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元旦前夕,记者在郑州采访了一批这样的高龄劳动者:“鞋垫爷爷”、“煎饼奶奶”、“环卫奶奶”,家庭经济困难是他们出来劳作的首要原因。专家认为,这凸显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保障水平过低的短板,需采取措施加以完善,以应对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吴奶奶是生活在青岛市社会福利院的一位老人。她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参加院方组织的活动,与别人的交往也不多,但她与同屋居住的王奶奶平时互相照顾,相处得十分融洽。而前些日子,王奶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这对吴奶奶打击很大,吴奶奶像失去了一位至亲,非常难过,精神抑郁。她经常失眠,胡思乱想,有时半夜哭泣,  相似文献   

3.
□王淑珍老人今年83岁,早年患上精神病,一生没有生育。但熟悉王奶奶的人却都说她福气好,因为她有一个视她为亲生母亲的继子,有一个温暖的家。王奶奶的继子名叫周家新,今年49岁,是湖南津市雪丽造纸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提起他们母子俩的情缘,还得从头说起。周家新身世坎坷,刚出生就被人抱养,两岁时养母去世,养父续弦,继母就是王淑珍。那时,虽然家境艰难,但有继母疼爱,周家新的童年还是过得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哪知好景不长,一场政治风暴又把这个家庭摧垮了。王淑珍是湖北黄陂人,因有过一段给国民党军官当姨太太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悲痛不已的老人 83岁的鲁爷爷与老伴王奶奶携手走过了金婚,是青岛市老年公寓中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然而,一向身体很好的王奶奶却因肺癌先鲁爷爷而去。鲁爷爷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整日把自己关在屋里,茶饭不思。一天,吃午饭的时候,护理员发现鲁爷爷不见了,赶紧通知了他的子女,大家最后在王奶奶的墓地找到了冻得瑟瑟发抖的鲁爷爷。  相似文献   

5.
《现代交际》2009,(3):14-14
奖励的力量;“剩”者为王;包袱;人力多样性,“奥巴马效应”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外公的风筝     
彭文静 《老年人》2004,(4):37-37
奶奶退休前是当老师的,这大概就是她喜欢考我的缘故吧。听妈妈说,从我两岁起,奶奶就开始教我唱儿歌,读唐诗,学数数。后来,我长大了一点,奶奶就想考我。一次,奶奶给我出了一道题:“树上有3只鸟,有个人拿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我脱口而出:“还有两只。”奶奶摇了摇头说:“  相似文献   

7.
金韡 《老年世界》2006,(24):13-13
来到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家时,她正忙着招呼前来维修空调的师傅,虽然她挥汗如雨,但仍一脸笑意地招呼记者先坐。无怪乎,越剧院的很多小年轻都说:“王奶奶老可爱的。”  相似文献   

8.
徐蕾:报纸上的一则“豆腐干”新闻吸引了我:有一位85岁的钟奶奶生性爱猫,家里养了大大小小10只猫,因为卫生问题,引起邻居的意见。倔强的钟奶奶一气之下把10只猫全部送走了。可是没有了猫,钟奶奶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相似文献   

9.
老丁趣事     
丁迎新 《老年世界》2011,(10):19-19
自从孙子出世以后,老伴是忙得团团转,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等于就是专职的保姆了。老丁本以为小家伙长大了点儿会好些,可事不分大小,孙子只认准了奶奶,甚至宁愿舍弃妈妈爸爸而只要奶奶。  相似文献   

10.
中午下班回家,看到住在一楼的王奶奶又犯糊涂了,正在花坛边晒太阳的她,忽然拍着手喊:"小满,小满!你怎么还不回来看看娘?"说着,就呜呜地哭起来.王奶奶的女儿小莉正在屋里忙着做饭,她隔着玻璃窗听到母亲在喊,赶快打开门跑了出来,一边拿着纸巾给母亲擦泪,一边说:"娘,你又不认识了,我不就是小满吗?"王奶奶就捏捏她的手,再捋捋她额前的头发,盯着瞅了一会儿,然后就破涕为笑:"小满,你啥时候回来的?我咋没看见你进屋呢?"  相似文献   

11.
姜昆 《老人天地》2014,(4):15-17
善良老妈:
  “把林奶奶接来,我们一起住吧!”
  我家住东四的时候,曾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房客林奶奶,因为守寡多年性格有点孤僻,和别人都和不来,单单只相信我妈妈。老家来的信,只找我妈妈念给她听。家里有什么事,也只找我妈妈商量。我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也经常让我们给林奶奶送去,两家处得好像一家人,林奶奶就像我妈妈的亲姐妹。林奶奶特别喜欢我妹妹,记得有一次去长安大戏院看戏,票上写着不许带小孩,她就自己去了。可到那儿一看,有带小孩儿的,林奶奶立马坐车返回家,把我妹妹带上再回去看戏。等她们到那儿都演半场了,那也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林奶奶又找了个老伴,也和我家关系特好。他们平常没事就来我家,也不用人陪,就在院里坐着,说在这待着心里踏实。再后来我们先后搬了两次家,林奶奶年岁大了,自己又孤单一人了。我们还陪着妈妈经常去看看她,逢年过节,就把老人接来,热闹几天。老妈曾和我商量:“把林奶奶接来,和我们一起住吧!”可林奶奶坚决不肯。最后林奶奶被她哥哥的女儿接回山东老家度晚年,我们一家也才算安了心。  相似文献   

