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依赖于对现有产业结构动态关联关系的科学分析与客观判断。本文应用灰色关联理论计算了2000~2008年间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内部产品间的关联系数及灰色关联度,对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及其灰色动态关联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方差分析和σ-收敛性分析判定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变化显著。结论认为:通过提高产品加工度和附加值,增加禽畜水产类产品生产等结构调整措施可有效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规模扩大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结构偏离度”和“协调系数”方法对重庆市2005-2015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并以Moore结构值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了重庆市就业结构相对于其产业结构的时滞效应.研究发现: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在2005-2015年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的增加提高了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重庆市就业结构相对于产业结构滞后时间为4年.最后,根据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新农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的关系,文章以安徽省2005-2010年数据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三者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其次是能源利用效率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故而要加快安徽省经济发展必须率先从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调整产业升级开始.  相似文献   

4.
沿海地区是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的核心地带,认清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之间交互的耦合关系,对培育并形成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产业集聚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体系、灰色关联模型、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以及灰色GM(1,1)模型,从时空演化角度揭示了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产业集聚之间互动关联和耦合协调的特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和空间合理布局的新契机。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与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之间存在互动耦合、协调促进的作用关系,并表现为波动增长、稳定下滑和良性发展三个动态发展阶段,经历了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与不断增强的耦合作用过程,而有效改变二者之间的协同模式和发展路径是推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和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分析1978—2016年新疆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动态演进的基础上,从结构偏离度和协调度两个维度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进行探讨,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法与GM(1,1)预测模型测度并检验就业结构调整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滞后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发展不协调,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优化。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长期高于产值比重,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就业比重,主要以重化工业和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不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趋于均衡,但产业总体发展规模不足,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就业吸纳空间有待扩大。该文认为,需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发挥就业带动效应,以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省,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过程在老工业地区转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了各产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系数的灰色关联度,就计算结果分析了辽宁省1980-2009年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揭示了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变的事实,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及各省域2005-2012年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数据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及各省域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研究,梳理各地区三次产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大小,利用比较分析法观察产业结构调整对地区能源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产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基本任务.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作为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对三明市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举足轻重的拉动和提升作用.对非木质林产品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关联性的分析可以作为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础.由于灰色系统理论对时间序列短、统计数据少、信息不完全系统的建模与分析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法对三明市非木质林产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关联性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计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来看,三明市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后,缺乏基于实地数据分析的林业产业结构变化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2005-2010年三明市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以来其林业系统的产值结构,结果表明,2005-2010年三明市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解释了产生此排序的原因,指出了三明市试验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这对巩固我国的集体林权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世界贸易格局日益出现深刻变化,产业内贸易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贸易的发展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我国贸易格局还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总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产业内贸易,通过产业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借以获取动态的国际贸易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产业竞争优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与产业结构优化有直接关系.通过构建的竞争优势模型测定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度,验证了结构优化对发展竞争优势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绿色食品产业已有的竞争优势因素已经弱化,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和重点加强落后环节,发展新的竞争优势因素,从而使产业竞争优势从总体上得到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物流业与产业、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产业以及产业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制定和实施不同的物流业发展战略,这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本文利用产业成长分析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得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已进入成长阶段的中期和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对物流业的战略管理对策:整体规划物流发展的战略,制定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积极开展物流企业合作竞争的发展战略等,以促进其整体结构优化和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特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标准彭曼公式,利用CROPWAT软件测量了中国31个省区粮食作物的绿水、蓝水及灰水足迹,并在此基础上对粮食生产的耗水量、生态修复需水量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粮食作物对水资源的消耗数量和类型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河南、山东等省份具有较高的水资源使用量,而浙江、福建等省份用于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数量相对较少,江苏、浙江等降雨量充沛的省份具有相对较高的绿水消耗比重,而陕西、甘肃等水资源稀缺省份具有较高的蓝水消耗比重;1998-2013年三种粮食作物的灰水足迹总量均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水稻的灰水足迹总量相对最高,灰水足迹总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区域,表明这些地区对生态修复水量的需求较大;我国粮食作物的水足迹强度在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水足迹强度具有显著的全局与局域空间正相关特征,其中相比于西北和华北地区,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具有相对较低的水足迹强度,意味着这些地区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怀柔县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 ,从总体到局部全面分析了怀柔县的产业结构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 ,指出其长处和不足 ,并对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与 GDP 及大气环境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与GDP和大气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北京市能源消费终端对GDP、能源消费和大气污染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市商业部门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联度最大;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费量与GDP关联度最大;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量与大气环境的关联度最大。为引导北京市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应控制商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和污染物排放;优化交通运输布局;推动从传统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依据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利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证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长期的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城市化水平变化的 Granger 因,且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度高于第二产业。因此强调促进城市化进程应成为制定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出发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宣传引导绿色消费意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全程化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打造边远山区及丘陵地区原生态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工业增长水平、工业研发强度、政府支持力度、工业能耗水平、污染治理效率等5个方面构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模型综合评价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中浙江、上海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优势明显,综合评价得分在0.8以上;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模型,可将各省市划分为较高、一般、较低三大类地区,较高地区为上海、江苏、浙江等6个省市,一般地区为安徽、山东、湖南等11个省市,较低地区为河南、江西、陕西等14个省市。据此提出提升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打造工业产业分布集群;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工业绿色设计,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