳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255-257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中国农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耕地资源的下降,致使我们不得不寻求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地可持续发展途径,而农地产权制度是农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就从对农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制度是社会游戏规则,是提供激励的工具,从这一视角出发,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确定一系列有效的农业制度,其中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农地产权制度.只有解决了农地产权制度,给农民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且给解决其他问题提供必要的基础,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郭小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为给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革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供依据 ,本文对时下并无公认或认识模糊的有关农地产权制度的若干概念与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一部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从土地改革到家庭承包制,初步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合中国实际的农地产权制度。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空间只能沿着这一方向推进:一是在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寻求更有效地实现形式;二是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农地资源有效地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地利用形式。 相似文献
8.
农地制度历来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当前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所有权残缺;土地使用权不稳;土地收益权受限;土地处置权不完整。关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取消农地集体所有制,实行私有化;二是取消农地集体所有制,收归国有;三是保留农地集体所有制,对其进行改良完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选择应是"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这样一种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 相似文献
9.
10.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界定了不同主体相对于农地时的各项权力和责任,决定了不同主体的受益和受损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农地产权制度的供给及其功能提出了新的特殊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立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4):60-63
农村土地承载的生存保障功能并不是农村社会保障本身。农地保障严重削弱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功能,阻碍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不利于农地经营效率的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政府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责任意识。同时,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又导致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甚为薄弱,村集体也无力提供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应积极的适应并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为其提供资金积累,为其提供衔接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农地产权的制度残缺与效率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亦琴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3):61-64
我国农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产权制度的残缺性决定了土地产权界定的重大意义。实现所有权主体人格化,稳定和完善承包经营权,明确收益权,是实现农地市场化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效率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现代产权理论可知,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我国农村信用社中存在着本该归社员所有的剩余权利被侵占的产权缺陷,正是这种缺陷通过组织目标及行为机制的传导,最终损害了信用社的效率。要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效率,必须从理顺产权关系入手,真正按合作制原则重组信用社。 相似文献
14.
探索金融中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效率观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斌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1):81-85
不同于金融中介结构观与功能观,金融中介效率观从交易效率、信息效率、X-效率、功能效率和制度效率等方面,来寻求金融中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金融中介所具有的交易效率优势作为其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它促使经济金融系统得以有效运行;其所具有的信息效率这一关键优势能够显示出金融中介的存在的巨大价值和发展的巨大活力与潜力;X-效率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生命线,意味着其经营管理状况好坏决定其生死存亡;功能效率作为其存在和发展的依托,反映了金融中介是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制度效率作为其存在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体现着金融中介制度安排及其效率高低对经济金融体系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城乡二元制度与农民工收入——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478-482
农民工进城就业实际上是自身与城市用工企业之间的一种交易行为,二者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实现交易。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城乡二元制度,农民工与城市用工企业之间的交易的效率低下,劳动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农民工就业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了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而农民进城务工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着我国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应该加快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二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确保农村劳动力持续稳定地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6.
非依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以实质主义登记立法为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权的取得与变动,应当通过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表现形式,就不动产而言,此种公示方法应为不动产物权登记。而且,为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应当采取实质主义登记的立法模式。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有必要承认非依法律行为变动的不动产物权无需登记即可发生效力。在不牵涉第三人的情况下,新权利人可以享有对不动产的自由支配。但如果第三人的利益牵涉其中,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仍然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现状进行阐述,然后找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症结所在,最后以农民利益为基点,从制度层面提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和分析铁路改革进程的基础上,提出解放运输生产力,提高运输效率是铁路改革目的,“政企分开”是改革目标和手段的观点。铁路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保持运输高效率,且须臾不可偏离改革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产权所有制效率与河北省产权所有制结构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有产权是否最有效率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研究提出由于制度环境的影响,在市场化改革的不 同阶段,各种产权所有制形式会体现出不同的效率,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私有产权会显示出越来越明 显的效率优势,并利用1978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对河北省产权所有制的效率和结构变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20.
论产权安排的效率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鸿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308-311
试图论述产权制度安排中应该坚持最优效率原则,通过对"躲避突然而来的暴风而紧急使用码头并没有侵犯任何权利"等事例的分析,指出科斯的效率原则不是帕累托效率的改进;诺思的效率原则只适应常态,非常态下紧急使用资源的权利应界定给道德;完整私有产权的效率原则是错误的。应该坚持的效率原则是将产权客体(或客体的某一权利属性)界定给通过控制属性能更容易地影响产出净价值的一方,或者把承担风险的责任付给最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一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