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的文化评价尺度的确立是中西文化深入交流的基础。马克思唯物史观确立之前,文化评价尺度总体上围绕着以价值尺度为主要标准对中西文化进行评判,这种文化评价尺度有根本的缺陷,即缺少经济方面的标准。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大胆地构建文化的评价尺度:文化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人的尺度所强调的是,社会进步要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尺度在根本上符合社会进步概念的人文意蕴,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兼容所谓的生产力尺度的要求.即使二者有不一致之处,这些区别也只能作为"生产力尺度"不适用于社会进步评价的例证.而同时认可二者的双重尺度观也会导致理论和实践中的困境.因此,人的尺度有可能也有必要作为社会进步评价的单一尺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文化失范是指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处于一种主导性文化价值的缺失及文化秩序的混乱无序状态。以马克思评价历史现象的道德尺度和历史尺度相统一的原则为评价标准,期望能进一步提高关于社会转型问题的研究深度,从理论上回答当代中国人思想中存在的困惑和矛盾,为有关方面着手解决文化失范所造成的各种负面效应,推动社会顺利实现转型和文化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悖论命题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学者以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有不一致的情形就推断出两者存在着难以相容的"悖论".不能否认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这只是两者关系的一面,其另一面则是,它们不仅都由实践决定并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而且,历史尺度是价值尺度的现实化,价值尺度是历史尺度的终极目标,二者有着现实的统一表现,并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有着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认为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存在"悖论"的片面解读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论证对应生原则、历史性原则、辩证性原则相抵触,直接违背唯物史观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今年第二期发表了俞吾金先生的大作《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 (以下简称俞文 )。这篇文章以其才思敏捷、见解深刻而令人折服 ,但在对《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的评价及其他相关问题上 ,也引发了我的一些不同的思考和看法。俞文认为《手稿》不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对异化评价的尺度不对头 ,只注重“道德评价优先” ,而没有贯彻“历史评价优先”的原则。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澄明 ,即《手稿》中的异化是什么意义上的异化 ?它与以前哲学家们所谈的异化相比 ,有了哪些新的提升 ?马克思对于…  相似文献   

6.
俞吾金教授在其<"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一文中提出三个涉及马克思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新见解:(1)马克思一生都使用异化概念;(2)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一个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转换";(3)异化概念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不是象征性的、边缘性的,而是实质性的、基础性的.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分析,现提出三个不同意见: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的绝大部分重要著作中都没使用过异化概念,俞吾金教授说"马克思一生都使用异化概念"不符合实际情况;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异化概念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由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已经放弃这一概念,因而他所说的情况--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实际上并不存在;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异化(劳动)概念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因而它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谈不上,更不要说实质性的、基础性的地位了.  相似文献   

