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青 《社区》2004,(16):54-54
一年一次的暑假又开始了,这一两个月本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时光。可惜的是,许多家长不但未能善用此机会,给孩子安排一个既健康又有意义的假期,反而放任孩子吃喝玩乐。待返校后,很容易发现学生体重猛增或骤减,有些人则出现精神萎靡、行为偏差,使原本美好的假期,失去了意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假期“综合症”呢?饮食不当,体重不正常增减损害健康有些家长会利用假期,让孩子多吃滋补品及高蛋白食品,但孩子在放假期间,不必担心考试的压力,脑力消耗减轻,加上生活重心以居家为主,体力活动量势必也减少,若补充过多营养,很快就会发胖,埋…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说法国是世界上节假日最多的国家,相信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双休日、带薪长假、法定节假日再加上其他假日,法国人每年大约有150天不用工作。法国共有11个法定假日,如果假日当天是星期二或星期四,那么这一天可以"带"上星期一或星期五与双休日连休。依照法国现在的《劳动法》,只要在一家企业工作满一个月,所有员工都可以享受带薪假期。  相似文献   

3.
“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首先是教师,他们应该是立足于职业院校现实,兼顾各个产业、专业,体现职业院校教师的特色的这样一种群体。要确定一个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不能仅从职业、教师等资格证去认定。还要考虑其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从事实践或培训的经历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方法,表扬与批评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两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两者都不能偏颇,只注重某一个方面都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对学生恰当的表扬与批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教育方法;掌握表扬与批评的度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体现,是教师素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 ,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也影响学生的言行和学习质量。在教师身上的任何心理衰弱的因素 ,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一个家长心理的健康至多影响一两个孩子 ,而且孩子不只一个家长 ,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还可以得到其他心理健康家长的促进或补偿性影响。而一个教师 ,特别是一个班主任教师 ,心理如有缺陷会影响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 ,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教师的某种心理影响 ,终生都打着这种影响的烙印。为此 ,我们认为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会造成学生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失衡发展。所以 ,保证教师心理健康就显得极为重要。它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教育产生的作用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具体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形成 ,还有教师本人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构成其心理健康的直接动力。社会和学校是外因 ,是条件 ,教师本人则是内因 ,是根据 ,二者是构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主观依据 ,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学生观通常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某种理解、认识和评价,是教育者一定的认识立场、视角和评价尺度的反映。学生观对学生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不能离开学生身份的特殊规定,学生观中的"学生"也不应该被泛化为哲学或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教学活动中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地位和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在于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条件下,实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7.
以舞蹈教育改革为切入点,论述了假期课堂的必要性以及与常规课堂教学的紧密互补关系。舞蹈专业假期课堂的教学应当以实践教学为主,实践不但是舞蹈身体的实践,也是舞蹈理念思维和组织能力的实践,以激活学生学习状态。假期课堂分为表演、创作、教学三个阶段。通过假期课堂与常规课堂的配合,实施多元教学,形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互动。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活动中客观上存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他们形成双边互动的辩证关系.教师和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他们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只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者,就不能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在一本教育论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教师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可见我们教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扮演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玻璃透明又易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定要想好了再说再做,否则可能无意问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会伤害到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关系着课堂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以Z市3个不同层次的区(金水区、中原区、高新区)和一个县级市(登封市)的1 513名初中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备课目的、备课依据、备课形式、备课时间4个维度来分析初中教师的备课现状。研究发现:初中教师备课知行不一,难以将“关注学生”理念付诸实践;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教师备课形式差异明显;过半教师平均每天的备课时间在1.5小时以上。基于此,建议初中教师在备课实践中要关注学生;加强备课过程中教师间、学科间、市域内城乡学校间的合作;提高备课时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学年紧张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已经圆满完成,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大家即将进入假期。同学们一定想彻底放松一下身心吧,但要记住虽然我们大家放假了,但安全教育不能松懈。为保证大家过一个愉快而又安全的假期,今天我们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对大家进行一次假期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好教师?这是一个扭曲得不能再扭曲、模糊得不能再模糊的概念.能取得"教学成绩优胜奖"、能让学生考出好分数、能管住学生、能治学生、能让学生听话、能"收服"(<班主任兵法>)学生的教师是好老师;能把一节课上的风生水起,天花乱缀,在公开课上光芒万丈的教师是好老师……这几乎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是21世纪国际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趋向。与其它专业相比,教师专业具有"双专业性"或"边际性"的特征。教师专业化要求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我国原有的独立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走上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轨道。要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确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理想的"教师形象";二是确立相应于理想的"教师形象"的教师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套培育教师的制度,都不能背离“提升教师素质”的基本原理。高素质的教师来自专业的培育和自我的训练。优质良教师除了要有清楚的自我认定,尚需具备3K实质条件,即专门学识、专业素养、教学方法兼具。在知识经济与社会多元化的潮流冲击下,今日教师面临着多重挑战与难题,但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教育之良莠、新旧系于教师能否通过精心设计的创意教学(言教)或潜移默化的创意行为(身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发掘、培育学生之创造思考能力。创意教师是教育革新之灵魂人物,而创意教师师资培育则为创造力教育之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5.
教授是大学教师的最高职称。古今中外大学中科研与教学孰轻孰重的争议一直存在着,但在大学教师职称评审中,从未出现过把教授分为“教学(或科研)型教授”的做法。近年来,我国关于设置“教学型教授”的争议,是对大学、大学教师认识缺位的群体情绪化行为,也是一个无需争议而又不断被热议的假命题。其实,大学教师是承担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主体,具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责,这三大职责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缺少或弱化其中之一二者就不是合格的大学教师,当然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教授了。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2002,(2)
雷恩──法国著名的学生城 雷恩市位于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海岸同等距离处,是风景优美的布列塔尼地区的门户和法国西部地区的中心。雷恩市到巴黎交通便利,乘高速火车只用两个小时即可到达。雷恩市机场国际通航,由伦敦或布鲁塞尔只用一小时即可到达。 雷恩市在法国以学生城著称。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使这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充满活力。另外,雷恩经济也很发达,拥有许多国际性的公司和企业,拥有法国西部的高科技工业区,法国最著名的雪铁龙汽车基地就设立在此。 雷恩商业学院坐落于城市中心附近,散步15分钟即可到达。拥有现代化的校舍…  相似文献   

17.
上个假期,北京市第166中学的初二学生许明阳就制定了一个详尽的作息计划。仅短短一个上午,就规定自己花一个小时跑步;做各科假期作业;画一幅漫画素描;背一篇英语短文。然而,假期结束时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差点没完成。许明阳觉得自己总是静不下心,明明在做作业,心里却想着漫画人物,于是开始画小人,画着画着突然想起到了动画片时间,又看上半天电视。如此反复,每天时间过得飞快,而自己却什么也没做成。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以对方为条件。在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指导学生才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一个控制系统 ,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主体子系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存在着学生的心理及自我控制、教师的心理及自我控制、师生心理的互控。研究师生课堂教学心理的调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听部分老师的课和阅读部分学生的作文,发现部分教师不能紧扣课文和本单元写作训练重点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在作文中不能很好地抓住训练重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存在着“教”与“学”严重脱节,不能融合在一起的现象。又看了有些学生写的有关建筑物的构造或陈设布局的说明文,感到问题很多:多数学生的文章顺序混乱,方位不清,词语用的极为单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