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美术学院以人文、学术、创意、阳光、美丽为办学理念,不但在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在美术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美术学院就有四件作品入选每5年一届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七件作品入选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全国美展,有两件作品分別入选"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全国美展和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有22件教师作品发表在权威核心刊物《美术》杂志上,还有一件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美术学院取得的科研成果可喜可贺,为庆祝学校60周年校庆,学院20周年院庆,师生们献上了一份祝福的厚礼。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26岁的浙江画家周昌谷在1955年以中国画《两个羊羔》获得了在华沙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第一个奖项。1957年3月17日,“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共展出了936件作品,3  相似文献   

3.
自本刊第六期发表了申光植的“科技珍闻”后,短短半月时间就收到全国各地来信逾万件,连日来,我竟如坐针毡,不知如何办理,只好求您给大家捎个信,暂时不要再来函了,我已不在鸡场上班,专此试验,忙不胜忙。“甲醇促产”详见九三年第三期《中国土特产》上。这则简讯只说是美国  相似文献   

4.
崔光武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美术馆学"专业研究生班深造。现任中国美术馆展览部副主任、美术馆画院秘书长。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艺术经历:2001年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大展2002年入选全军十届美展2003年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2004年入选全国十届美展2007年入选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2012年入选全国美术作品暨第1 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崔光武是从部队走进美术馆的油画家。从17岁踏入军营拿起画笔开始,他一直在扎实、稳健地走着自己探求朴素之美、真诚之美的道路,曾有作品参加一些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5.
黄戈  刘筱 《金陵瞭望》2011,(1):69-69
周京新,1959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南通。现为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政协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罄艺术家,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作品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相似文献   

6.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4):F0002-F0002
徐浩艇,男,1962年生,甘肃庆阳人,广东省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肇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绘画作品曾入选参展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大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等国家级大展,有30多幅作品参加省级展览并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7.
麻雯 《北京纪事》2014,(11):52-53
记者:您全程参加了全国戏曲院校"文华奖"的比赛,这次收获了一银二铜,比上一届有了很大突破。请您谈谈整个赛况。张宝学:全国戏曲院校"文华奖"分为少年组和青年组。我们学校大专学生参加青年组比赛,中专学生参加少年组比赛。准备工作早在一年前就布置了,在剧目的选择上反复斟酌,内部层层筛选,准备非常到位。初赛录制带子,我们也做得非常严谨,可以说是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8.
记者:马教授,听说这两年您在做一部电视专题片叫作《中国老三届》,您是怎度想起搞这部片子的呢?马小军(中共中央革校教授,以下简称马):我对“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题材一直比较关心,从1979年开始的“知青”热大概经过了几个浪潮,我一直都很关注,因为自己是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那些年的经历对于自己的影影不管怎样,至少它给每个个体留下的东西一定是终身难忘的。你想把它忘却,想把伤疤抹平、淡忘都是不可能的。我从1978年开始一直讯书、教书,在文化知识圈子里,对有关“知青”的文学活动、社会活动都比较关注。…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11,(7):72-73
2008年夏,应老战友之约与妻子一起去广州旅游,顺便参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这期间战友安排我们去了黄埔军校,如果说美展中一幅幅反映鲜明时代特点的作品让我油然而生出一种欣逢盛世的慨叹的话,那么近代中国革命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却将我带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使我为昨天在这片土地上追求光明、上下求索的先辈们抛洒热血所开创的丰功伟业所震撼。  相似文献   

10.
《淮海文汇》2005,(1):F004-F004
毕继民1961年生于河北大城,1984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品曾参加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第七、八届全国美辰,百名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等大展并获奖。在巴西、加拿大、日本、台湾等地举办联展和个展。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收藏机构收藏。  相似文献   

11.
陈丙利曾先后工作于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和中国书画报社。南开大学艺术博士,师从尹沧海教授。2004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0年获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2004年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天津区优秀作品展2005年参加首届中国写意画展2006年参加黎昌第四届青年中国画年展金奖2008年参加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2009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天津区作品展2011年东方既白——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11年参加墨迹·心迹中国画作品三人联展2012年参加中意韩名家佛罗伦萨精品展2013年参加澄怀观道——陈丙利山水作品展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11,(7):70-71
叶烂1955年生于江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秋塘染霞图》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金色的池塘》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并获优秀奖;《荷塘月色》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初夏的荷塘》入选“中国六届艺术节中国画大展”;《金色的池塘》获由中国文联、  相似文献   

