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道德认同"问题内生于主体道德意识的自我觉醒,反映的是道德意识内部以及道德意识之间的深层矛盾,而这些矛盾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激烈并使个体道德意识陷入困境:道德自我认同的内在纠葛、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紧张以及道德自我与伦理实体的背离。如何应对此困境,传统伦理思维和现代道德建构都将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的核心应该包括人们的价值观、语言、宗教、传统以及习俗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特点的人类社会群体,是一个由浅层的文化和深层的民族意识组合起来的共同体。民族与文化密切相关,民族人民创造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点。文化认同可以促进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国际间真正值得注意的不再是"国家",而是植根于过去宗教渊源的"文明"。所以,文化核心在民族认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化"概念的建构在时间上是一个过程,在空间上是一个系统。它既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又体现了一种境界和理想,表现为合工具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既关涉德性的养成,又关涉政治的取向,本质上表现为道德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总之,"教化"是在个体与社会交往互动的基础上,使一定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政治要求,有效传递给社会中的个体并内化为自我的内在品质,在普遍性认同的基础上最终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现代道德哲学承担了在差异语境下建立认同的基本任务。基于同样的问题意识,泰勒和哈贝马斯皆意图从道德的私人领域和政治的公共领域这两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维度重思启蒙所规划的认同使命。泰勒通过将伦理的“本真性”导入法律条文对之直接确认方式进行论证,哈贝马斯则诉诸道德的“商谈性”及在商谈意义上与法律的同源互补关系为之奠基。前者将差异视为需得到例外保护的特殊的善而有悖于现代道德的认同要求,后者则通过道德的普遍化原则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寻求交往式认同的可能性。原则导向的道德虽具有知识形式,但借由法律的外在强制对知识化道德之行动软弱性的补救,兼容了差异的道德原则,因而不仅是得到论证的普遍知识,而且同时是能落实为现实的道德行动,从而使认同实现在现实的道德行动而非仅仅是知识论证中。  相似文献   

