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正>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与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时代的杰出作家。进入二十世纪后,正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优秀作家为美国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与海明威一样,菲茨杰拉德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四十六岁的一生是短暂的,其创作生涯不过二十年,但他以自己特殊的文学天才和辛勤创作为  相似文献   

2.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学史上地位醒目,是“爵士时代”最重要的代表人。虽然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一群战后追求梦幻的青年男女,但他们在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方面都与作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这些内在联系中,我们可以看到菲茨杰拉德从追求理想的“美国梦”到梦幻破灭的过程,或者说菲茨杰拉德的“天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思想艺术技巧最成熟的作品。借用解构主义策略,通过文本的细致阅读发现菲茨杰拉德有意无意解构了几组二元对立的概念——过去与现在、纯真与堕落、西部与东部,进而发现他在创作“抨击现代腐朽堕落和缅怀过去美好纯真”这一主题所具有的缺陷,最终获得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在他的两部早期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 ,武器》中描写了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 ,他一生都在迷惘中追求。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创作的整个思想基础都是在“迷惘的一代”时期奠定的。  相似文献   

5.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众多反映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优秀文学作品。《人间天堂》是菲茨杰拉德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阿莫瑞人生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价值体系之间的激烈碰撞,展现了一代美国青年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1940)是本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之一。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小说家,他一生以自身的经历作为创作素材,写出了不少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经济危机暴发前美国青年一代的“美国梦”破灭的作品。发表于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深刻反映这一主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之一。它的发表,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著名诗人兼文艺批评家艾略特称这部作品是“自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①菲茨杰拉德也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会纵乐,最讲炫丽”的“爵士时代”的文学发言人。美国,是一个充满了…  相似文献   

7.
“迷惘的一代”文学体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欧内司特.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主义和尼采的权力意志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微关系。菲茨杰拉德小说中包蕴着深刻的叔本华哲学思想,而海明威小说则呈现出明显的尼采哲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正>F·司科特·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被人们誉为“爵士时代桂冠诗人”的菲茨杰拉德一生坎坷,其文名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厄运,这些都与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创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诚然,他的作品大量涉及了妇女、婚姻和财富,有钱人也对他有极大的吸引力,并成为他小说创作中的主要题材。但可悲的是,菲茨杰拉德对财富和有钱人的态度遭到了批评界和读者的误解,他的文坛好友,小说大师海明威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可以说在当时是颇有代表性的。1936年,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9.
从严肃小说与通俗小说的差异嬗变、美国"爵士乐时代"通俗小说的发展现状及超自然小说的渊源特征出发,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菲茨杰拉德创作的糅合了超自然成分的部分作品,分析菲茨杰拉德在美国"爵士乐时代"通俗杂志蓬勃发展、超自然小说处于发展阶段并拥有广大读者的大背景下,通过其独特视角及新颖手法,所进行的超自然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0.
从文学批评接受史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美国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接受状况,阐述了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菲茨杰拉德复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其影响,论述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他的小说艺术与文体风格的特色,旨在解开当今西方文学界出现的“菲茨杰拉德研究热”的奥秘,加深对20世纪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行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个人化写作”的创作主张 ,将个体与群体分离和对立起来 ,体现的不是现代文化意识。创作决不是纯粹个人的事情 ,作家在创作中面向内心要求要与面向现实生活相结合、个人表现的欲望要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相结合、自我艺术追求要与社会期待视野相结合 ,创作个性的追求要与创作人民性的追求相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创作经验证明 ,如果不自觉完成以上这几方面的融会 ,创作个人化追求就会走上“私人化”的歧路  相似文献   

12.
美国梦萦绕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许多人为这个梦想努力过、奋斗过 ,同时也失望过、伤心过 ,这些是 2 0世纪初美国作家们追逐的一个主题。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大人物盖茨比》中运用象征的手法 ,对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追求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 ,不但赋予作品以丰富的历史内容 ,也使得小说峰回路转 ,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金斯堡和鲍勃·迪伦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文化的标志,一个是“垮掉的一代”的桂冠诗人,一个是摇滚乐的灵魂人物.金斯堡的创作影响了包括鲍勃·迪伦在内的一大批创作者.从创作形式和技法、作品风格和意境、思想和精神追求等三方面分析金斯堡的诗歌对鲍勃·迪伦歌词创作的影响.和金斯堡一样,鲍勃·迪伦极大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刘禹锡谈到创作的艰难时,曾有这样的感慨:“常恨言语浅,不尽如人意深。”的确,张扬语言的精义,深掘语言的内在潜能,实现以妙辞毕现“深意”的洒脱,是艺术家或诗人的普遍追求。一些卓越的文学家,能在驾驭规范中获得自由,能在雨果所说“一切都活,一切都孕怀着魂灵”的语言世界里游刃有余。下面,我们就这种“追求”的一些途径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1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一部名著,通过对盖茨比的悲剧的描写再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迷惘的一代”的美国梦的必然破灭。  相似文献   

16.
流亡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同样是一种文学类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和作家的写作心态。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社会变革的美国,知识分子流亡在其文学史上占有极大的比重。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流亡作家菲茨杰拉德,必然与这个时代的流亡文学浪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笔下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无论是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还是抒发对未来的迷惘状态,无不具有20世纪流亡主题的共性。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漂亮冤家》《夜色温柔》三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作为一个流亡作家在其创作道路上的得与失、寻找与回归,由青年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左思以诗作享誉百代,却以创作《三都赋》震动西晋文坛。从《三都赋》的创作、面世到引发“洛阳纸贵”的震动,反映出西晋文坛一代风气:其一,西晋统一的短暂繁荣激发起文人创作大赋的巨大热情,消歇数百年后,大赋又进入了繁盛时代;其二,都城洛阳迅速形成一个庞大的文人集团和诗赋创作中心;并兴起一种文人结集、相互标榜,以赋赠答,以写大赋为荣的文坛风气;其三,由于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西晋文坛盛行争辩、品评之风;其四,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形成了在赋创作上追求个性化的思潮。从风格讲,左思的赋作与诗作基本上是统一于“左思风力”的。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杰出歌手,早在“五四”时期创作的《女神》,就喷涌着追求社会主义理想,憧憬社会主义社会的磅礴诗情。关于《女神》的创新价值,“开一代诗风”之说简洁而概括,不存在什么异议。但笔者认为,本诗集主题的“开一代诗风”,突出表现在率先歌唱社会主义。正像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所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9.
菲茨杰拉德荒诞艺术初探邹颖萍,何群立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中外评论界均不称其为荒诞派作家,其小说中的荒诞手法似乎不如美国“黑色幽默”作品那么显著,但如果我们综观其小说艺术,或者研究其小说创作发展过程,就会发现荒诞手法在其艺术成就中的价值,也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的诗剧创作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破坏一切、创造一切、追求个性解放等.艺术上融合了诗歌和戏剧的特点,达到了诗性和剧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