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顺之是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在哲学上又是南中王门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思想和学术思想影响了当时及之后的一大批文人,汤显祖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位。汤显祖通过与徐渭、唐鹤征的交往,在哲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上继承了唐顺之的"天机"、"本色"及对复古派和文法的观点;同时,汤显祖在自身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生感悟下,又在对情欲的肯定和对"奇"的追求上发展了唐顺之的思想,并对其后的文学流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顺之是明中期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家,生平跌宕传奇,可分为六个时期:进学与科举、首出仕、前家居、再出仕、后家居、晚岁复出。考证唐顺之各个人生阶段,知人论世,以资研究其文学创作、文学思想、学术成就以及人格思想与道德事功等。  相似文献   

3.
由于明代心学思潮的影响及与心学人物的交往,文学上为唐宋派代表作家的唐顺之,哲学上则为阳明心学的重要人物。在唐顺之的哲学思想中,“天机说”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唐顺之看来,所谓“天机”指的是天赋予人自然本性,它是人本身先天所固有的,不是人力所求的产物。唐顺之对“天机说”的倡导,表现了崇尚主体、顺应自然、反对束缚的思想,其意义与影响既表现在哲学思潮上,也表现在文学创作中。  相似文献   

4.
唐顺之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家,明清两代对其诗文创作评价俱高,然今人多推其文,对其诗歌鲜有关注,文章意在专题探讨唐顺之的诗歌创作。唐顺之的诗歌创作依其人生经历分为三个阶段,主导性诗歌是早年出仕时期的应制诗、家居时期的村居田园诗、晚岁复出抗倭时期的海防诗,这三类作品各具特色,成就较高,是唐顺之诗歌中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5.
6.
唐顺之作为一名笃诚的心学家、理学家,势必会从思想价值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同时他又是一个优秀的八股文名家、古文评点家,有时又会摆脱心学和理学的思维模式,从文学自身的角度考量创作。受此多重身份的复合影响,唐顺之对道学气息浓厚而艺术性较差的曾巩散文进行评价时,就显得颇为矛盾:既认为“三代以下之文未有如南丰”,又以为曾巩散文法度平实,缺少变化,只能居于唐宋八家之末。  相似文献   

7.
嘉靖朝御倭战争的胜利,历来被归功于广大军民的奋战,以及戚继光等抗倭将领的努力,很少有人言及嘉靖皇帝在其中的作用.在御倭战争的发展过程中,嘉靖皇帝尽管出现不少决策失误,但他始终坚持军事打击的方针,以及注意发挥胡宗宪、戚继光等人的作用,这也是战争得以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9.
嘉靖中后期,严嵩擅权乱政二十余年,言官对他进行了长期的弹劾和抗争。由于世宗刚愎暴戾,厌薄言官,喜谀恶谏,严嵩善于趋媚迎合,并利用各种手段分化打击言官,因而言官得祸颇重,而严嵩则屡劾不倒。嘉靖时言官与严嵩的颃颉抗争是明代言官与阁臣关系的转折点,此后言官蜕变加剧,与阁臣閧斗不已,对明亡产生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武编》是明代唐顺之撰写的一部兵书。唐顺之早期学问颇具实学色彩,这为《武编》的成书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唐顺之晚年,明王朝受到倭寇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统治岌岌可危,忧心忡忡的唐顺之写成《武编》一书,但由于唐顺之没有为《武编》作序,且其生前没有将之刊刻,故《武编》的成书时间不详。通过对《武编》进行考察,文章认为其成书时间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之间,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被焦竑刊刻出版后,《武编》的流传渐广。《武编》除具有军事价值外,还具有学术价值与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语料分析,可以发现。“固然”表示回应性让步,“虽然”表示“自主性让步”.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固然”在实际语言使用中是受到语用中的“礼貌原则”和“权势原则”制约的。“固然”是有标记的让步表达方式。“虽然”是无标记的让步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感官动词"摸"所构成的动补结构"摸起来"、"摸上去",二者在语义、句法、语用、单位性质等方面存在着异同。两者在语法单位性质上根据二者语义的不同可视为短语或正向词过渡的短语。  相似文献   

13.
汉字的表意性使得文字与社会文化有紧密联系。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商朝的社会面貌。通过比较甲骨文里"子""女"诸字,可以了解商朝尽管有部分女性地位尊贵,但男女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4.
副词"杀"与"煞"产生之初,句法分布的分工不明显.宋代开始,"杀"与"煞"开始分流,"杀"主要做补语,"煞"主要做状语,但是这种分布又是十分复杂的,有的文献明确,也有的并不明显.宋代以后,副词"杀"一般只做补语,分工不太明确的主要是"煞"."煞"的分工不明,与其本身的可补性有关.方言材料同文献一样,"杀"与"煞"的句法分布也是十分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蠡测是以蠡测海的略语.蠡的由来和它的音读,历来说法不一.蠡,在这里是水瓢.这瓢是什么瓢,也历来说法不一.其实,瓢是与匏连在一起的.瓠和匏是两种植物,它们都是葫芦的变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神话传说中,葫芦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瓠壶匏古书上是相通的.葫芦有狭义和广泛之分,古代多指广义而言,故瓠瓜匏瓜葫芦混淆不分.  相似文献   

16.
谈“问鼎”     
分析了历代文献中“问鼎”的丰富词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问鼎”的演变机制,由此认为,“问鼎”的现代用法很大程度上是对古代用法的承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涉及到钱物出入记载的簿册是叫“帐”还是“账”,至今仍争论不休。有学者提出过去使用“帐”字是错误的,但笔者通过史料考证、成果论证、实用例证、规范推证后认为,账是帐的俗字,帐是账的正字;帐是财会书刊、法规制度的惯用字,账是财经文稿的异用字;“账”不能代替“帐”,“帐”可以代替“账”。并建议仍使用“帐”为好。  相似文献   

18.
抗战期间,日本不仅加紧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为维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以及开展群众性反走私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所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汉语由上古到中古的过渡时期,《世说新语》的语言又较为接近当时的口语,因此,通过对《世说新语》中某些语言现象的考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触摸到汉语发展演变的“脉搏”。本文正是通过对《世说新语》“子”的用法的考察,去探寻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的。  相似文献   

20.
雕版印书出现之前,书籍都是手写的,称之曰"本".唐、宋之际,伴随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产生附加式合成词"版本"(板本),意思是版印之"本",此乃"版本"一词之本义.两宋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展,"版本"词义不断延伸,覆盖面愈来愈大.一书经多次传写或印刷、制作而形成的种种不同的本子(或称作:物质形态),统名之曰: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