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以来在全市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空前广泛的参与热情.彰显着主流文化强大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对全市各方面工作和各类人群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劳教场所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训练是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的。而“读”是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故在教学中一定要研究“读”、讲究“读”,发挥“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人概括当今生活“五大难”:买房签约容易维权难,上保险交费容易理赔难,劳资纠纷调解(仲裁)容易兑现难,司法诉讼判决容易执行难.读大学拿文凭容易求职难。“难”字前边有“易”.在表达语境上.“易”是衬托、铺垫,“难”才是实质、诉求主体。环顾左右,放眼人群.除了极少数有钱有势者多占有社会资源处于万事不难之境外.普通百姓芸芸众生。哪个不是生活在众“难”包围中?而众“难”之中.又以房子维权为最——这从每年的“3·15”晚会上群情激愤。房屋、农资、家电三大投诉热点居高不下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4.
郭红莲 《决策探索》2011,(20):50-5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 一、阅读教学,“读”为本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是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个“总是”,一个“一二三”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之大。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还可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课文,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什么读书这么重要?因为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习得语感,语感的获得就是读、读、读。“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御文字。”体现在教学法上,就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认为,“朗读也是一种理解”。“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通过朗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怎样读?读出目标的层次性。每一次朗读要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剑玲 《科学咨询》2010,(14):56-56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与感悟才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应在“读中促悟,以悟促读”。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读”得具体、得体,方可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感,在“语感训练”的领域中潜心思考,就一定会为语文阅读教学开辟出新天地。语感训练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靠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9.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密切相关。从心理学吸收与表达的角度来说,读(包括听)是吸收,写(包括说)是表达,吸收为表达奠基、引路,表达对吸收起着加深、拓展的作用。另外,就语文教学来说,吸收过程渗透着表达,表达过程也进行着吸收。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重阅读“吸收”,不重阅读“表达”,只管阅读“认识”,不管阅读“应用”,破坏了语文教学应有的“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这种语文教学不仅违背了“课文是例子”的教学原则,而且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在注重“以读助写”的同时,加强“以写促读”并最终实现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是十分必要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实现读写良性循环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0.
“难兄难弟”这个成语中的“难”字应当怎样读呢?有人认为应当读“nán”,也有人以为应当读“nàn”。其实这两种读法都是正确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其读法不同意义迥异。难兄难弟(nánxiōngnándì)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唱读讲传”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各单位如火如荼推进,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理当成为播撤“唱读讲传”之种的沃土。当前,“五个校园”建设在人文校园建设尤其亮点纷呈、成效喜人。我校作为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捐款并亲笔题写校名的政治名校,积极开展“让‘唱读讲传’之花开满校园”系列活动,在全面建设“人文校园”中不断有新举措,新气象、新成果、新特色、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他们相辅相存,多数教师对此很重视。但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结果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难以提高,就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写的能力)的培养也会带来极大不利。针对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写”轻“读”,重“写”轻“说”,以及“读”、“写”、“说”严重脱离现象,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以为只有注重“读”、“说”、“写”的互补训练,方能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构建具有“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本文阐述了要激活语文课堂,读”“议”结合的教学方法更能达其目标,学生以“读”为基础,在“议”中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以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会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书不读不解其意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方法是引导小学生在“读中自主学习:在精读中自悟自得;在熟读中体味其韵;在反复诵读中鉴赏其情、起景。  相似文献   

15.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倡导并亲自参与的“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极大地提振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韵,同时。也开创了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时政漫画     
《决策》2009,(10):6-6
“麻辣点评”;“突击调令”;“廉政考试”;“读博热”;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最基本的要素.英语学习的好坏直接与这四会密切相关.这四个环节紧密联系.重视加强“读”这一环节的训练,能促进听、说、写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08,(3):118-118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理财,你就永远不能致富;我母亲十分善于理财,母亲总能使我们觉得很富有。她把大笔钱投到了房地产中,当我准备到美国读大学时,母亲只出售了她投资的一处房子就够了。我从母亲身上学到的理财观念:1.必须正视钱的作用。2.从小就学会攒钱。3.“省下1分就等于多挣1分”。4.学习如何让“钱生钱”。5。学会区分资产和负债。6.拥有不动产无疑是个好靠山。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出具有神韵的语文课堂,就必须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的本真—“读”之本色、“品”之本味。唯有读可以铸造语文万紫千红的春天,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天堂,追逐七彩的人生梦想;唯有“品”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SEFC)阅读教学为题材,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有三个部分组成,即“读前(Pre-reading)”、 “阅读(Readi ng)”、 “理解(comprehending)”.我们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导(Presentation)→读(Reading)→练(Practice)”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