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工荒”的背后实质上是农民工、企业、社会长期博弈的结果,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民工荒“,既看到它倒逼企业升级、凸显民工权益的积极一面,又要看到它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消极一面。“民工荒”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根本性地解决“民工荒”问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是指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出现的总量过剩背景下的局部性、结构性的用工短缺现象。本文从"民工荒"的特点出发,结合其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4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民工荒"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民工荒"本不应该发生但却发生了,原因是利农政策的出台使外出务工农民减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有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追求、沿海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内地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用工需求等,并对此提出了实现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消除现存对农民工歧视制度、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强劳动等服务部门的作用等缓解"民工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形势下,"民工荒"的出现是转移浪潮中的逆流,已波及全国农民工主要流入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呈现女工、技工严重短缺的结构型失衡,其经济社会影响十分巨大,全面暴露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的严重恶化,凸显现行的收入分配、劳动保障、户籍管理、就业选择、教育培训等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教育发展和缺位视角下的“民工荒”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论述新一轮"民工荒"现状的基础上,以新生代农民工和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主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发展延迟适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时间、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观改变的角度,从企业主自身素质低导致企业定位低、管理不科学以及企业主诚信教育缺位导致农民工流失、农民工自身职业技能教育和维权教育缺位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新一轮"民工荒"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危机和危机管理是后冷战时期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 ,它不是后冷战时期特有的现象 ,与冷战时期的危机管理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本文通过比较后冷战时期与冷战时期的危机及危机管理 ,着重探讨后冷战时期危机管理的特性 ,从而加深人们对后冷战时期危机及危机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持续不断加剧的"民工荒"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整体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他们仍然面临着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制度化壁垒稳固、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改变需要提升其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消除就业壁垒、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后冷战时期随着关苏的解体,国际局势并未出现人们所期望的世界处处和平的景象,反而危机频繁出现,国际局势动乱不安。本文先从国际危机的定义以及危机管理的概念出发.然后进一步分析后冷战时期国际危机并因此相伴随的国际危机管理出现的新特点,从而加深对后冷战时期国际危机管理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苏的解体,后冷战时期国际局势并未出现人们所期望的世界处处和平的景象,反而危机频繁出现,国际局势动乱不安。在此期间国际危机的爆发,让人们更加重视国际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任何一次危机的爆发都有可能将人类引向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从国家和国际体系两个层面来剖析国际危机,可知国际危机管理就是以国家为核心,通过各种手段来防范跨国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的损失,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当前国际危机管理出现主体多元、主动应对和重心转移等后冷战时期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民工荒"与政府行为的关系入手,针对政府的一些行为或不作为对农民工的经济、社会权益保障的影响,从政府行为规范的角度,提出了缓解"民工荒"的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引发了农村"劳力荒",从而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并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阐释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探索农民主体复位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作为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之中,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人口结构进一步变化。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蕴含对当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随之进入后危机时代。但在经历了危机的冲击之后,美国政治民主却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开始出现明显的异化,表现为金钱与选票的夹击使社会变革举步维艰;恶性竞争的政党政治使社会族群对立撕裂;过度的自由和权利使社会凝聚度大大降低;意识形态的对抗使政治民主难以进步。通过分析将给中国的民主建设一些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后危机阶段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成功地防止了大萧条的出现,世界经济仍然有一段时间是不稳定的,有可能存在一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低增长,很多学者将这一阶段称为"后危机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仍然会有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为了在后危机阶段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中国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形势,加快经济结构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代中国出版业的战略调整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出版业经历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急剧衰退后,迎来了复苏发展的后危机时代.我国适时推出的振兴文化产业的国家政策、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及全球出版业格局的调整为后危机时代我国出版业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推动作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调整出版产业结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数字出版能力,塑造数字出版品牌;强化国际市场意识,走创意出版之路.  相似文献   

16.
后危机时期的世界和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复苏过程很可能是缓慢和不稳定的,引发危机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这次全球性危机在经济上促进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在政治上,会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美元地位的削弱,使货币多元化成为必然趋势。金融危机使完全自由放任的美国模式,特别是金融体系和运行模式受到质疑,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扩大。研究后危机时期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对谋划当前经济发展和长远规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竞业禁止条款,其内容将如何直接影响到劳动者自身劳动权益的实现,我国劳动法却未能就此做出一个恰当的规定,从竞业禁止的适用主体、范围、期限及补偿标准等方面,结合我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来探讨我国竞业禁止的内容,以期对我国劳动立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值得关注。对此问题,众多学者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大多是就现象而论。这里则从产业结构升级与相应的人力资源素质关系分析出发,认为"民工荒"是民工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适应的结果,其根源在于民工双重身份所衍生的诸多问题,对此背后之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就"民工荒"现象带来的警示进行了揭释。  相似文献   

19.
“民工荒”的成因、绩效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近期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分析了“民工荒”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了“民工荒”的存在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与未来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并从有利于农民广泛就业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鉴于商业贿赂对商品经济发展、廉政制度与社会风气的严重破坏和影响,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加以禁止,相关立法就是惩治商业贿赂的有力武器之一。我国从1993年开始就陆续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惩治商业贿赂的经济、行政以及刑事法律,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法律明显存在立法滞后、制裁不力及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