12.
曾凡洪 《老年世界》2014,(22):20-20
老家山后的张奶奶身体强壮,身板像门板一样厚实,干起活来风风火火,说起话来响响亮亮。年轻时,曾经带着两个儿子走山路到镇上去赶集,半路上冲出一只狼扑向小儿子。张奶奶救子心切,抓起野狼的腿抡起圈来,愣是活活地把狼抡死了。任你山一般壮实的身板,老了,也像草一样弱。  相似文献   

13.
我的奶奶名叫李玉梅,是一位农家女,只上过两年夜校扫盲班,却是我们那一代有名的“文化人”。奶奶的左手曾经害过疔疮,落下了残疾,可绣花、剪纸样样出彩,当年给生产队摘棉花竟是数一数二的快手。她除了识文断字,还能歌善舞。五十多岁时,她还在村里登台演唱了《焦裕禄我们的好书记》《夸夸俺的家乡好潍节目。  相似文献   

14.
木碗     
这是8年前的事了。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锁住了一个立在墙角的黑木柜。奶奶让我把锁打开,说要取一件东西,却又不给我钥匙。我正纳闷儿,奶奶才伸出干瘦的右手往下一沉,示意我将锁拉开。我握住铁锁轻轻一拽,锁开了——原来这锁簧早锈蚀坏了。不料木柜里竟空空如也。我忙拉开抽屉:一只空着,另一只放着一只木碗,仅此而已。我打算将木柜重新关上,奶奶说“:把那件东西递给我!”奶奶年已8旬,像黑木柜一样苍老了。这个散发着陈腐气味的黑木柜,还能藏什么宝贝东西吗?是的,奶奶要木碗!木碗为枣木做成,呈棕红色,尽管边底有磕磕碰碰的痕迹却未变形——这…  相似文献   

15.
奶奶常年瘫痪在床,父亲又患糖尿痛好几年。初中、高中、大学,身背贫困包袱的我.像一个翻山越岭的赶路人,历尽苦难、一步一叹地攀爬着。为了我能把大学读完,风瘫后的奶奶没有看过一回医生,也没有吃过一帖药,就那么一声不吭、日复一日地躺在床上。父亲则硬撑着他那皮包骨头的赢弱身子,拼着老命,风里来雨里去地忙碌着。幸好,还有一年,我就要大学毕业了。暑假,我托了老乡王姨,再帮我找一份家教。我每年的学费  相似文献   

16.
谁在敲门     
曾强 《老年世界》2013,(6):18-20
咚,咚咚。有人敲门?玉老太按着台灯支棱起耳朵朝客厅嘹。可声音怯怯的,就像那个怯怯的不招人喜欢的孙女怪怪。怪怪,其实叫乖乖,她妈曾经几次刻意纠正奶奶这种尖酸刻薄的叫法,但王老太眼睛一白,故意叫板似的继续这样叫。这孩子,说话轻声细语,动作忸怩,像个没出息的丫环,简直就像她那个没见过大世面的“村乡瓜”妈!王老太一直这样评价怪怪,捎带着贬损儿媳。当初,  相似文献   

17.
宋殿儒 《老年世界》2014,(21):22-23
每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都会以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来庆祝。这个方式是奶奶一生的遗产之一。也是奶奶的遗嘱。国庆节这天,我们一家人会做好一桌饭菜,端到张贴有天安门和毛主席像的那面墙前,然后由奶奶主持,在餐椅上放上奶奶做好的一双千层底粗布鞋,而后由奶奶发令,全家人齐唱国歌。  相似文献   

18.
好奶奶     
好奶奶●周伟方圆几十里,谁都知道我奶奶。不管大人、小孩,大家都喊她奶奶,盛赞她的种种美德,传说她的许多故事。谁一提起我奶奶,总有人接茬:喔,善塘铺里的奶奶,晓得。一个好人啦!我家的房子紧靠荷塘。塘边几棵大树,枝繁叶茂,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一条阡陌小路,...  相似文献   

19.
王蒙 《中外书摘》2011,(2):81-83
宝玉挨打,他奶奶贾母的表现也极活灵活现。书上是这样写的:“只听窗外颤巍巍的生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这真是一句顶一万句,见血封喉,一刀毙命!除了贾母,除了这个时候这件事上,你再读一万卷书也读不到这样的声口。什么叫“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呢?宝玉是奶奶的命根子,打宝玉就是打奶奶,打死宝玉就是打死奶奶。  相似文献   

20.
网络、电视购物类。张奶奶与孙女在电视上看到一种“迷你电脑”广告。称该“电脑”上网方便,可玩游戏等等,只需要800元。在导购员的诱导下,张奶奶赶紧订购了1台。3天后,张奶奶便收到了电脑,她带着这台电脑到电信公司办理上网事宜,但经过工作人员和电脑工程人员长时间的安装调试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