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20日,刘云山同志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指出,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刘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对时下存在的一些感叹"为官不易、官不好当",因而奉行"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居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庸官、懒官、太平官,可谓对症下药,振聋发聩。为官当思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此乃天经地义之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做了人民公仆,理所当然就当勤图良策、  相似文献   

2.
<正>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替,人民群众对为官者的褒贬总离不开道德人格的评价。为官从政最要紧处是道德。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本,要做百姓喜爱的好官,必须做到人品、官品双优。(1)中共河北省委部署的"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活动,正在全省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做百姓喜爱的好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一点是必须做到人品、官品双优。(2)官由人做。要想做受人称赞的好"官",必须先  相似文献   

3.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 "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4.
官欲,就是为官和升官的动机与愿望。具有强烈的为官欲望,是成为领导角色和促进角色成长的先决条件。然而,在我国,对官欲存在着两种十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官本位意识深入骨髓,从官到民普遍对官职都顶礼膜拜,对为官和升官梦寐以求,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又无不视官欲为极不道德、极不光彩、极其卑污的心理。这样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对抑制蝇营狗苟地追逐官位的行为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扭曲了人们  相似文献   

5.
正官职乃天下公器,为官须恪尽职守;民为邦本,为官尽职的根本在于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在1990年第9期《领导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为官之道》一文。他指出:"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体认和笃诚践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多年前关于为官之本的精辟论述和慷慨情怀,仍然令我们深受教益、备受鞭策、激情奋发。  相似文献   

6.
“官本位制”依然笼罩着中国大地.入仕为官是多数青年人的追求,大学里的管理学专业长时间就是热门专业,能考取这种专业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官场,读几本理论书籍进入社会后就心高气傲,没有个一官半职就认为社会没有重用他,整日里怨气冲天,官职太低也认为社会欠他的太多,其实真的给他们大官做,他们中的多数也只能是误事、误国,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7.
正策划人语为官不为,就是占着官位、握着公权力,却不干应该干的事,无所作为。这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正在着力解决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引古人诗句"为官避事平生耻",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担当,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对领导干部而言,必须确立一个基本理念: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官之本分。  相似文献   

8.
<正>"为官不为""消极怠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必须下大力气铲除"为官不为"的生存土壤。一是完善制度。认真完善并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为官不为、消极怠工者要严惩,不能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9.
正【策划人语】如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一样尸位素餐、为官不为的懒官,古今中外并不鲜见,但让一国总理因之而拍了桌子痛斥,可见时下的懒官懒政已经严重到了何种地步。可以说,官员的贪污腐败与懒政成了当今官场上存在的两大恶疾。从某个角度来说,懒官懒政也是腐败。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危害社会的"致命伤",那么,懒官懒政则是"慢性病"。不管是"致命伤"还是"慢性病",都会危及到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懒官懒政不仅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懒官懒政的存在,会不停地制造着群众与党  相似文献   

10.
"吃百姓饭,穿百家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道为官难".一位文质彬彬、谈吐高雅的年轻人,从一名普通的乡干部靠自己的勤奋、实干,一步一步走上了领导岗位,他就是现任虞城县城郊乡党委书记--刘彦峰.  相似文献   

11.
"为官不为"是领导干部对待自己工作不作为或不负责的行为状态,表现为不愿为、不想为、不能为、不会为等特征。通过交易成本分析发现:干部为官将会付出决策成本、执行成本、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等,而领导干部选择"为官不为"则会获得交易成本比较优势,即支付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收益。因此,治理"为官不为",应增加为官有为的正当收益,同时加大"为官不为"交易成本,包括进行理念教育与技术培训、建立竞争机制与责任机制、改善工资待遇与推进精兵简政。  相似文献   

12.
<正>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对联作者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为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一生为政、为学建树颇多。此联劝慰为官者不仅要"求通民情",同时还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多做事,少犯错。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此联为梁章钜所作。梁章钜,清代文学家、楹联专家。这是为其好友余小霞为官赴任时所作的相勉联,劝慰好友要保持自己的品德操守。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为官不为与官员乱作为同属于干部失职失责问题。当前,我国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在此大环境下,为官不为更成为一种变相腐败,危害性极大。要根治为官不为,必须"知其害,防其乱"。一、知其害——为官不为的不良影响延缓工作进程、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  相似文献   

14.
《领导之友》2007,(5):58-59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起职业官吏体制的国家之一,因此对于职业官吏进行选拔、任用、监察、考核等的制度非常复杂,值得总结研究。本文仅就中国古代惩治官吏腐败渎职方面作一些历史的回顾。历代治官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防止官员"犯赃"。赃字在古代的原字是"臧",意思是"藏"或  相似文献   

15.
<正>从懂事开始,父母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敢于负责,只要是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坚决负起责任来。当时,我们对"负责任"的感觉和理解,就是做老实人、做老实事、讲老实话。从军20多年,变换了不少岗位,对"责任"慢慢又有了新的感悟。我认为,"责",就是岗位应尽的职责;"任",就是必须承担的任务和义务。从岗位角度讲,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会有与这个岗位紧密相关的职责和任务,我们需要不折不扣地负起责任来,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进而强调,要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其中,懒惰之风就在整治之列。懒官是懒政形成的主因之一,解决好"为官不为"的问题,要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使命责任,致力营造风清气正、进取有为的政治生态,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力军。一、懒官不作为之乱象扫描关于懒官,社会和群众有诸多画像:  相似文献   

17.
正【策划人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规范各级干部行为的多条禁令。大至干部选拔任用、公务接待、出国出境,小至公共场所禁烟、寄送贺年卡、购买赠送烟花爆竹,都有涉及。而当前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紧迫性,也要求为官者勇立潮头、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由此带来的本领恐慌和问责压力,让有些干部开始感叹"为官不易",官不好当了。"为官"当然"不易",但"为官不易"不能成为"为官不为"的借口。4月20日,刘云山同志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指出,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当前,一些  相似文献   

18.
<正>时下,官场中弥漫着"当官真难""公务员太累""为官担惊受怕"等"为官不易"的消极心态。这是一些干部在当前政治生态下的真实心理写照,必须加以正视和解决。否则,部分干部"怨风盛行",容易形成一种泛滥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干部的成长和事业发展。辩证分析"为官不易",需要厘清真、伪两个层面的不同意蕴。所谓"真不易",即"为官不易为",是干部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一年多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彻查严惩了一大批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无数"苍蝇老虎"纷纷折戟落马;另一方面从严从细地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从公共权力的运用到个人的食用住行,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权力被陆续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在此厉治背景之下,一些领导干部慨叹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个别领导干部选择了"官而不为"——消极对抗者有之,耍滑避事者有之,明哲保身者  相似文献   

20.
<正>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不断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此,做好群众工作,不仅要问计于民,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所思所盼,也应该带点"官气"。所谓"官气",不是官僚主义,不是颐指气使,而是一种"为官"的高度和气度。既然"为官",就不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要在思想境界上有高度、在拿出决策时有胆识、在工作创新上有魄力。不仅要深入群众,更要为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认真对待群众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