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翻译的过程可以看做是认知的过程,意义的理解是基于认知心理的基础上的对原语的认知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隐喻与经贸英语的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运用原型理论对经贸文本进行了分析,强调在翻译中注意原语文本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气和格式。隐喻是理解经贸文章的基础,经贸英语因其特殊性而使用隐喻结构,所以在翻译中要准确理解和体现原文的含义就要很好的理解原文中的词汇隐喻,力求达到原文和译文词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对应。  相似文献   

2.
经贸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过程可以看做是认知的过程,意义的理解是基于认知心理的基础上的对原语的认知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隐喻与经贸英语的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运用原型理论对经贸文本进行了分析,强调在翻译中注意原语文本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气和格式。隐喻是理解经贸文章的基础,经贸英语因其特殊性而使用隐喻结构,所以在翻译中要准确理解和体现原文的含义就要很好的理解原文中的词汇隐喻,力求达到原文和译文词汇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对应。  相似文献   

3.
现代隐喻观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过于强调词汇的"核心意义",而忽视其本义以及词汇认知意义的历时变化。此外,学习多义词时,也往往不了解各义项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根据国内外学者对认知隐喻的分类及其功能的研究,本文认为可将隐喻引入词汇学习中,并提出要发挥根隐喻强大的派生能力、重新审视多义词、梳理词汇语义变化的过程、了解方向性隐喻等手段来促进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语言学中,对于语言和思维的体验性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于对隐喻的研究。隐喻的基础是体验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体验某一类事物,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更好地形象地分析了概念隐喻普遍性的认知体验性本质。  相似文献   

5.
隐喻理论与隐喻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理解是话语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隐喻理解理论中的比较观、相互作用观、语用观都未能触及到隐喻理解的实质;而隐喻的认知观则从人类的思维、认知出发,考察了隐喻的产生、运作与理解,从而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隐喻理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了解"心"的隐喻结构对认知"心"的隐喻内涵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心"的隐喻空间结构在划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其次对其空间划分进行了重新界定,明晰了空间观,同时将时间观引入其中,形成了"心"的隐喻结构的时空观。然后,从认知角度出发,借助人的感官认知和思维认知功能来划分映射到"心"上的源域,涵盖了人类认知途径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思维"。这种隐喻结构划分具有很好的包容性和自洽性。  相似文献   

7.
隐喻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及隐喻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隐喻研究的发展、传统的修辞观到现代的隐喻认知观探讨隐喻的认知本质和思维方式以及对隐喻的理解。认为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可以体现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所以隐喻理解需要额外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认知是大脑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学认知功能是指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读者认知和经验的参与,而且需要读者与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世界发生互动,从而理解了文本,深化、扩展了读者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文章阐述了文学认知功能中的隐喻认知功能,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理解隐喻时利用了头脑中有关的世界知识和经验,同时读者对隐喻的理解深化了自身知识和经验并形成概念、进一步完善了自己对隐喻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隐喻思维对词汇学研究产生新的启示,意义重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结构反映了人们在与现实接触的经验中形成的心理范畴,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利用认知研究下的隐喻理论,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探索隐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新途径,合理吸收隐喻思维的启发拓展学习者的词汇。  相似文献   

10.
现代隐喻认知观认为,隐喻本身是一种语言现象的客体事实,同时又是某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的存在特质。作为一种概念体系,隐喻意义的建构是人类语言发展、交流的根本,但隐喻意义的理解和认知并非瞬间、片刻的随意假想和猜测,而是从人类认知语境的视角出发,完成内心所创造的一种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折射反映过程。从认知语境的视角来看,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首先是对隐喻参数的识别,然后再明确说话人、听话人双方都互明的认知语境,最后才能达成隐喻意义的建构,完成隐喻意义的推导。  相似文献   

11.
依据概念隐喻理论和对英汉视觉词汇隐喻语料的系统考查和分析,论文论证了语言的隐喻化过程就是人类借助具体对抽象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产生了丰富的概念隐喻和词汇面的隐喻表达,使隐喻性思维成为词义进化和延伸的重要理据,它还连接起语言、认知和身体经验。这种隐喻认知模式层层架起从基本具体经验到高级抽象经验之间的桥梁,并在语言层面留下了轨迹。循着英汉两种语言隐喻性视觉词汇语料的轨迹,论文进一步探析了隐喻认知系统的路径:即一个由五个认知层面组成的"树形"层级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文化—身体经验—意象图式—概念隐喻—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12.
浅析英汉"心"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的实质就是把熟悉的认知域概念映射到陌生的认知域中,生成新的概念,借以理解陌生的事物。“心”是人体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构造概念和理解事物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英汉“心”的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的对比分析显示,英汉“心”词汇隐喻认知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映射路径很多也是相同的。但汉语中“心”的映射面要广得多,构成的词汇也多,而英语中“heart”的映射面相对较窄,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个民族的经验基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隐喻具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英语植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 ,总结归纳出植物隐喻的三种基本形式 :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和名词转动词隐喻 ,说明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 ,阐明了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活动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认知隐喻观和构建新型英语词典的关系,提出若能出现一种能反映现代隐喻研究成果的新型词典,在词典中如能体现隐喻的认知本质和词义间的隐喻联系,则会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把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分析其在英语词汇变化和理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例分析,指出隐喻不仅作为一种认知结构促进了词汇的变化,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一词多义和词义变化的钥匙.鉴于隐喻在词汇变化中的作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含义及其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指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概念隐喻理论,重视词汇的隐喻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词汇习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整合理论对概念隐喻观的补偿性阐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理解和经历另一件事情.概念隐喻观的提出标志着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进入崭新的认知科学领域.概念整合理论是在概念隐喻观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崭新的认知框架.本文通过系统对比两种理论的异同而尝试性地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对概念隐喻观中无能为力的层创性概念化等问题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具有补偿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总结归纳出动物隐喻的三种基本形式: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和名词转动词隐喻,说明了隐喻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一种人类思维现象,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描述、理解和解释新事物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9.
隐喻理解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隐喻以及隐喻生成机制的理解,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认知理论的讨论作一分析,旨在进一步阐明隐喻现象是人类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某一领域的经验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现象的认知及其意义的理解依赖于语言使用者双方所处的语境和具有的认知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隐喻的普遍性、体验性和解释性决定了其在人们认识、理解、阐释世界的历史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给人类语言的丰富和衍变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破解语言中隐喻的密码可以有效帮助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对较高阶词汇的认知和掌握。具体方法包括给学生介绍以知隐喻研究的前沿理论,培养学生隐喻思维,鼓励学生自主解读和挖掘词汇意义演变时隐喻的投射路径。这种深水平加工的词汇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词汇的有效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