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年级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何为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的难点是起步教学。三年级作为写作教学的起步阶段,是扎实垒好基础的时刻,是树立学生习作自信的时刻,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时刻。如何让学生踏实地迈出第一步,成了困扰我们三年级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学生主动倾吐自己思想感情的精神活动,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呢?下面我谈谈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4.
张晓君 《新天地》2011,(11):226-227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像的空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小学写作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二年级的写话教学,第二阶段是三到六年级的习作教学。写话是习作的基础,更是引领学生走进写作天地的铺路石,因此,培养一二年级的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能放开胆子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阶段的学生特别喜炊读童话、听故事,而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从“编故事”入手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也是一条值得探究的写话之路。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又是难中之难。许多孩子习作中错字病句多,文理不顺,词不达意。提到习作,很多孩子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甚至“谈文色变”。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尽管我们的教师想尽种种办法,可习作教学还是成了语文教学的老大难。为此,结合新课程的改革,我们把习作的训练渗透在校本课程的编写和实施之中。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所以,加强对学生的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学生习作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让学生思绪飞扬,让习作焕发生命活力?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正确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学语文,不单单是能读懂文章,还要学会写文章。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单纯依靠课本上每学期八次的习作训练,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如何既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使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同志也说过:“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这些年,我开始在教学中进行读中学写的尝试。我为每篇阅读课文找到一个“读写结合训练点”,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练说、练写的机会,力争每节课都让他们练练笔。实实在在,轻轻松松坚持下来,还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由“怕文”到“乐文”,习作水平明显见长。  相似文献   

1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既是落实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重点.又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难点。为降低学生学习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低中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目标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小学特级教师张化万认为:在第一学段进行的是写话训练,这是最基础的习作,是用儿童可以接受和掌握的口头语言表达他们熟悉的充满童趣的生活。写话是小学生习作的奠基阶段.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实施建议,不仅为学生的习作空间带来无限的活力,也为多年来困扰在语文教师心头的“耗时低效”的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利用新课改精神指导学生的习作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的要求。然而,打开学生订阅的作文报刊。浏览一些所谓的优秀习作,心中有些郁闷:这些优秀习作篇幅长,立意新,主题深,可老气横秋,充盈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这是儿童习作吗?再翻翻我们的学生习作本.千篇一律的多。凸现个性的少。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是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懒于表达,羞于表达,难以表达。那么,如何使学生从“厌写”变为“乐写”,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去寻找“快乐和宝藏”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强的生活性与实践性。伴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深入人心,作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由表达,个性化的培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活”用教材,将课堂教学向生活化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落实好语文实践活动,重在习作能力上下功夫,将开辟习作教学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必须凭借听说读写的方式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刘锡庆教授在《轻松阅读自由写意》一文曾说:“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至少占半壁江山,它的重要性至少占五十分或还稍高一点。从某种程度说要比阅读高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三四年级,提出“乐于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的要求。“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在课堂教学中,由于阅读教学占了较大的比例,仅课后设计的部分“小练笔”,是远远达不到训练的目的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说明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指导好学生的作文,关系到学生的整个语文素养。许多老师虽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他们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涛声依旧”.有的“冒险前行”……作文教学依然是高耗低效,变成了老师费心、学生烦心、家长忧心的难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我认为要端正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要注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这就是说,教师要注重采取新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能快乐习作。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表达中却通篇避开了“作文”这两个字,在第一学段中称之为“写话”.在第二、三学段中称之为“习作”。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变更。而是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把这一鲜活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呢?我想,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标”为依托,以新教材为载体,努力培养习作兴趣,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习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习作是学生对生活个性化的体验、思考与积累,是个体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因而,教师要在习作教学中大胆创新,引导学生的习作走向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足迹,使每个学生在充分展示自由心灵的习作过程中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