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的人文意蕴在于对人之主体性的深层关注。教育的主体性日渐成为当代教育最深层次的一种人文关怀的主导话语。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 ,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 ,也是现代主体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主体性品质主要包括自觉积极性、自主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等方面。当代教育可以从强化主体意识、改善师生关系、注重引导训练等多方面谋求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在学校管理中,最有效的管理是人文管理,因为人文管理是以人为本、以尊重为底线、以关爱为核心的管理。学校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人,而人的管理靠的是精神的培育和灵魂的感召,仅靠生硬的制度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人只能用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用心灵来感召。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句名人格言说得好:“要管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长期以来,我校要求:校长和主任为教师做表率,教师为学生做榜样。凡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和主任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校长、主任、教师要做高品位的引领人,…  相似文献   

4.
重视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生命线”理念之于新形势的新要求所做出的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有着一致的价值取向.在坚持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功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立足社会发展的实际,用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塑造和支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通篇贯注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他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死的感悟、对生活真谛的揭示,是生命教育形象而深刻的教材,对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精神生态健康,接受并认同文化价值,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人文关怀"在理解上存在三个误区,即将人文关怀理解为关心学生生活、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和设置人文课程。这些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该从广义上理解人文关怀,它涉及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人的文化、人的心理等各个层面。大学的人文关怀应该具有五种指向,即自由探索精神以及对失败和错误宽容精神、复归人性、回归生活、彰显个性和走向幸福。  相似文献   

7.
时间过去很久了,有这样一件事情,还常常在点醒我,告诉我师生相处要常常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要时刻把尊重学生装在心中。特别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尊重,那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学生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那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既然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那么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8.
一所学校日常工作运行的好坏,仅仅依靠制度本身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一种制度的实施或者执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一种看不见但却起着支撑作用的人文环境,也就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  相似文献   

9.
在儒家思想学说中,"成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孔子强调礼乐的约束作用对于"成人"的重要性。自西周开始,"成人礼"已经成为"成年"的认可,是正式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志。而《礼记.学记》中所记述的传统成人教育,对现代学校人文教育则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校以师为本"是指学校校长和整个学校领导班子在对学校的教师管理中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必须体现以师为本的原则,摈弃那些违背人本主义的做法和规定,使每个教职工都能在学校里得到机会大致相等、条件大致相当的独立发展的机会。要用人本主义的管理原则和方法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搞好对学校的管理。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全面发展,有了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才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因此,确立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人的本性、社会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必要性,并在此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在价值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贯彻"人文关怀"来实现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理论成为新世纪积极倡导的管理理念,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同样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指南,使整个学校教育管理系统的结构更趋合理,达到良性运转。探索“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的有效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益和效率,对实现教育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个体体验属于个人独特而不可复制的经历,不同的体验会带来不同的社会认知,也会带来不同的人生思考,而顾城自小而大的独特成长和经历则促使其不断地追寻自我。从幼时开始思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渴望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而成长环境的变化以及时代与社会氛围的影响,让顾城逐渐在生成文化自我的同时走向了一个反文化的自我,抗拒社会文化对自己思维的统治,在反叛中执着地追寻着自我。出国后的异域体验,让他在多元文化的映照下重新进行自我的定位,在东西方文化中重新审视自我,体味生死,追寻终极的自我,最终形成自我的消解。顾城自我观念的生成与流变,既是时代与社会变动中独异的文化样本与标志,也是一个个体努力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终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良好的管理必须有坚实的保障。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是所有教育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建立学校管理中五大保障体系的具体做法。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保障体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是组织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发挥整体教育作用的第一责任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具有人文教育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人文精神导向作用,需要教育工作者自身树立正确的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书育人,管理以人为本。作者从管理模式的发展中发现理性科学管理正过渡到人性的文化管理,而以人为本正是文化管理思想的主要内涵,那么学校管理者更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学校行政工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校要成为有效能的学校,管理者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管理方式。而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的管理方式的核心应是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正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常规管理也是学校正常生活秩序、教学秩序及其他工作秩序的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离不开优质的常规管理,教育教学环境有了保证,才能确保教学质量与学校发展的双赢。而常规管理最关键的就是一个常字,即正常、常态、常抓、长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在常字上做文章。我校不断改进常规管理方法,一路下来,且行且思,下面谈谈我校在常规管理上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治理目标的出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谐社会”,本质上便是一个“公共性社会”,“公共性”的人文价值诉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当然之则。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导致了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性的缺失。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强烈呼拳着对新型公共性的关注,构建新型公共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只有立足于“公共性”人文价值诉求基础之上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把我们的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对学校的“实在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从实事做起,以身作则,方能做出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