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栾熙钧 《秘书之友》2014,(10):36-38
正【例文2】对一份事故结案批复的评改【原文】×安监发〔2007〕169号关于××劝业场拆除工地"4·10"高处坠落事故结案的批复××市××拆除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劝业场拆除工地"4·10"高处坠落事故结案的请示》1(××公发〔2007〕12号)2收悉。鉴于2007年4月10日7时38分左右,××劝业场拆除工地发生了一起高处坠落死亡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一份报告分析了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该报告例文的评改,阐述了报告文种的正确使用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提高公文质量还是提升公文工作者水平,都要重视并研究公文评改工作。这对做好公文工作至关重要。一、怎样认识公文评改要重视公文评改,前提是要准确全面地认识什么是公文评改工作,因为不少公文工作者不重视或不够重视公文评改工作,就出于对这项工作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认识公文评改,首先要把握公文评改的含义。公文评改包括狭义的公文评改和广义的公文评改。不少公文工作者仅局限于从狭义上去认识公文评改工作,认为只有外人对已成文的公文进行评改才是公文评改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来,公文评改文章不时见于秘书写作类期刊,有的杂志甚至期期开设"文章评改"栏目,为促进公文的规范化和公文写作学的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注意到,以往对评改后的公文进行再评改的文章在相关期刊很少见,近日拜读《秘书之友》2014年第7期刊载的詹燕同志《对〈从语言到功能——评改一篇批评性通报〉一文中修改后通报的评析》(以下简称"詹文"),甚感欣喜。《从语言到功能——评改一篇批评性  相似文献   

5.
对评改后的公文进行再评改,是公文学界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实践活动和学术现象。为探讨公文再评改的性质、特点、一般规律和写作技巧,将为什么再评改、再评改什么和如何再评改等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更好地指导公文评改实践,促进公文评改学的科学构建,本文特结合笔者自身体会对公文再评改原理进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多年来对诸多典型的公文实例进行评改,并结合公文评改实训教学的实践,详尽论述了公文评改理念、评改对象、评改主旨、评改依据、评改方法、评改范围,以及评改公文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使广大文秘工作者掌握公文评改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公文在党政机关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文秘人员在拟制时,应当熟知格式规范和机关工作流程,进而拟制出一份严谨规范的公文。现选取了行政公文中的一则通知例文,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所称的"公文标题",专指党和国家公文处理文件所规定的狭义法定公文的标题。"公文标题结构原理",是笔者在长期研究公文标题的基础上,于2012年为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而出版的《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一书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为使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得以升华,促进公文标题规范化,本文特作专题研讨。一、公文标题结构原理的显著作用长期以来,公文标题不规范的问  相似文献   

9.
要写好公文、修改好文稿和搞好公文评改,必须掌握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和语病矫正技法。很多人之所以写作公文时常常出现语病,修改文稿不知从何处着手,看不出公文中存在的问题,评改公文更无从谈起,正是因为不懂得且未能牢牢把握这两种技法。进行句子结构分析,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句子,增强辨析正误、修改病句的能力。语病矫正技法,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检查和修改病句的方法。针对几种常用的方法,本文特筛选比较典型而简明的实例进行评改。  相似文献   

10.
公文写作。无论是水平的提升还是质量的提高,无论是教学还是自学,都必须重视和研究公文评改。这对公文写作工作者抑或公文写作学习者来说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办公室业务》2012,(13):49
<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条例》将党政两大系统的公文处理法规合二为一,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对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统一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规范公文运转程序,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配合新《条例》的宣传、贯彻与实施,进一步提高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公文处理水平,促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定  相似文献   

12.
公文写作有一定规律可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便是其中的规律之一。关于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问题,笔者在《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及《公文标题拟制技法与病例评改》两著作中都有所强调。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因为遵循公文对应文种的行文规范,对于实现各级机关公文的规范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勘误     
<正>刊登在本刊2012年3月份【工作研究】第49至50页的孙琳论文,题目为"组织内的档案发展战略设计",作者单位应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12年1月份【理论研究】第78页玄淑华论文,题目为"浅述干部档案整理工作",应为2011年12月份刊登。  相似文献   

14.
下面是一则由某省主管部门印发10万份发至全省各地张贴,相关媒体和网站相继转载的通告。通告短短几百字,却有诸多不妥之处。虽然其效用毋庸置疑,但从公文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确有评改、研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办公室业务》2010,(8):64-64
【本刊讯】由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主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承办的全国第十二届公文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公文论著论文颁奖大会于2010年8月12日至8月1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致电祝贺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以主件数量为标准,可将公文分为单式公文与复式公文两类。单式公文的主件只有一个,复式公文的主件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复式公文一般为批准、印发、转发公文的通知。有时批准、印发、转发的是一份公文,如《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改革原油成  相似文献   

17.
拜读《秘书之友》2014年第7期刊登的李小冰同志撰写的《究竟怎么放假?——评改一篇晦涩难懂的通知》一文后,笔者感到该文纠正了原文诸多毛病,应当肯定,值得称道;同时感到,它对原文的评改尚不到位,文中的修改稿(以下简作“改稿”)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使评改趋于完善,促进公文评改事业发展,笔者特撰此文再作评改,并就评改后联想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学界同人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18.
徐海 《秘书之友》2008,(6):17-17
《秘书之友》2008第3期刊载了长江师范学院王科同志的《请示写作例谈》一文,例举了《关于成立××区环保局团委的请示报告》,分析修改了例文中存在的诸多错误。笔者对王科同志就例文的分析没有异议,只就修改后的公文谈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称的"公文标题",专指党和国家公文处理文件所规定的狭义法定公文的标题。"公文标题结构原理",是笔者在长期研究公文标题的基础上,于2012年为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而出版的《公文写作与评改禁忌大全》一书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为使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得以升华,促进公文标题规范化,本文特作专题研讨。一、公文标题结构原理的显著作用长期以来,公文标题不规范的问题尤为严重,而在理论研究上,至今仍然需要破解好诸多难题。公文标题规范除文种使用正确而外,主要表现在公文标题结构规范方面。  相似文献   

20.
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问题或事件调查之后,把所获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形成的书面报告,具有调研性、社会性、真实性、材料性等特点。调查报告属于事务性公文,在党政机关应用十分广泛。写好调查报告是每个文秘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要写好调查报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