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既包括“减产”,也可以“增产”。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不过,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倒也“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工协会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我曾作为一名人口计生社工参加关于“体制内外社工”的论坛,主办方分别邀请了来自人口计生、养老、学校、医务领域的社工代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吕晶 《现代交际》2014,(6):123-123
乡镇计生图书室是宣传人口计生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只有把各乡镇计生图书室组织起来,实现横向联合与协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室的效能,进而推动人口计生工作。  相似文献   

4.
20多年前的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道出了一对农村夫妇为逃避计生政策、多生孩子而到处流浪、自讨苦吃的辛酸。20多年过去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使我国计生政策再一次作出微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少年人口比例降低,人口平均寿命提高,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据省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老年系数)为7.02%,老年人口近432万人,进入老年型的省份。“五普”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自上而下、生硬刻板的管理方式;基层群众参与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偏重技术手段、措施单一的服务方式,缺乏个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忽视人口计生工作中的“男性参与”,强化了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性别不平等…一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阻碍了工作机制的创新,也不能满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单独二胎”政策的酝酿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实行“单独二胎”政策的原因,社会各界众说纷纭,大多集中在社会和人口发展的角度。主要原因有: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家庭规模持续缩减;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巨大改变。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简要分析“单独二胎”政策对家庭伦理所带来的影响,探讨这一政策的伦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在中国,生儿育女不只是个人的事。从上世纪70年代“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80年代”只生一个好”,再到如今“还是两个好”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在讨论生育政策去向的时候,我们必须关注的是,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形势、现有的生育政策将造就怎样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又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迫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对既定计划生育政策陆续做过一些微调,并最终形成了“提倡一胎、控制二胎、杜绝三胎”的“独生子女政策”。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以来。转眼间已过三十几个年头。计划生育的目的是对人口的出生增长实行计划调节和控制,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十几年来,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深刻改变着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而且改变了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例如人口老龄化、生育率过低、出生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逆淘汰”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种种问题最后都指向中国的生育政策:是继续推行还是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1.
从19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管理工作,人口计生工作近年来也已越来越注重由刚性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的人性化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12.
陈秉安 《中外书摘》2010,(11):34-39
20世纪60年代广东宝安县实际上已经存在了一块实行与内地不同的经济政策的“特殊地区”。宝安县“三个五”政策的实行,可视为后来办经济特区的“史前戏”。  相似文献   

13.
“崽卖爷田心不痛!” 一九三四年初,尚是寒风呼号的时节,江西却冒出五千多座水泥钢骨的“冬笋”。蒋介石采用赛克特的建议,实行堡垒政策。这五千多座碉堡把中央苏区团团围住。用陈诚的话来说,他们建碉堡是给池塘筑坝,然后“抽干塘里的水,捉塘里的鱼”!  相似文献   

14.
谷新珊 《职业》2003,(12):39-40
意大利的小企业众多,为鼓励和扶持发展小企业,意大利政府专门建立了“小企业工业区”,这在欧盟各成员国和西方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堪称典范。为此,国际劳工组织都灵培训中心专门安排参加“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与战  相似文献   

15.
罗湖区人口计生社工概况 2008年12月,深圳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于人口计生领域的试点,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由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派驻4名专业社工进入罗湖区4个街道的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开展人口计生社工服务.这是深圳市首批正式上岗的人口计生专业社工.由此,一个全新的服务领域开始在深圳这片本土化社会工作发展的热土上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6.
人口与家庭是社会工作的传统工作领域,我国政府曾经设有专门的部门,即原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来负责相关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近年来,为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人口与计生部门开展了将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引入人口计生领域的项目探索.自2008年开始,由原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与香港乐施会合作的社工项目在甘肃与河南等地开展了相关实践.项目致力于把社会工作的理念引入人口计生领域,培养职业化的计生工作者,即"计生社工",以及对农村妇女赋权.项目组以小组工作方法与社区工作方法赋权农村妇女,推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公共生活、改善妇女福利、推动两性平等,其成果与经验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及社会工作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斯洛伐克共和国青年管理工作和1992年“青年支持与保护计划”的原则在于鼓励斯洛伐克青年校外活动的发展,并帮助建立一个青年团体的网络。青年公民联合会的代表力求找到一条帮助青年的途径,它企图在保护“青年运动多元化”进程中所反映的青年特殊利益方面求得共识,它同样还企图在保护青年运动进程中所反映的青年一般利益方面求得共识。国家青年政策的形成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1992年对青年采取的国家政策原则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巨.国家有关青年的政策组成一个旨在保护和促进青年的举措体系,主要在家庭、文化、社会、经济、保健、人口和生…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中.老龄化的到来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在老年人增长的同时,青少年急剧减少,这两者“相反相成”使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猛然加速。老龄化直接的社会后果:一是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增加:二是劳动力短缺,社会供给减弱。有一个指标是用来说明这方面情况的,这就是“老年赡养比”。“五普”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大概占75%左右,老年人口占10%.两者是75:1。而到了2020年.据专家估算.会达到4-5个劳动年龄人口养1个老人。当然,这样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于是,有研究者据此将老龄化的前景描绘得很可怕。但是,仅看老年赡养比是不全面的,因为还有一部分被赡养人口——儿童没有被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做好计划生育基本服务的同时,根据居民需求,不断拓展人口计生公共服务领域,从计划生育扩展到优生优育,从已婚育龄妇女扩展到未婚育龄妇女,从生殖健康扩展到人口安全,从户籍人口扩展到常住人口,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均等化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了关系密切、联动发展的市-区(县)-街道(镇)-居(村)委-楼组(生产小组)五级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在现有工作探索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岗位服务,努力推进人口计生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特别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社工队伍建设:(1)人口计生社会工作者;(2)生殖健康咨询师;(3)早教指导员;(4)人口信息统计员;(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是老年人口最多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尚不发达,人民群众生活尚未富裕的背景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又预示着我国所遇到的挑战远比欧美发达国家要大的多。从国家来说,因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所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都靠国家包下来,显然不切实际。而对于居民家庭来说,由于我国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规模逐年缩小,一对夫妇要赡养和照顾4位老人,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