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云南民族大学俞茹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流域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社会结构变迁与发展研究"于2007年立项,历时近三年,于2010年顺利结题,等级为良好。之后又继续进行了细致的再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撰写出《三江流域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变迁研究》。该书由云南民族大学资助,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三江流域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变迁研究》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中国西部金  相似文献   

2.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汾河上游流域,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一个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太原市惟一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其本身的生态安全状态和对大城市的生态屏障作用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对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进行法律保护,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汾河上游流域生态安全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明代汾河流域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明代277年(1368-1644)汾河流域旱灾史料的整理和分析,采用以县为单位的旱灾等级划分标准,利用线性趋势估计法对当时整个汾河流域旱灾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且从频率和强度两个方面研究旱灾的空间分布,同时以t分析方法对旱灾在时间变化上是否存在突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明代汾河流域共发生旱灾147年次,平均1.88年发生1次旱灾,平均每年发生旱灾7.6县次,其中以2级旱灾为主(占46.97%).(2)在明代277年中,汾河流域旱灾发生频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且夏旱最多,春旱和秋旱次之,冬旱最少,在季节连旱方面,春夏连旱发生最多,夏秋连旱次之,四季连旱最少.1473年为旱灾频率发生的突变点,1368-1473年为旱灾发生较少期,从1473年开始,旱灾发生频率明显加快.(3)从整个汾河流域来看,上游不易发生旱灾,且强度较小,而下游最易发生旱灾,且强度较大,与此同时,汾河流域中游东部较西部易反生旱灾,且强度相对较大,下游则相反.明代气候变冷是汾河流域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对于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山西尤为重要。今天的山西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历史时期的太原盆地曾是湖荡沼泽遍地的水乡泽国,昭余祁与文湖等是汾河流域中游著名的古湖泊。宋、金以前,湖面广阔,多捕鱼之利。元至元十一年(1274),昭余祁基本消亡,文湖到了明万历四年(1576)彻底消亡。直至民国,太原盆地的河流迁徙频繁,水旱灾害不断。自然环境的变迁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同时自然对人类活动也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晋水流域是作者三十年来持续关注的一个学术田野点,她不仅因晋祠而闻名,而且因清末民国时期晋祠镇名士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而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对于如何开展晋水流域的社会史研究,文章提出三个设问,即为什么是明清以来,为什么是以水为中心,为什么是晋水流域,并对此逐一加以阐释,意在表明尽管晋水流域的社会历史变迁只是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个案,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反映了当前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对"走向田野与社会"学术理念的一个有力实践。  相似文献   

6.
漓江流域地名记录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如实反映了流域地区山川、动植物、矿产资源和自然现象等地理信息和人民生计方式、生产关系、民俗生态和民族信仰等人文情况,是漓江流域民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互动生成关系的呈现。在漓江流域行政区划名、自然村寨名的选择和变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史信息,集中体现了漓江流域人民的民族生态观和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7.
清江流域的亲属称谓主要有宗亲称谓、姻亲称谓、亚亲称谓和仿亲称谓四类。这些亲属称谓在使用上有泛化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形象化的特点,并随时代的变迁而产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公司权力中心,是指掌握公司核心决策与执行权力的部门。在中外公司的发展历史上,这一中心存在变迁现象,尽管各国的变迁轨迹不同,但公司法对这种变迁的应对逻辑却有着相似性:强化新权力中心的决策权与执行权,同时强化其他非权力中心部门的监督权。中国公司权力中心的变迁轨迹具有其特点,2005年《公司法》在应对公司权力中心变迁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回应,促进了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提升了经营效率,但仍存在不足。受政治因素影响,中国公众公司的股权结构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二元结构现象,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能会产生先发国家未曾经历的变化,《公司法》应当对这些变化作出符合逻辑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米芾《露筋之碑》的记述对象是北宋时期广泛流传于江淮流域的露筋女传说。该传说在南北朝时期的原型是鹿,唐代时江淮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传说对象遂由鹿演变成人(醉汉)。北宋中前期,传说对象由醉汉演变成孝女,继而演变为贞女。《露筋之碑》的内容并不能证明米芾具有强烈的贞节观念,而是其特定时期对于自己官场境遇的情感表达载体。明清时期,由于《露筋之碑》的文化指向符合理学家强调女性贞节行为的价值趋向,故被士大夫不断宣扬,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碑的地位和流传度。反过来,由于该碑出自名家之手,后人争相拓印、收藏、临摹,使得露筋贞女的形象深入人心,并扩大了传说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沅水流域的人口在明代发生了巨大变迁。明初,在卫所驻军、移民垦荒等因素作用下,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虽有部分人口外迁,但总人口规模逐渐恢复。明中叶后,河谷平原的土地开发与商品流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外地人口的迁入,促进了流域人口的继续增长。受地理环境的不同制约,流域内部各地的人口变迁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而影响了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山西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和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各不相同,其结果是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收入高低位次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模型对2000—2009年全省12个盈利行业数据实证分析其收入差距与垄断程度相关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有制经济比例过大 ,非公有制经济比例过小是山西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它对山西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适度压缩国有经济比例 ,是促进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06~2008年山西省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均生态足迹由2006年的4.434944hm^2上升到2008年的4.51265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62952hm^2上升到0.772641hm^2,至2008年人均生态赤字已高达3.740015hm^2,表明山西省的生态发展不可持续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4.
民俗生活是歌手的生存环境。晋北独特的民俗生活成为歌手滋生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直接影响了晋北民歌的内容构成。晋北民歌所表述的情感和思想以民俗生活为载体,得以形象化和生活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并且获得了意义张力。  相似文献   

15.
京剧在山西流播130余年,我们在感叹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的同时,也为其在戏曲之乡生存的局促状况感到困惑。本文具体分析了京剧在山西传播的成因和规律,对京剧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山西省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农业省份,丰富的农业资源又为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山西省的实际资源出发,分析了山西省生态旅游农业可选择休闲观光农场、森林旅游、民俗旅游和一些融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变、扩大就业,最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试图通过采取政府支持、农民参与和以市场为导向这些措施,加速山西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为山西农业、旅游业发展创造新契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其中出口贸易无疑是促进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文章首先对出口与山西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分析了山西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山西出口贸易的对策及策略.  相似文献   

18.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群众健康,稳定社会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结合山西的实际,分析山西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概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基于SPSS的数据探析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实现山西跨越式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晋商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的一支力量。其称雄商界五百年的经营之道,在近、现代的经济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晋商的兴盛规律进行了探索,以期对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诸多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开创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全省经济实力与经济影响力已大大增强,外商直接投资也在源源不断的涌入山西各地。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模型,分析了FDI对山西GDP的影响,并进行了贡献率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促进长期合理引进和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稳步发展、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