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家庭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而父母控制是教养方式的核心手段。分析父母控制对子女的影响,了解其利弊和原因,对寻求恰当的教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父母控制分为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行为控制指父母对子女设置规则,通过询问及观察来掌控子女的行为。心理控制是父母通过某些手段干扰子女内心世界,阻碍子女自主意识独立发展的控制,对子女的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郭琳  车士义 《兰州学刊》2011,(3):107-114
文章把父母的工作状态分为在家务农、在外打工和本地非农就业三种,考察三者及其他家庭变量对子女教育获得(经济支持、家庭辅导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的影响。结论认为:一方面虽然不同职业状态的父母其子女的教育获得有很大差异,但和务农相比,外出打工和非农就业都会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增加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从而更有利于子女获得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获得极大地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母亲拥有较高学历和非农工作的农村家庭,其子女会受到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家庭辅导。因此在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动的同时,政府应该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并加快农村地区发展、鼓励农民本地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3.
下岗职工子女问题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下岗职工子女的社会能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①下岗职工子女社会能力整体水平显著低于在岗职工子女 ,其社会异常检出率为 2 7.5 %;② 6~ 11岁下岗职工子女社会能力异常检出率高于 12~ 16岁下岗职工子女 ;③下岗职工子女中女孩社会能力异常检出率高于男孩 ;④通过回归分析 ,影响下岗职工子女社会能力的因素有 :子女对父母下岗的理解程度、下岗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亲子相聚时间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力优秀者做过研究,发现智力发展和四种品性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三是要有自信心,四是不能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那么,要培养孩子具备坚强的性格,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5.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家庭影响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6.
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两组测量赡养的变量 ,本文对不同的居住安排影响子女赡养行为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居住安排对子女在 3个方面提供赡养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即料理家务等日常活动 ,在婚后继续给予父母同样甚至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体贴。其中 ,同住的居住安排下子女提供这 3方面赡养的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住在父母附近的子女 ,可能性最小的是住在离父母较远处的子女。据此 ,文章对目前正在变化中的家庭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 ,以及未来相关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母子关系是一切人际伦理中最美满、最和谐、最牢固的关系之一.传统社会父母对儿子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一般而言,父亲对儿子的期待往往好高骛远,富于理想色彩,其态度是严厉而苛刻的,而母亲对儿子的角色期待则平和而切于实际,其态度是宽容而慈善的.父尚义,母尚恩,故父亲严厉,母亲慈善,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由于母子关系比较亲近,母亲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常常超过父亲,母亲更适宜做儿童的启蒙老师,是培养儿童健全才性和健康心灵的最佳人选.  相似文献   

8.
王蓉蓉 《兰州学刊》2011,(11):64-69
利用2010年在上海市静安区进行的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状况与需求调查数据,在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现状和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的双变量统计基础上,利用二项Logistic方法实证分析独生子女父母的性别、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性别、子女健康和婚姻状况等变量对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老人自身特征外,子女性别、健康和婚姻状况也是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老人的经济状况和子女的生育状况对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孔子所倡导的“孝”,十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真诚的热爱、尊敬之情,强调子女对父母奉养的责任,强调“事亲”方面的推己屁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玳弃士会里,“孝”精神的倡导与弘扬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桑儿 《家庭科技》2006,(3):41-41
常言道:父母是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最早引路人, 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儿童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不良心理。请家长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以下不良心理表现:依赖心理常见于隔代教育的家庭,父母或爷爷、奶奶对小孩过分照顾,不放手让小孩独立活动,小孩性格会消极、依赖、缺乏主见、责任感、耐力,难以适应集体生活,遇事优柔寡断。畏惧心理常见于父母素质较差的家庭,因其父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发展的形成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培养有重要影响。调查研究表明,朝、汉族小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显著,朝鲜族父母对子女给予了过多的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这决定了朝鲜族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不如汉族小学生高。因此,要注意营造朝鲜族家庭中的民主氛围,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良好的情绪,才能使其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关注和保护儿童权益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法律话题与问题。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与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侵害未成年子女权益的问题长期被忽视,相关立法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侵害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身权益、财产权益以及其他权益的侵害。我国应加强对有子女公民的道德法制教育,重视父母侵害未成年子女权益法律的司法保护,加强对父母侵害未成年子女权益现象的社会监督,注重对特殊儿童群体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市居民代际间资源交换的模式并检验“父母投资有效地提高了子女为父母提供赡养的机率”的理论假设。根据对河北省保定市“老龄化及代际关系”抽样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作者试图从父母为寻求老年安全所采取的策略出发,讨论父母对子女的投资与子女为父母提供养老帮助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对中国都市家庭养老机制提出相应的理论解释。研究资料表明,老年父母与其成年子女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资源交换。进一步的多元分析为父母投资与子女养老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伍海霞 《江淮论坛》2014,(6):142-146
文章从“家内”与“家际”视角分析了城乡家庭养老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乡家庭养老支持存在显著差异。亲代的居住安排、对孙子女的照料、在子女婚姻花费的贡献,以及亲代与子代配偶关系等因素对亲代的养老支持产生了影响。城镇地区多数子女与父母在空间上形成了“分而不远”的状态,在代际支持上表现出“分而不离”的特征;农村子女在与父母分开居住后,亲子代问代际交流减少,“家际”方式下的养老支持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15.
