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下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愉悦的情境与心态产生的,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设计和蝙写中显得较为突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显现得更为明显.在新课标下,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等方面着手,从而充分发挥数学认知、识记、想象、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促进学习活动和思维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分组、精心安排内容、适时组织引导,  相似文献   

3.
蔡旺芹 《新天地》2011,(7):77-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教学实践,从数学中的美感、数学建模、培养想象力、引导发散思维以及如何诱导学生质疑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及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李兰平 《新天地》2011,(12):466-46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本文基于这一思想,阐论了情境的五种价值:分别为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发掘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  相似文献   

7.
分析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并结合教学过程,重点阐述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等做法.  相似文献   

8.
刘晓军 《新天地》2011,(12):385-386
课程改革到今天,全体一线教师都能认识到: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进行,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就是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体现新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关注个性,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分不开的两种思维方式.过多地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数学直觉思维的特征,用实例论述运用直觉思维进行数学教学,将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56年《小学算术大纲(修订草案)》提出至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以来,"情感态度"作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定位逐步明晰,作用愈发突出。特别是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由"对数学的好奇心到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是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在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需要将具体的目标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有机地融入生动的数学活动中去,并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与感受。小学数学课堂,一般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1.
宋磊 《新天地》2011,(12):177-1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所以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让生活与数学“亲密接触”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求异思维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求异思维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一题多解、变换角度、变换图形、语言叙述变式等训练来引导求异.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位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开放式教学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丰富活动和数学思维,即要求学生的活动和数学思维都得到最深刻的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自由.使其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陆安水 《新天地》2011,(8):99-99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需要我们改革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解决问题"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主旋律。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赋予新的涵义。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数学教学中发展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a 踏实基础知识;b 引导驰骋想象;c 营造宽松气氛;d 鼓励求异质疑;e 重视解题教学。直觉想象自古以来孕育出无数伟大的创造杰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正确诱导、发展直觉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潜在的数学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科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最重要学科之一,其中以数学教材中的开放性题材的学习尤为突显。数学开放题是一种目标不确定的题材,设计的开放性题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素质、知识掌握的水平和思维发展的状况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既要体现开放性,又要把握好开放的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一、开放条件,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开放条件是根据问题自由地创设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题型。建立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的条件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动手实践、合作充实、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辐射.为此,我们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探析中学数学教学应当做到: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在数学经历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为了让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生为本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何还小学数学课堂以"学"的活力?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