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分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分析孙中山等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革命中的作用 ,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 ,而且对于提高我们对信息时代知识分子的新的更为重要的作用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技革命使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空前的增强,也赋予了党的先进性的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高度重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有关论述是对邓小平的有关思想、中央决议、文件的观点的阐发,同时也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他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认识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成长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朱自清受欧美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影响,崇尚民主和自由精神,追求人格独立;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热爱祖国,关注现实社会,注重伦理修养,以中国传统文化弥补自由主义思想的某些欠缺。  相似文献   

5.
因对阶级归属的刻意强调,中国现代少有对"知识分子"的整体性研究,处于意识形态主流的论者认识到知识分子群体的特殊性更属罕见。本文通过对冯雪峰两篇相关文章的分析表明,他早在1928年就认识到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革命"时期所应有的某种特殊性,尽管他并未明言"特殊性"具体何在,但提出问题本身的意义就不可小视。本文将在详细分析其观点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作为思想观念生产者的知识分子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论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的人”的揭示关系到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问题,对当代知识分子意义重大。知识分子如果从“抽象的人”出发则易丧失其现实性,沦落为“抽象的知识分子”,从而深陷人格迷梦,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谋求人格成就和人类解放;更易误入方法迷途,由脱离现实的纯粹思辨走向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僭越;致使身份迷失,因不明分工的阶级根源而导致职业自负并丧失阶级意识。新时代知识分子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认识自我并开展研究,才能在实践中成就理想人格;立足现实进行思辨和批判;追求真理而不迷失自己的阶级归属,在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是衡量知识分子真义的内在尺度。知识分子凸显的是一种超越阶级意识,阐释终极意义,关怀社会大众的内涵。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即人文知识分子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知识分子精神的承载者、践履者和阐释者。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爆发后,知识分子被迫内迁与长期流亡后方的苦痛经历,使他们的心态在抗战中发生了衍变。内迁知识分子在迁徙前就已面临是否内迁的抉择困境,再到迁徙过程中的心理煎熬,以及后方长期面临的生存焦虑,知识分子心理始终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中。这种心态在后方的长期流亡中逐渐呈现出一种苦闷,以及对个人命运的绝望感。而后方国民党腐败的现实则将这种心态进一步延伸到对国民党政权认同感的疏离,并最终导致了战时知识分子群体趋于一种“失序”状态,即个人对社会依附感的断裂。这种心态的衍变间接影响了战后我国政治格局的走向,同时这也是战争对内迁知识分子心理所造成的隐性伤害。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形成是受历史渊源、政治因素等诸多因素制约的 ,当然也与知识分子本人性格情操相关。研究这一问题 ,对于构建民主的人文精神氛围 ,强化知识分子崇尚自由、尊重科学、倡导民主的主体人格 ,使中国文化以博大开放的姿态、自由自主的精神走向世界 ,无疑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对建国后十七年的历史进行过深刻的总结和反思。这些总结和反思包括:建国十七年绝大部分时间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1957至1965年社会主义探索中“两个趋势”的观点:用“二十年‘左’倾错误”的命题来审视1957年后的历史。这些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抢救大陆学人” 对于生逄鼎革的知识分子来1949年是短暂而漫长的一年。这一年在政治军事大幕背后,有悲欢离合的社会生活,有人生十字路口的彷徨踯躅。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就已给形成了系统的知识分子思想 ,他认为 ,知识分子属于小资产阶级 ,但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 ;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革命中发挥着先锋队和桥梁作用 ,关系着中国革命的兴衰成败 ;知识分子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成长为完全的知识分子 ;党和政府必须大力吸收知识分子 ,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善加利用他们  相似文献   

13.
刘远柱在《理论月刊》2007年第11期发表“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科学内涵”一文认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知识分子观,从而开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局面。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知识分子的团结、利用、改造政策等方面的思想构成了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是精神世界的引领者,批判性是他们的精神本质,他们习惯独立于体制之外,对意识形态所做的欺骗进行抨击和嘲讽。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欺骗性,是统治者巩固政权所利用的意识工具,而列宁将意识形态调和成一种描述性的概念。作为精神引领者的知识分子在遭遇教化公民政治意识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时候,理应作出精神引领者还是意识形态维护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16世纪开始的西风东渐对中日两国影响极大,在同样面临西方殖民势力东侵,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之初,两国的知识分子都无可避免地要做出必然反应。中国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文化与科学之始,既不一概排拒,也非全盘接纳。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排拒西方文化与科学;二是说接纳西方文化与科学的知识分子也并非广泛接受。日本知识分子呈现出两个特色,一是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常以汉文化作为衡量西方文化的尺度;二是对西方文化充满好奇,主动积极进行钻研与吸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知识分子吸纳西学未能持续,日本知识分子吸收西学几无间断。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是个比较特殊的现象,他生前默默无闻,不为人知,死后却获得了无限的哀荣,他成为了一个自由符号,被抬上了“自由知识分子”的神坛。本文试图论述的就是:王小波是因何登上这个位置的。在这个过程中,思想界的自由精英、媒体、一帮“门下走狗”扮演了抬轿子的角色。通过这样的分析,读者也许可以通过一个案例发现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吸收大量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和建设。对于知识分子,不但要放手培养,还要尊重信任和大胆使用,并使之走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初期中国选择体制外改革的路径取得了成功。改革新时期 ,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战略发生了重要变化 ,原有的制度均衡被打破 ,新的制度需求要求提供新的制度供给。体制内创新的改革路径是对新世纪经济知识化信息化所创造的经济机会的制度回应 ,是对资源要素相对价格长期变化的制度回应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法律制度降低了体制内创新的制度风险与交易成本的结果 ,是为了克服无效率体制所产生的消极制度连锁效应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 ,选择体制内创新的制度安排 ,不仅是适应新时期经济形势和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逻辑证明。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深深扎根于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土壤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无不深深打上了俄罗斯文化传统的烙印。在20世纪的社会革命中,俄罗斯知识分子经历了热情拥抱革命,队伍迅速分化,走向沉没走向附庸的三部曲。这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1、突出的革命崇拜倾向;2、强烈的激进情绪;3、独特的俄罗斯式的浪漫主义;4、思想和情绪远离俄罗斯人民大众,处于既与当局格格不入又不被人民理解的边缘人地位;5、思想和行为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