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党 ,一个对历史、对人民、对自己负责的党 ,总是要不断地总结经验 ,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将近 80年的历史经验 ,深入思考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 ,从党的根本性质、宗旨、任务等方面进一步回答了面向 2 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中认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把握“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时代命题,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拓展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思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观,是新时期我们认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党的建设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对于在异常复杂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才能保证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的呼唤,赋予了建党目标新的时代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目标的新发展。我们必须认真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建党规律,深入研究党的发展规律、建设规律、领导规律和活动规律,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它站在时代的高度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清醒认识和我党八十多年的历史经验 ,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本文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显著特点进行了讨论 ,认为它具有开拓创造性、现实针对性和辩证统一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时代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是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的历史任务和党的自身建设的认识和把握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出发,回答了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问题。“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继承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我们党必须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总结了党奋斗的历史经验,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新的历史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标志的,其历史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概括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日臻完善的过程;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概括既反映了理论创新的传承性又体现了理论创新的时代性,既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又成功地指导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健康发展,既包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又为将来党进行新的理论创新预留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同时,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党建论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江泽民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问题,立足于中国的实践,在社会主义发展观、社会主义发展手段、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形成了其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科学体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及其特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主要是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的。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有规律的历史,其前进发展遵循着特定的历史逻辑。在历史潮流中把握历史脉络,追寻历史规律,提升历史自觉,推动历史前进,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把握规律、按规律实践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重视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和遵循,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走历史必由之路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和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三大规律”的基本论断,也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和历史实践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更进一步提升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历史发展、创造历史奇迹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4.
浅谈如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党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对于执政党来说,党的建设重点是执政能力建设,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基础在于全体党员素质的提高,加强党的素质建设,必须采取措施让全体党员保持先进性,这是加强党的素质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基层党支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党中央要求,积极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来,通过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更好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历史进程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最初探索(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创和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三个时期(十八大以来)。这是一个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历史飞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定型将是制度建设史上又一次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研究和系统性解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科学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图谱",系统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明确了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其宝贵经验作了科学总结,为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正确方向;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深刻阐述,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性质和理论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新的任务,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为党的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领导保证。党的十七大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关于党与社会主义休戚与共关系的学说,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辨证统一关系。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主要是从客体方面规定了党的目标和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侧重于从主体或人的方面规定了党的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围绕“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问题,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是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