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小平同志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忆最深的是他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还有他老人家接受法国、南斯拉夫、西班牙、英国、丹麦等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等。  相似文献   

2.
《老人世界》2010,(6):60-60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回忆说,1992年元旦,我正在南海检查工作。那个时候就接到省委书记谢非打来一个电话。他说我们盼望已久的那位老人家要来了,请你赶快赶回来把工作安排一下。我回到省委机要室,看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发的一个绝密电报:中共广东省委,小平同志要到南方去休息,请做好安全接待工作。就这么一句话。不过,  相似文献   

3.
1977年7月14日,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陈永贵见到了好久没见的邓小平。此次会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原有职务。陈永贵会前握了一下邓小平的手,说:“想不到我们又在一起工作了。小平同志,这回你可要吸取教训了。不然,还会犯错误的。你年纪已经不小了,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好好地照毛主席的指示办吧。”  相似文献   

4.
我的30年     
我是1963年大学毕业支边到内蒙古开鲁中学工作的,迄今已46个寒暑。回忆我从不惑之年到古稀之年的亲身经历,正是小平同志复出后,拨乱反正,提出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30年。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逝世已经快半年了,但他的伟大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现在回忆起挺进大别山的岁月,我更加敬佩小平同志作为军事家、政治家所表现出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1947年6月,刘、邓首长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关于从内线打到外线的战略决策,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多人强渡黄河天险,随即千里跃进,8月底进入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了在大别山站稳脚跟,邓政委集中精力抓军民关系,抓部队纪律。1947年9月下旬,他和刘伯承同志在光山县城东25公里的王大湾主持召开了旅以上高级干部会议。当时才43乡的小平…  相似文献   

6.
颂小平同志     
颂小平同志徐南轩勋业辉煌世所稀,岱宗长仰引神驰。英年百战澄天宇,旭日千山奠国基。拨乱宏开通治道,回春首赋让贤辞。东风骆荡花如锦,四海欢歌颂舵师。颂小平同志@徐南轩...  相似文献   

7.
难舍的牵挂     
胡玉峰 《当代老年》2011,(11):38-38
1973年2月,邓小平结束了在江西的劳动改造生活,回到了北京。当年七月份,地铁公司领导接到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处处长刘生同志打来的电话,说小平同志13日上午要来地铁公司看看。接到通知后,大家由衷地感到,邓小平同志没有放下他8年前在玉泉路西白果树下奠基开创的地铁事业。  相似文献   

8.
据在邓小平身边工作的张宝忠介绍,小平同志是位生活非常有规律的人,其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酒不贪杯、心态常乐观、每天都锻炼、时时勤用脑:张宝忠回忆说:小平同志的饮食习惯非常好,再好的东西都不多吃。不仪如此,他还特别喜欢吃粗粮,每周至少吃两次,其中包括玉米面、荞麦面、高粱、小米等。其做法有贴饼子、蒸窝头、熬粥……除此之外,小平同志还爱吃四川家乡菜和泡菜。  相似文献   

9.
小平同志九秩华诞献词丁价勋舜壤年增锦绣春,万方额手就丹忱。举杯遥颂南山寿,翘首长田北斗辰。德润黎民迎幸福,谋兴华夏去穷贫。破除禁钢开新纪,何计乌纱再落尘。小平同志九秩华诞献词@丁价勋...  相似文献   

10.
梦里萦回     
小平同志15岁离开家乡,直到去世,七十八年没有回过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3,(20):20-20
编辑同志:我今年75岁,5年前我与女儿一起居住生活时,将自己的二居室房屋过户给了女儿。因对我财产分配不满意,与我同住一个城市的儿子几乎每年看望我均未超过两次。特别是我多次提出想念孙子,可儿子没好气地回答说:你给你孙子什么啊,我来看望你已经不错了,想看孙子——没门儿!若我提出要求儿子带孙儿来看望自己,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吗?  相似文献   

12.
厚德载物,青史留名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一位伟大政治家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他本来的名字叫做邓希贤,而我们喜欢亲切地称呼他"小平".  相似文献   

13.
正林颖同志:事情或者过于突然,但敌后两年我们是在相互了解着的,所以又不见得如何突然。由于子久(注:即刘子久同志,时任淮北区党委副书记)、瑞龙(注:即刘瑞龙同志,时任淮北区行政公署主任)两同志的美意,使我们得有通信的机会。我想,你对我也许比我对你了解得更多一些,因为那是党的生活使然,然也许双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反复认真地学习了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小平同志近期的几次重要讲话以及中宣部和国家出版局的有关通知、规定、选题等。 结合形势,大家对刊物的情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检查和反思。大家认为,本刊自创刊以  相似文献   

15.
"同志"这个称谓,是从中国共产党建党时就开始使用的。所谓同志,就是志同道合的意思。在单位,你同志、我同志这样叫着,显得亲切、自然、有感情。解放后,无论机关干部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律称同志。  相似文献   

16.
难忘的教诲 1958年1月下旬的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我当天下午到毛主席办公室开会,并特别嘱咐,要早一点到,毛主席要和我谈话。 接到通知后,我一直在考虑,主席和我谈什么呢?联想到前几天开会,周总理把我叫到一边,对我说:“秋里同志,我们准备让你和李聚奎同志对调一下,请你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我当时思想毫无准备,稍加考虑后说:“总理,这个任务我可承受不了啊!”总理说:“你考虑考虑,毛主席还要找你谈话。”我想,毛主席找我谈话,是不是谈这件事呢?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08,(4):47-47
结婚后,王震要回359旅。贺龙打趣地问王季青:“季青同志,如今你是359旅的人啦,是跟王胡子去359旅,还是继续留在师部?”王季青笑道:“既然我是359旅的人了,那我就去359旅吧。”  相似文献   

18.
学会管理情绪刘服华编辑同志:我退休后,情绪很不好,家里人也说我脾气越来越坏。每当深更半夜反思自己,感到十分痛苦。我该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呢?读者齐清齐清同志:编辑将你的信转给了我,我愿意与你谈谈心,不妥之处,请批评教正。人的情绪是来自生命的感觉,属于心...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们兄妹3个成家立业后 ,与父母分居另过。前不久父亲因心脏病突发死亡 ,留下属于他的遗产近两万元。鉴于母亲原来没有工作 ,又年迈多病 ,我愿放弃对父亲遗产的继承权 ,把我所得的份额让给我母亲继承。请问 :我可否转让继承权? 林森林森同志 :继承权是一种依附人身的权利 ,因而不能转让。你想把你应继承父亲遗产的份额转让给你年迈多病的母亲 ,这个想法很好 ,值得赞赏。你可以采取赠与的方式 ,把你应继承父亲遗产的份额 ,再赠与你母亲。这样做是合法的 ,因为赠与是受法律保护的。但是 ,在把这份财产赠与你母亲之前 ,你要征得妻…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是退休干部,去年房改时,由我儿子出资购买了单位原分配给我的一套住房。自从老伴去世后,我一直与儿子共同生活。儿子现已参加工作,我也准备再婚。请问,如果我先于再婚后的老伴去世,我儿子能否全部继承我的房产 ?如果不能,该怎么办 ? 王炳山同志: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你儿子出资购买的房产应属于家庭共同财产。为了避免日后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发生纠纷,你现在就可以协商将财产分割,对属于你的财产部分,你可以在生前立下遗嘱进行处置。你如果再婚,以后先于再婚的老伴去世,并且没有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