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代时期,叛乱频仍,局势动荡,民不聊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将相、大臣忠义观念的淡薄缺失,动辄兴兵反叛或引诱异族入犯。为稳定社会,巩固封建统治,五代统治者通过尊崇孔子、推崇儒学、嘉奖忠义者、严惩反叛者等途径,大力倡扬忠义思想,使忠义思想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忠义思想是秘密会党伦理思想的核心,秘密会党忠义伦理思想的内容直接取材于清代繁荣的民间文艺作品。作为被统治阶级的意识,秘密会党的忠义思想明显地带有统治思想的烙印,而作为被压迫阶级的意识,秘密会党的伦理思想又包含有某些相异于统治思想的价值取向。秘密会党的忠义思想在其盟书誓词、入会仪式、诗词歌诀、隐语暗号及日常活动中均有充分的体现。但秘密会党的“忠”与“义”完全是以其小集团的是非恩怨为标准的,对会内成员要求行忠重义,对会外群众则可以为所欲为,既不忠,也无义。  相似文献   

3.
“忠义”:一个二极背逆的价值选择──重读宋江冯文楼据高儒《百川书志》记载,明代早期的《水浒传》刻本,在书名前当冠有"忠义"二字,此也即李贽所谓"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者(《忠义水浒传序》)。这一命名,实际道出了横贯于小说叙事之中的...  相似文献   

4.
唐末五代,鉴于儒家忠义思想深入人心,许多军阀打着"忠义"旗号发展势力,而一些叛乱因将士胸怀儒家忠义思想而难成气候.儒家忠义思想不但使某些政治野心家难以篡夺皇(王)权,而且还激励将士保家卫国,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维持社会安定、巩固国家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替天行道"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所奉行的宗旨,这一宗旨的内涵不仅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具有独特的时代性,而且在小说中也发生着由"侠义"向"忠义"的变化。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这一变化体现了"天道"与"天命"观念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清代光绪末年,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忠义军”,是继义和团之后,规模最大、活动范围最广、坚持时间最长的自发抗击沙俄入侵的反帝爱国运动。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对“忠义军”抗俄斗争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有些问题,如“忠义军”抗俄斗争的时间断限,林七(即林成岱)是不是“忠义军”的首领之一等问题,还是众说不一。下面根据我所掌握的档案史料,就上述两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秘密会党的忠义思想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庆道光以降 ,秘密会党滋生蔓延 ,维系其团体、人心的信仰纽带便是所谓忠心义气。在过去几百年中 ,《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通俗小说在民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农民反抗与秘密会党也借为思想武器。但是 ,这些小说的思想层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以往单纯从歌颂农民起义出发 ,对会党的忠义思想亦多有肯定 (即便是“忠” ,也认为是“反清复明”、“反满革命”的反映 )。现在看来 ,我们不仅要正确评价农民反抗 ,更要从其思想根源着手 ,分析其成败得失。本文主要就秘密会党抄袭《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中的“忠义”思想用以构筑自己的一套“忠义”信仰体系问题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8.
“贞女遗芳”牌坊在顺德龙江镇世埠乡,立于贞女桥西面桥头上,为单间两柱通天式石牌坊,高4.2米,柱身六棱形,柱顶刻云纹、石狮,石质为青色粗面岩。正面额刻“贞女遗芳”四字,背面刻有坊表铭文,字迹残损,已无法辨认。石柱刻有对联“精忠义行无能并古往今来第一人”。旁刻“明工部尚书湛甘泉题”。柱顶石狮已无存,  相似文献   