13.
爱的永恒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烈士的遗孀,弥留之际,手一直指向一只抽屉。儿女们忙拉开抽屉———这个母亲从不准他们碰的禁地,只见里面躺着一块陈旧的表,表针还在滴滴答答地走着。他们疑惑地看着母亲,母亲非常吃力地做了一个捻动的手势。儿女们明白了:———该上弦了。当他们庄重地给表上紧了弦,把表放在母亲耳边,让她听表的走动声时,母亲满足而安详地微笑着,闭上了双眼。儿女们细看这块表时,都被惊呆了———这块表是他们的父亲留给母亲的纪念。五十年来,母亲一直没有让这块表停止走动。给表上弦,这件事太简单太平凡了。但是,对一位…  相似文献   

14.
SHMJ:孙老师,很高必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足一位经历很丰富的人,曾经做过公务员,也参与过很多当代艺术的活动,现在您创建的“太湖窑”品牌文化在苏州很有影响力。能聊聊您是怎样与艺术结缘的吗?孙厚义:我和艺术一直存在着某种渊源。大学的时候也是美术专业出身的。后来进入了公务员系统,在团市委和开发区管委工作近十几年的时间。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还是有艺术情结的,于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就创办了一个苏州的当代美术馆——戈多美术馆。  相似文献   

15.
今年36岁的叶军是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专业研究生导师。用叶军自己的话来说,他现在是传统与现代的纠合体,处于矛盾的位置自己主攻的方向是绘画,可现在从事的是书法教学,而真正的兴趣却在篆刻。在美术界,叶军是一位综合性的人才,他的绘画、篆刻、书法已得到圈内人士认可。看过他的画的人都会说一句"这是个很有特色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参加过中国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国第八届全国美展,湖北第九届美展,巴黎lssy国际双年展等,曾获中国第八届美展优秀作品奖、湖北第七届美展银奖,湖北第八届美展铜奖。去年年底,叶军在"La Biennale lssy"双年展后,又赴西班牙、意大利、罗马等地进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26日,肯德基官方微博突然对外宣布.自2013年12月30日起,经典“吮指原味鸡”将在全国暂停售卖五周.取而代之的是新品“黄金脆皮鸡”。为了配合此次营销活动.肯德基可谓不遗余力。从2013年圣诞开始.肯德基广告就开始铺天盖地.并且制定了全面的推销策略:开设活动专版,  相似文献   

17.
《品牌传播》:广告业是您的毕业首选职业吗?周微瑜:不是的,我是文革以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原来是做医生的,后来慢慢转型做了广告。当时读大学是带薪的,毕业以后要回到企业去,后来改革开放,我就去了香港公司,做中国办事处的主任,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转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基地工作,这样就开始做广告。  相似文献   

18.
杨越,著名版画家,现任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杨越毕业於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後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高研班,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大奖,并荣获第二届西班牙国际版画展“委员会奖”、“北京——台北”当代版画展“杰出奖”、“鲁迅版画奖”、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第七届全国“三版”展银奖、“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山东省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特等奖”。1998年至1999年应邀赴美国做访问学者,在访美交流期间其作品被美国波特兰艺术博物馆、美国戈登版画中心、美…  相似文献   

19.
一 我和岳山,结婚十二年了。前年开始,他被单位派到下面一个市里去建立新公司,路途遥远,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后来工作渐忙,就一月回一次。我的单位改制,人事利益纠缠不休,也没个消停的时候。他不在家。我甚至有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张军霞 《山西老年》2014,(12):34-34
周末回家,母亲拿出一件棉袄给我,翻出一个洞说:“这儿破了,你帮我补补吧。”我拿过来,却发现这件棉袄已经穿了好几年,而且那个洞是磨破的,于是对母亲说:“别补了,这都不暖和了,我给您买一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