将利他主义的代际效应引入理性成瘾模型中,发现利他主义的养育子女行为与对子女代际健康有负外部性的吸烟行为同时存在的根源在于父母忽视了吸烟的代际影响,从而导致非理性的行为决策。使用CHNS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父母吸烟对子女健康的代际影响,发现父母吸烟会导致子女健康水平下降21.5%—26%。进一步将代际效应细分发现,后天效应可以有效规避,先天效应的危害要大于后天效应,孩子在整个成长阶段都会受到先天效应的影响。接着,从消费的"替代效应"和"偏好效应"角度阐述其内在的行为机制,并进一步估算出吸烟引起代际健康的经济成本。研究扩展了理性成瘾理论,主张从源头禁烟,为公共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抽取750名大二学生进行EIS和CHQ-12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高职高专学生情绪智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情绪智力对学业成绩存在一定的影响,不同成绩等级学生在调控自我情绪和调控他人情绪两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子女的赡养行为直接影响老年人福祉水平,那么,反映群体差异的阶层地位是否影响个体赡养行为,即产生“孝因群分”呢?通过对2017年CGSS数据分析可知,“孝”确因“群”而分:个体的阶层地位对赡养行为存在显著影响,阶层地位越高的个体赡养行为更为积极。其中,个体受教育水平越高越重视对父母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职业地位较高的个体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则更为频繁,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个体更能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和精神慰藉。从主观指标来看,阶层地位自我感知高的个体对父母经济支持、生活照料需求满足提供支持更为频繁。这就要促进教育公平、拓宽职业上升空间、提高个体收入水平及获得感,推动个体积极赡养,实现老有所养乃至老有颐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数据,分析了老年父母的居住模式,他们在物质、日常照料和心理等方面获得儿女支持赡养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空巢家庭(一人户或者夫妻二人户)已逐渐成为老人家庭结构的主流,但绝大多数老人居住在距子女较近的地方,并与子女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除了家务照料外,子女居住距离与对父母的支持频次之间没有很显著的关系;父母的居住模式和对父母的支持频次间也不存在很明显的关联关系,即对于不和父母同住的儿女来说,他们对父母的支持频次并不会因为父母和其他儿女共住而减少,也不会因为父亲或者母亲独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徐光臻 《家庭科技》2021,(11):35-37
家庭教育中父母陪伴的常见误区 将孩子委托给他人照顾 将孩子委托他人照顾的情况通常出现在以下两种类型的孩子:一是农村留守儿童,二是城市父母双职工的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父母双双外出,到城里打工,子女留在家中由祖辈照顾.由于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落后、文化水平有限,只能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对孩子的学习难以起到辅导的作用.有些长辈一味溺爱孩子,致使孩子从小缺乏严格的管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02,(11):35
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大量调查表明,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十大因素。 一、父母血缘远近 父母均为本地人,其子女平均智商为102.45,父母为同省异地人,子女平均智商为106.19,父母为异省者高达109.35;而弱智儿的发生率以及弱智程度恰相反,以本地人结婚的家庭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