9.
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同时,结合具 体的时代背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 题,以及原创性的理论创新,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台湾关帝崇拜发展过程的探讨,分析各个时期的内涵与特点,认为在台湾关帝信仰初期,明郑遗民把反清复明的忠义思想寄托于关帝崇拜之中,关帝庙主要由官府和军人创办和修建.政治色彩浓厚,反映了明朝遗民倡导忠义思想的民族精神.清治以后官方力图改变忠义思想的反清倾向,民众祈福禳灾的基本诉求使关帝崇拜的世俗化程度不断加强.日据时期关帝信仰向儒宗神教转变,成为保存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台湾光复以后,关帝崇拜完全进入民间,其自发性以及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使之成为民闻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张再林 《学术界》2023,(4):33-41
在今天,“显体”即“本体”的现象学方法日益引起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关注,并被广泛而深入地引入中国哲学思想实质的分析里。实际上,用中国哲学术语来表述,这种现象学方法也即中国哲学“显微无间”的方法。人们看到,这种“显微无间”的方法不仅贯彻于整个中国哲学思想里,一以贯之地成为我们进入中国哲学史的不二法门,而且还以不变应万变,其在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变革中同样存在,并表现得尤为突显。具体而言,它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的“用晦而明”之中,体现在中国近现代道器关系的“体用一源”之中,体现在中国近现代思想资源的内源性与外源性统一之中,并且还体现在中国近现代治国理念的德法并举之中。无疑,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可以使我们从一种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出发,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得以领悟,而且亦有助于我们以一种“返本开新”的方式,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的解读中走出“以西释中”的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2.
《水浒》历来被认为是宣扬忠义的作品,在大量的研究文章中似乎已经作了定论,所以在出版《水浒》时则加上了“忠义”二字,如:《忠义水浒传》、《忠义水浒全传》、《忠义水浒全书》等。解放后出版的《水浒》,尽管“忠义”二字已经删掉,但实际上忠义说仍被沿袭了下来,认为是宣扬忠义的文章各地也常有出现。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不同观点的文章出现。  相似文献   

13.
彭公亮 《云梦学刊》2001,22(6):31-34
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与中国道家思想有一种“非血缘”的亲和与相通,这尤其体现在中国道家的“道”的本源性意义与海德格尔的“Ereignis”的本源性意义的相通。“Ereignis”可以译为“自然”。  相似文献   

14.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明君形象,这些明君具有神奇的命相和非凡的性格魅力,它们  括了汉民族的德政理想、忠义观念、民本思想和尚贤意识等文化要素,集中地体现了汉民族的君道观;同时,明君还关联着作品的主题,起着结构故事、提领全书的核心作用,所以明君形象实具有丰富的文化认识价值和审美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因果报应”观念与中国话本小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话本小说普遍存在因果报应思想,这种观念不仅来自佛教,也是我国古代社会上自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普遍具有的社会存在。反映在话本小说中一方面是从作品结构上以果报思想作为整体结构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利用话本小说的独特形式,以说话人身份穿插议论评述,经文人染指后更与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结合在一起。话本小说果报观念宣扬了鬼神迷信思想,让受压迫群众安于现状不思反抗;在艺术上使作品容易流于人物塑造类型化,结构公式化的弊端。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思想,表达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理想愿望。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典型来指导推动工作,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人们常说的“典型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环充分说明那些能够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强有力的导向、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那么怎样选树典型,才能发挥出这种方法的最大效能呢?我认为至少要体现以下“五性”:一、选材典型要注丞综合性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指出,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朱国祯的《皇明史概》是一部兼采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体的明史著作 ,在史书体裁上有所创新。它对明代政经大事、典章制度、边疆外国有较完备的载录 ,其中“大事记”符合明中后期社会政治特征的史事选择 ,使这部史书的史料价值不容忽略。史书中体现了朱国祯正国史、去隐讳 ,资借鉴、彰忠义的史学思想 ,反映了重时势、重事实历史观与天命史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和19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关联.比较研究发现,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特征,即贵族意识、忏悔意识、平民化思想、宗法制生活、道德理想主义和自然神论等主题意向在张炜的创作中均有所体现,或者说,在张炜的创作中含有托尔斯泰创作"痕迹".本文旨在借用托尔斯泰创作的思想特征来诠释张炜及其创作思想,同时阐明,在中西方文化影响方面,中俄作家在其创作中体现出了相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深化。建国初期,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实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开辟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和谐社会思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集体利益至上论”及其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类伦理思想的发展史来看,集体利益至上论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才出现的伦理观念。事实上,在人类伦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集体利益至上论的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古希腊时期,强调集体利益的至上价值,主张对个人利益进行节制的思想就已经存在了。可以说,尽管当时每个思想家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强调集体利益的至上价值却几乎是早期思想家们的共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思想、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关系论”、柏拉图的“理念论”,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体现着对“整体价值”的追求,强调着集体利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