5.
当代哲学大师哈贝马斯提出以“商谈伦理”实现现代社会的政治认同,罗尔斯则认为公平正义才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倘若抛却两位大师的理论纷争,以一种融合的视阈来重新审视商谈伦理和公平的正义,重构多元社会的政治认同——商谈伦理为公平的正义奠定并给与了持续的合法性,而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则为商谈伦理设置了效力边界,注入实质的价值内核,为防止多数的暴政限定高压线,二者便形成了一种理论的耦合,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提供了规范的依据,并能有效地回应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6.
重新阐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以"质"与"量"相整合的思想为指导,以隐含研究为主,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发现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个体的专业化、群体的专业化;个体的专业化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即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责任、专业权力、专业良心、专业自尊、专业理想;同时,在专业化发展内涵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辅导员专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期待"问题意识的革命",其要义是由精神世界中"道德的独舞",进入对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的哲学诊断及其精神形态的追究。三次持续调查的海量数据显示,当今中国社会呈现"道德问题—社会信任危机—伦理上的两极分化"的"问题轨迹",个体道德问题向群体道德问题的积聚,群体道德问题演化为伦理存在和伦理认同危机,伦理存在和伦理认同危机演化为伦理上的两极分化,是"问题轨迹"的精神节点。人的精神世界中逻辑与历史地内在分裂为伦理上两极分化的可能性:"单一物"与"普遍物"的"伦"的两极;"高贵意识"与"卑贱意识"的"理"的两极;"贪民"与"贱民"的人格的两极。一旦现实条件具备,可能便转化为现实。现代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不是西方式的伦理形态或道德形态,而是伦理与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伦理—道德形态",它是与传统一脉相承的"中国形态"。在伦理上两极分化已经发生并且还在发生的背景下,必须将"道德问题意识"推进为"伦理问题意识",建立"伦理—道德问题意识",达到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本位人格的法律具有两个特征:权利本位(私法)和形式主义,它们使法律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个体本位人格的道德表现为信念道德和责任道德,而二者进一步演变为宗教和法律,导致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被“悬置”。社群本位人格的道德具有两个特征:义务本位和实质主义,它们使道德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社群本位人格的权利和主体意识不明确,使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十分有限。交互主体人格在自我和他人、理性和情感、权利和义务、形式和实质上既是二分的又是统一的。因此,交互主体将使“法治”和“德治”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的先驱叔本华、祁克果、尼采三位哲学家一改在黑格尔那里达到顶峰的近代哲学的传统,转而对其进行批判并开始关注个体生命.然而,在现代性语境下,却出现了都市化的流浪、归属感逐渐淡化的个体自我认同的悖论和危机.如何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意识关系三个维度上分析,将为我们思考和解决个体自我认同问题提供一种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由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受社会文化和情境的影响,某些特定行为引发的道德自我知觉与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象并不一致,此时个体会采取调节机制来维持道德自我平衡,常见的有道德许可、道德推脱、道德清洁、行为补偿、道德认同等。将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调节机制的外部效度和内在心理机制,考察如何促进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个体的人,其本质属性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只有在"关系的存在"中,一个有理性的人才会意识和思考自己生命存在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自我和他者寄身于其中的人类社会整体与外在于人类同时又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人居条件和物质资料的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真实性及其意义。以"自我"为原点的这种真实的"关系的存在",构设了"道德自我"的社会实存及其型塑的伦理实体生态,进而悬设这一伦理实体生态中的"我"的道德人格的价值生态,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存、身与心和谐共进,以期走出麦金太尔教授所隐忧的"认识论危机",实现现代人生命体认与安顿、道德认知与建构、人性提升与人格完善的伦理学突破。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已成为现代人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导致自我认同基础的改变。在网络推动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球化浪潮中,固定认同元素如人种、地域、国别这类个体识别元素对自我建构的重要性日益弱化;而专业水平、价值观念、表达能力、见识水平等非固定认同元素日益重要。曾经盘踞在意识中的"绝对真理"和道德观念将被重新考察。以时下web2.0最新运用微博为例,分析在日益多元的网络环境中自我认同的复杂性,对微博个体认同中出现的新特点、新形式、新诉求进行理论探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面对技术理性统治所带来的西方社会的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在其商谈政治观的理论框架下提出了商谈共识的理论思想,试图为解决价值多元社会的发展困境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在哲学认知论、政治哲学论以及政治实践论三个层次上表现为不同的理论形式。把握商谈共识论的理论形式,可以为建构政治共识论的一般性理论形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吉登斯的结构化社会学理论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见解。其本体性安全、知识能力与行动能力、反思性自我认同等新颖的范畴与命题,不仅成为理解社会道德建设、个体道德发展的新范式,而且对学校道德教育目标、手段、课程资源及师生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说中建构了"人格结构"理论。以这一理论观照当代中国新闻传媒,可以发现其有着类近"本我"的传媒经济效益、类似"自我"的传媒现实经营、类同"超我"的传媒社会效用的"三我"人格结构。从当代中国新闻传媒的运作实践过程来看,其因人格结构失衡而正在浮躁与妄动中饱受着世人的菲薄。在人格结构理论的视野之下,作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道德践行主体的中国新闻传媒,当以"三我和谐"作为其运作的基本价值指向,方可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一系列社会现象或事件引起的广泛道德争议,凸显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价值冲突及其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等道德困境。重建道德价值认同、走出道德困境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制性地划清个体情感、意义价值与社会规范价值的边界,建立规范价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形成社会规范性价值共识,为个体生活提供公正的社会秩序;二是个体保持清醒的价值理性,依靠文化自觉,为自我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镜像理论"主要描述"自我"如何在与另外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中构建。银幕是最初镜子的延伸,观影时,银幕内外的"自我"与"他者"不断冲突造成了主体的异化,最终使观众潜藏在深层心理中的无意识得到宣泄与升华,达到第二次自我认同和构建。  相似文献   

18.
从一些哲学观点来思考"市民社会个体的自我觉醒",以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契约的角度说明其重要性。在合理引导"市民社会个体的自我觉醒"的思考中,结合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合理的"利己主义"的批判思考解决市民个体觉醒中所具有的盲目性与滞后性,探究法律在合理引导中的运用,从而对理解合理引导"市民社会个体的自我觉醒"有所帮助,因而希望在此哲学思考中获得些许生活启示。  相似文献   

19.
自我分类理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分类理论产生的直接理论背景是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理论在Tajfel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它是针对社会自我概念、去人格化的前提条件和结果等的一系列假设,从社会认知的角度阐释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后,集体现象与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的联结过程。  相似文献   

20.
道德态度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则、道德观念和道德现象稳固的内在心理倾向,它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倾向构成。道德态度具备社会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四个基本特征,具备社会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导向四个基本功能,具有影响道德判断和选择、影响道德行为方式两个主要作用。道德态度与道德价值观有所区别,但联系更为密切。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通常具有一致性,但二者的背离也比较常见。道德态度的形成要经历顺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其形成的心理机制主要是强化与观察学习的交互作用,其影响的内部因素在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分化以及社会经验,外部因素在于父母、教师、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和社会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