7.
马岳 《理论界》2005,42(12):28-29
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生产"两个尺度"的理论."两个尺度",即"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对"两个尺度"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8.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 ,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 ,即从青年马克思的“道德评价优先”转向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历史评价优先” ,而这一视角转换的前提则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由于这一实质性的视角转换未被揭示 ,把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等同于整个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误解则不可避免 ,从而埋没了成熟时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大价值。本文认为 ,惟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 ,认真地解读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著作 ,才能发现其异化概念发展中出现的这一视角转换 ,从而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以及它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公平观.每一个时代的公平观都是适应当时的生产方式形成的,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效率的要求相适应的.它形成了建立在历史尺度上的现实的、具体的公平.但是,这种公平往往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是同公平的人道尺度相冲突的.这正是公平二重性的内在冲突.现实的公平与理想的公平、历史尺度和人道尺度的完满统一,只有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公平观,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性质,体现公平的历史尺度,也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人道主义的尺度.在两种公平尺度的冲突中寻求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出并试图给予解答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涂尔干认为,分工的"真正功能"并不在于优化经济,而在于实现社会整合,因为分工既是社会团结的源泉,又是道德秩序的基础。历史地看,在"机械团结"的传统社会,个人与社会主要维系于集体意识,而在"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个人与社会主要以社会分工为纽带。"失范"是涂尔干对现代社会的病理诊断,但其原因不在分工,而在传统社会道德支柱的瓦解。因此,与马克思不同,涂尔干认定现代社会的"危机"在性质上是属于道德的而非经济的,现代社会的"出路"就在于必须诉诸基于社会分工之上的道德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6,(4)
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广义上包括公共存在和公共意识两方面,其出场的历史语境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二元对立,而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解剖所探寻到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一内蕴着公共性思想的"公共存在"则历史地超越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分裂,实现了个体与类、个人与社会的真正统一;同时马克思立足于扬弃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公共意识"则逻辑地扬弃了作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意识形态表征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彼此对立,消解了这一此消彼长的"意识形态幻象"。可以说,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在双重意义上超越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2.
学界一般所谓单线进化论与多元生成论之间的对立与分歧,其实恰好构成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两层基本底蕴,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根源于马克思审视历史的双重视野和双重尺度.从生产力的决定性视野审视社会历史进程,社会形态的演进必定是一个线型模式,这种线型模式通过各种人类共同体的典型发展形式来体现,它的意义在于为各民族、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客观尺度.在古史分期讨论中,大多数学者没能自觉地把握这一尺度,更多地是着眼于价值尺度,失却了科学把握历史进程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与观念递嬗总是呈现出惊人的反复;每当社会处于重大转型时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便面临一次新的嬗变,因之产生类似的两种社会评价尺度之间的磨擦乃至抵牾,这就是我们将要论及的所谓道德主义与历史主义的二律背反问题.该命题是这样被表述的: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处于重大转型关头,道德的发展总是落后于时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道德观念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冲突。同时,人们在对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变化作出总体评价时,必然呈现出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背离,历史尺度觇标为善的东西,道德尺度却觇标为恶。于是,社会历史的进步必然以一定的道德牺牲为代价便成为不言而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和"道德人"是亚当.斯密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二者在现实社会生态中不应是零和博弈的关系,而应是共生、共时与生态互补的关系。经济人与道德人既可以是个体的存在,也可以是整体的存在。企业就是作为整体或实体存在的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体,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扮演着实然经济人与应然道德人的双重角色,企业的双重社会角色决定了其社会责任担当是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社会进步与道德演进问题的讨论延续了启蒙以降"文明与道德的悖反"这一思想议题,唯物史观的建立为这一议题打开了新的视域,而代价理论的引入则使其得到进一步厘清。就道德演进而言,如果说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基础"与"上层"的二分法决定了道德演进与社会进步一样,也呈现为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么代价的存在则让此二者以一种"经验化"的方式嵌套在一起,而在这个结构中,代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二者共享的环扣。就代价自身而言,它不再是卢梭文明与道德二者选其一的消极选择,或康德、黑格尔先验本体式的神秘引导,而是进步自身逻辑链条中的一环,并与后者辩证统一于一个整体的社会进步学说。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有效解决了社会进步与道德演进中的代价问题,因而也弥合了启蒙哲学家关于"文明与道德悖反"的思想张力。就此而言,马克思对启蒙哲学家实现了超越。  相似文献   

16.
思想的历史就是历史的思想,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它关照着所处自己时代人的“生存境遇”。马克思对现实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不像以往哲学家那种由哲学到哲学的独白式的复调,而是基于对现实社会问题即对市民社会的关注为解决问题的钥匙。鉴于此,以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为问题的切入点,来论析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所实现的双重变奏即由“哲学的批判”到“社会的建构”这一思想理路,并创建自己的唯物史观,同时也凸显出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应该成为何种人?”是现代人的基本困惑,也是麦金太尔与马克思批判现代性道德的共同旨趣,但二者理论路径却不同。麦金太尔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欲回归古典传统,马克思则在辩证思维主导下走向了对现代性社会的批判和扬弃,这与科学社会主义相通。马克思关注的不是这个时代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他也无意于建构这一标准。马克思不同于麦金太尔的地方在于,麦金太尔将危机指向了启蒙道德筹划,马克思则将危机指向了现代性社会本身,认为正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现实带来了道德危机。马克思将所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视为通向真正的人类共同体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认为个体的人、自由、对规则的遵守、科学技术、工商业等等,都是在为真正的人类解放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何中华 《文史哲》2008,4(2):13-27
只有把《共产党宣言》置于马克思的哲学语境中加以解读,才能深刻地领会其背后所隐含着的丰富内涵。在哲学层面上,《宣言》所揭示的归根结底不过是一部建立在实践这一原初基础上的人类学本体论悖论的展现史,是对人的存在的二重化的历史地"现象"的哲学把握。《宣言》的总体命意,可谓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思想及其简明表征。它主要体现在"阶级对立"的两极化趋势、审视历史的双重尺度、人的存在与本质的分裂及统一同人的存在的历史展现的本然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后殖民主义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学术论坛》2006,46(4):40-43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在方法论上坚持两个统一:在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上,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在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上,坚持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影响了后殖民主义的研究视角和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0.
1以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为"最终目的"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社会价值语境中,其伦理观的核心价值———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便旗帜鲜明地张扬开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理论,其主旨是理解社会,分析统治社会的规律,而不是对社会做道德评判或开出社会发展方向的理想药方。在马克思看来,道德观或道德理想本身应被视为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和反映。在"社会价值"的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