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其是否追求盈利,决定了其不同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模式,这是财政融资与市场化融资的分野所在,也是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根本区别。本文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开发性金融机构盈利性目标的内涵,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并论证了其为什么需要注重盈利性目标,并实现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组织是构建一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过程中,如何优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组织及其运行机制,制订相关政策,是各国均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追踪考察了德、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以及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政策的最新动向.上述国家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最新的动态为: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得到强化;海外市场拓展成为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的战略重点;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多样化与综合化趋势明显;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健全.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国际化进程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拉美在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全球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同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微利性。在合作范式上,以能源和基础设施为主轴,以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为导向,以与中国建交为合作前提条件,以促进中国和拉美合作国的双边关系为最终目标。在运行机制上,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单边与多边融资并行互促,展现了中国"耐心资本"充足的禀赋优势。在合作成效上,中拉开发性金融合作在拉美释放了正外部效应,兼顾了国家利益、商业利益与合作国利益的均衡发展,实现了融资、融智和融技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中拉双方在整体上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金融体系下的开发性金融理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归纳总结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基础上,对开发性金融进行了理论研究上的定位,并提出了该理论的研究框架.开发性金融理论是不完全市场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中应注重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作为一个例证,探讨了开发性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深化机制在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营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以往的研究都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提出城市经营的含义。本文基于系统化思维,从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经营系统的理论,借用图形描绘了城市经营系统的实施过程,并以天津为例,对城市经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日本农业政策性银行成立时间较长,绩效评价体系相对完善,在注重经营效益的同时兼顾政策性目标实现情况,更加符合政策性银行实际。以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并入日本金融公库前一年,即2007年绩效评价分析为例,分析了其指标体系构成及各项指标考核意图等,对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方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业实施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迫切要求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行分类指导的区域信贷政策,支持农业区域产业发展。即主产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要继续支持粮食企业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业务延伸的重点是以支持国家储备为基础,支持粮食企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主销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要支持企业面向市场搞活调销业务;产销平衡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在按保护价保证订购粮收购资金供应的同时,重点做好支持退耕还林草工作以及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开发性金融治理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性金融的有效治理是为了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克服或避免政府失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着重建设其治理模式,试图通过建立新的治理模式,改变传统的行政职能部门化的组织结构,在保证开发银行不背离其经营宗旨和原则的条件下,通过一套创新的、完善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开发银行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提高经营效率。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开发性金融治理模式的一般分析入手,结合德国与日本开发性金融机构治理实践,提出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治理模式应是公司治理、金融治理和公共治理三者的有机协调和统一的观点,并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成功实践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政策性金融理论视角,探讨了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层次、内容及理论核心和内涵实质等基本理论体系及内容,提出并分析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区域性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结合我国西部、中部、东部等不同区域实际,以及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不同经济金融发展环境,提出了推进我国区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及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已成定局。然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之路带来了新的挑战。后危机时代政策性银行将何去何从?如何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性银行改革之路?如何通过立法推动政策性银行改革的进程,保障改革的成果?这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只有认真回答了这些问题,政策性银行才能合理、合法、合规的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1.
城市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其经营灵活、成长性强、创新性高。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从风险管理、区域限制、产业依赖等角度,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及Bootstrap纠偏技术分析测算了我国54家城市商业银行2010~2014年的经营效率及特征。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与风险管理水平存在阶段性正相关关系;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对当地产业有较强的依赖性;跨区域经营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现有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的促进关系。选取"金融相关率"和西藏GDP分别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藏金融业发展对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比较显著,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西藏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资金筹集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刺激社会对金融的供给和需求。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与拓展 ,金融发展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所有金融发展理论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金融发展理论经过近三十年的演进大致可分为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阶段 ,初步构建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 2 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 ,有待精密的论证和深刻的阐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中国地方经济增长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我们选取了城市商业银行的ROA和ROE作为被解释变量,地方GDP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面板数据混合模型和个体随机和固定效应模型对两者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证明,地方经济增长率对城商行的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一发现表明,地方经济增长会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从而促进地方的金融发展,反过来金融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县是我国最重要、设置最稳定的行政地域单元。中央非常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扶风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城乡统筹的重点区,省财政直管县,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及区位优势。西部大开发以来,扶风县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整体发展水平低,应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财务评价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高校财务综合评价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等院校财务评价中的问题(指标),重新构建了高等院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希望通过此评价体系,向高校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全面反映高校全部经济活动的运行绩效和管理状况,推进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多个层面论述了如何运用政策性的经济杠杆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以先导的金融手段强有力地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使金融的支持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利用金融支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等问题。笔者认为,在西部开发的大环境中,西部地区金融业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各项金融支持体系,以加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开发区所具有的作用,如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等使许多地方政府热衷于从事开发区的建设。文章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宏观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从时间变化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从空间比较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也大大高于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研究了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的总量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金融在城市群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中起着导向作用,发展低碳金融能促使城市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低碳产业结构、激发低碳技术创新、引导低碳消费、创造低碳生活环境以实现低碳城市群建设目标。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建设的碳金融支持需以碳资产管理为基础,碳信用交易为核心,通过创建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开发多元化的碳金融产品,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服务机构,为低碳城市群建设提供立体化的碳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